分享

双相抑郁的识别

 lsjtg 2016-03-15

 

国际公认的双相障碍的终身患病率估计为:有躁狂发作的双相障碍Ⅰ型约为1%;加上仅有轻躁狂发作的双相障碍Ⅱ型为3%;再加上环性人格障碍为4%。可以看出,双相障碍是常见病。

 

双相障碍的自然病程中,单纯躁狂所占比例非常少,约占双相障碍的1%(国外将躁狂划归双相障碍),这些患者的家族史、病前人格、生物学特征、治疗原则及预后等与兼有抑郁发作的双相障碍相似。

 

但是在正常的临床工作中,双相抑郁往往被误诊为抑郁障碍,正是如此,Akiskal疾呼:双相障碍,尤其是双相抑郁大多被医生所忽略。原因有四:

 

1.假性单相抑郁:双相障碍患者多以抑郁发作发病,可经过多次抑郁发作后才出现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少数患者甚至长达数年之后才显示其双相本质。在分类学上,这类抑郁发作虽然属单相,但具有成为双相的潜在可能,称假性单相抑郁。推测首次就诊的抑郁患者中,假性单相抑郁占50%左右。芝加哥一项对首诊为单相抑郁的成年及青年住院患者的随访研究显示,其后15年中,15%的患者出现躁狂发作,26%的出现轻躁狂发作。

 

2.轻躁狂发作易被忽略:轻躁狂发作往往持续时间较短、症状程度较轻、对社会功能影响较小,有时难以与正常心境的境遇性变化明确分开,导致双相抑郁因轻躁狂发作漏诊而被误诊为单相抑郁。

 

3.现行诊断标准对转相后的诊断归属缺乏明确界定:如ICD-10DSM-Ⅳ、CCMD-3等均如此。自Young和Klerman、Perugi等相继提出治疗过程中出现转躁者应划归双相障碍以来,这一观点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可。

 

4.共病掩盖或混淆轻躁狂症状:双相障碍患者常合并酒与药物依赖、人格障碍及各种焦虑障碍。共病症状的临床表现往往与轻躁狂交织在一起,可能掩盖或混淆轻躁狂症状而造成双相抑郁的漏诊。

 

在治疗方面,研究显示,双相抑郁与单相抑郁患者对药物的治疗反应存在相当的差异,表现出一定的异质性。单相抑郁的标准治疗是抗抑郁药,单用抗抑郁药治疗效果不佳时联合心境稳定剂可能增加疗效;而双相抑郁的治疗标准是心境稳定剂,误用抗抑郁药可能导致病情恶化。

 

总之,在临床工作中,提高双相抑郁的识别是个问题,2015124日在上海市医学会组织的《2015抑郁症共病焦虑的诊断与治疗新进展学习班》学术会议上,上海东方医院的赵旭东教授针对这个问题如是说:在门诊诊疗中,双相抑郁患者的比率非常高,医生在问诊过程中只需要多问几句就能发现既往的轻躁狂病史,但大多数临床医生往往忽略了这一点。

 

资料来源:

1.        张明园.双相障碍是否为常见病.中华精神科杂志,2011,444):240.

2.        赵靖平,方贻儒.双相障碍的早期识别. 中华精神科杂志,2011,444):240-242.

3.        刘铁榜.单相抑郁与双相抑郁的药物选择. 中华精神科杂志,2011,444):242-24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