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永辉发布2015年业绩快报(营收421亿元) 成也生鲜败也生鲜

 Lynn7799 2016-03-15

难逃利润放缓门店亏损

近年来,持续高速扩张的永辉超市在去年承受了增速回落、利润放缓的压力。今年2月,永辉超市发布2015年业绩快报,公司去年实现营收421.45亿元,同比增长14.7%;净利润为6.1亿元,同比减少28.9%。而在2010年至2014年期间,公司每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一直在20%以上,净利润也维持在增长轨道。


对于去年营收增速减缓,公司解释称,主要是受公司组织架构变动、业务集群改革及零售行业景气度影响。而公司利润大幅下滑,主要是由于投资收益大幅下降所致:2014年投资收益2.21亿元,在2015年转为报告期长期投资亏损。如果剔除上述投资收益亏损因素,中银国际证券预测公司主业净利润下滑在0%~5%之内。也就是说,即使不考虑投资对净利润的影响,公司主业净利润仍旧陷入下滑之中。


虽然2015年度暂时困顿,但是在零售行业整体疲软的大环境下,永辉超市过去三年的净利润平均增长率高达19.6%,公司是怎样逆势突围的呢?


永辉超市上市以来,不断的增发募资开新店。2010年,公司首发上市募资26亿元。之后又于2012年、2014年和2015年3次发布定增预案,分别募资10亿元、57亿元和65亿元。


上市五年多,永辉超市从资本市场共获取了158亿元。有了雄厚的资金支持,公司有钱任性开店不手软。在零售业整体低谷期,公司依然保持年均新开门店50家的进攻姿态: 2014年开店51家,2015年上半年开店23家,第三季度开店21家。香港元大证券认为,虽然消费疲弱不振,公司在2015年8月拟向京东等定增募资人民币65 亿元后,在丰厚的现金支撑下,公司仍将持续展店。


不过永辉超市豪迈开新店的同时,关店现象也照样存在。公司2015年前三季度共关闭常州百盛店、沈阳东中街店等七家门店,总损失预计在5494.16万元,占2015年预计净利润的9%。公司在快速“跑马圈地”后,将不得不面对新店亏损、经营业绩与净利润的下滑等一系列难题。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在2015年第三季度报告和半年报中均未提及上述关闭门店的信息,直到去年11 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出问询函,要求永辉超市披露报告期内关闭门店的数量、变动时间及建筑面积等,这份闭店名单才呈现在大众面前。永辉如同出门在外的游子,报喜不报忧,只披露新开店和新签约门店数量,对关闭门店信息却闭口不谈。直到被上交所问询,公司才露出在零售行业关店浪潮中难保金刚不坏之身的真容。


永辉自建O2O沦为鸡肋

入驻京东到家后,永辉超市自建的O2O平台“永辉微店”成为尴尬的存在。永辉超市在北京推广了半年多的“永辉微店”还未成熟,便被京东到家截和,虽然渠道依然存在,可以正常下单,但发展计划已经被暂停。永辉超市副总裁翁海辉向记者透露,永辉微店在北京市场暂时和京东到家同时运营,留有少量的后台和配送人员,永辉超市电商部门主要精力将放在以跨境海购、中央厨房等为主要业务的PC端电商平台,该平台已经建好,但还未正式向外推出。


位于西五环的永辉超市鲁谷店是永辉超市在北京的“试验田”,永辉微店和京东到家的业务都率先在该店开展。在入驻京东到家之前,鲁谷店内各处一直放置着永辉微店的易拉宝,鼓励顾客扫码下载,满49元免费送货,永辉超市在北京已经开通了鲁谷、回龙观、百子湾、增光路店3公里范围配送。同时,门店外设置提货点,供微店顾客门店提货使用。不过,北京商报记者昨日发现,该提货点已经变身为“京东到家”提货点。


去年底,京东到家和永辉超市战略合作启动,这是2015年8月京东43亿元入股永辉超市后,双方合作的首次落地。事实上,在合作启动之前,永辉超市鲁谷店已经提前入驻京东到家。永辉超市在京东到家的线上店中包含了果蔬、肉类水产、生鲜干货、休闲零食、日用百货等诸多品类。永辉微店涵盖所有线下品类,包括目前京东到家还未上线的家电厨卫,更重要的是永辉微店打通了会员卡,实现线上线下会员信息一体化,同时引入永辉钱包,形成支付闭环,永辉微店可选择快递到家或门店提货。


永辉微店最早于2014年初在福州开始测试,首期仅支持福州市区的黎明永辉超市等8家门店,随后扩展到整个福建,按照计划,在福州进入常态化运营后,永辉微店将进入重庆、北京等网点密集的市场。永辉超市副总裁翁海辉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北京永辉微店运营之后,才得到和京东到家合作的消息,内部对于是否有必要进行双平台运营也有过讨论。


据翁海辉介绍,微店大部门精力依然放在福州,目前北京永辉微店还不是很完善,仅保留有少量的后台更新人员和配送人员,与京东到家同时运行,至于两者之后会不会打通运营还没有确定的消息。但两者订单量有明显差别,京东到家每天有300-400单左右,而微店只有一二十单。对于永辉微店后续的发展,翁海辉表示,微店暂时停止扩张,没有进入的城市也不再考虑。


目前,多家北京永辉超市门店正在积极筹备上线,预计12月底合作门店接近30家,此外依托永辉超市全国的庞大实体门店,京东到家覆盖城市也会陆续增加。事实上,接入第三方O2O平台后放弃自建电商渠道的传统企业很多,北京华冠商业在陆续入驻京东到家和小e到家后,自建的O2O平台“花粉商城”已经退出。


联手京东厮杀生鲜电商红海

身处传统零售业的永辉超市也在积极尝试创新转型,例如加强海外供应商商品采购、尝试小型会员店、推行合伙制模式等。一系列转型升级动作中,最受关注的则是永辉超市联合京东到家拓展生鲜O2O业务。


永辉超市和京东集团于去年8月在生鲜O2O领域展开合作。京东集团战略入股永辉超市,入股价格为每股9元,总价值为43.1亿元。通过这一交易,京东集团将持有永辉超市10%的股份。4个月之后,永辉超市与京东O2O业务正式合作,


永辉超市北京鲁谷店上线京东到家APP平台并开始正式运营。京东到家是京东在2015年新设立的 O2O 平台,旨在利用物流向消费者提供生鲜及超市产品的配送。京东到家的目标是,在用户3公里范围内,提供两小时快速达。不过京东到家在苹果下载平台APP STORE中的口碑毁誉参半,有不少用户反映配送不及时、收到的果蔬不新鲜等问题。


最近一两年生鲜电商十分火爆,资本造势从未停歇。各大电商以及传统巨头们都想在这场资本盛宴中分得一杯羹。天猫、亚马逊、一号店等综合电商平台加快布局生鲜O2O,天天果园、易果生鲜等垂直生鲜电商也在攻城略地,京东到家则通过拉拢永辉超市等线下商超杀入生鲜战场。


在O2O浪潮的推动下,生鲜电商开始跨入混战时代,永辉超市和京东强强联合,但其他竞争对手显然也不是吃素的。而且盈利问题是生鲜电商面临的共同问题。经营者们普遍面临订单不够、成本太高、冷链配送难等问题。赔本的生鲜电商占多数,赚钱的则凤毛麟角。这是个看起来非常美好的行业,道路仍不清晰,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尴尬的永辉

2016年2月2日,永辉超市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未经审计的2015年度业绩快报。该报告显示,2015年永辉超市营业总收入达421.4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4.75%;营业利润达到7.45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9.49%;利润总额为8.01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6.11%。永辉超市发布的三项主要数据中,除了营业总收入增长外,营业利润和利润总额两项关键性指标均大幅度下滑,且下滑幅度都超过了25%。


永辉超市作为一家以经营生鲜农产品为主,日用百货、服装鞋帽为辅的商业零售企业。在企业总的销售额中,生鲜农副产品的销售额占到总销售额50%以上。2015年8月7日,永辉超市与京东集团达成战略合作,京东战略入股永辉超市。根据双方协议,京东入股永辉超市的价格为每股9元(约1.45美元),总价值为43.1亿元(约7亿美元)。通过这一交易,京东集团将持有永辉超市10%的股份。


这一动作的出现被行业认为是永辉超市和京东集团共同在生鲜O2O领域的深度合作,然而此后永辉超市2015Q3财报便给“翘首以盼”的观察者泼了一碰冷水。

事实上,单从生鲜市场的角度去看永辉超市目前的处境其实非常尴尬:


1、线下有强敌;2、线上有追兵;3、内外交困。在线下,永辉超市面临的是百果园、果多美、将军红、泰纳果园一类的传统生鲜连锁店的反攻;在线上,永辉超市又要对阵天猫、中粮我买网、天天果园、本来生活、沱沱工社等一类创新型互联网平台的蚕食;未来,放眼国际化市场,永辉超市还可能与沃尔玛、亚马逊正面交锋。


2015年国内经济疲软,2016年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对永辉超市这样的零售商而言,线下门店以及供应链管理能力依然拥有绝对的优势,也是永辉超市与电商抗衡的重要武器,而“生鲜”或许是其对抗电商的最后堡垒。在“战火纷飞”的生鲜混战中,永辉超市“成也生鲜败也生鲜”的宿命能否避免,还要看其接下来在与时间的赛跑中能否顺利突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