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智障皇帝 却重情重义

 yfpy1234 2016-03-15

大嘴侃历史

司马懿、司马昭、司马炎,祖孙三代,都是何等的聪明,全是人精里的人精。可是知哪对基因没调明白,晋武帝司马炎的儿子晋惠帝司马衷,却被当时和历世历代认定一个智障人士,可是偏偏他又是嫡长子,所以被立为太子。



一个智障人士怎么能当得好皇帝呢?所以有很多大臣都劝武帝废掉他的太子之位,武帝也很为难,因为司马衷的母亲杨皇后的家族,有很大的势力随便废掉她的儿子,会引起乱子的。所以武帝就想还是试一试吧,就送给司马衷一卷公文,让司马衷批阅。

按说司马衷确实是不会批示的,可是他的妻子贾南风是一个很精明的人,知道这是皇帝在试太子呢。就找了个叫太监写了份答卷,又让司马衷抄好送过去。武帝一看,虽然答的没什么水平,但总算是都答上来了。看来也不是太傻,就没有废黜太子。

武帝没有废掉司马衷太子之位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太子有一个绝顶聪明的好儿子,叫司马遹,是武帝的才人谢玫所生的。有一天夜里,宫中失火,火光冲天,映照皇宫内外。司马炎登上楼台,观望火势。司马遹当时只有5岁,当他看到司马炎站在光亮的地方,就拉着他的衣袖,往黑暗的地方走,并且说:“夜里宫内突然出事,应当防备意外的变故,不可以站在光亮的地方,让别人看到你”。司马炎大为叹赏,以此认为司马遹很不一般,象自己的祖父司马懿,所以才打消废黜司马衷的念头。

武帝的才人怎么会生出太子的儿子呢?原来,太子起初不懂男女之事,所以虽然宫中有好多女性,却一直没有小孩儿。武帝恐怕太子会绝后,就让自己的一人才人到太子那里,言传身教的对太子进行性启蒙教育。

结果这么一教育,谢才人就怀孕了,太子宫里好几个女人也都怀孕了,唯有太子妃贾南风就是不怀孕。贾南风气急了,只要看东宫里哪个女人的肚子是大的,随手操一支戟就刺过去,当即一尸两命。谢才人一看苗头不对,就逃离东宫,跑回武帝那里去了。后来就在大内生下了孩子,一直长在武帝身边。后来小孩儿都长到十几岁了,有一次太子进宫见武帝,武帝才指着小孩儿对太子说“你知道吗?你早就有儿子了,就是他。”父子这才得以相认。

后来武帝驾崩,司马衷就以皇太子的身份,即皇帝位,是为晋惠帝。

惠帝被后世称为白痴的理由,最主要的有两件事,都是挺不错的笑话。

有一次惠帝在华林园游玩,听到一片蛙声,觉得有趣,就问内侍道:“这呱呱乱叫的声音,到底是为官事还是为私事?”侍者回答说:“在官田里叫的为官。在私田里叫的为私”。

还有一次,各地闹饥荒,老百姓没有饭吃。惠帝觉得这个问题太严重了,人竟然能饿死,要想办法解决。于是他很认真的问大臣说:“既然没有饭吃,为什么不吃肉粥呢”?



不过也有人认为,惠帝只只“钝质”和“昏昧”,绝不是医学上所讲的白痴。至于司马衷不知道蛤蟆为谁鸣叫,不知道老百姓连饭都吃不上更不可能吃得上肉粥,那是因为他不了解民间疾苦,既有他其高高在上、不恤民情的一面,也有“其蒙蔽皆此类也”的因素。

但不管惠帝是真白痴也好,还是被蒙蔽也罢,反正惠帝不具有治理好西晋王朝的能力,就是在他的统治之下,暴发了八王之乱,和随后发展的“五胡之乱”整个中国乱成了一大锅肉粥,只是不知谁还敢吃呢?

有人说惠帝是白痴,有人说他只是钝质、昏昧。但是很少有认识到惠帝还是一个有情有义的皇帝。

荡阴之战中,因为遭遇大溃败,司马衷的坐的车坏掉了,他本人也身中三箭。当时惠帝身边的大臣全都跑光了,唯有侍中嵇绍坚持搀扶惠帝逃跑。敌军追上惠帝时,要杀嵇绍,惠帝连忙阻拦说:“他是我的下属,你们不要伤害他。”敌将说:“受皇太弟之命,只能不杀陛下一人而已。”最后还是杀害了嵇绍,惠帝眼看着嵇绍被杀,鲜血溅在他的龙袍上。

敌将见惠帝的衣服被血脏了,就提出为他换洗一下,没想到惠帝却说:“这衣服上是嵇侍中的血,不要洗去。”

这样有情有义,关心下属的皇帝,还真的不像是个白痴,或许,他真的只是被长期蒙蔽了吧。

晋惠帝始终无力保护自己,也没有行使权力的能力,就是在其他诸王的手里被抢来抢去,充当招牌、傀儡。最后,诸王都杀得差不多了,只剩下一个司马越还在,司马越于是就掌握了朝政。可是司马越不喜欢惠帝,打算除掉惠帝,另立武帝的幼子司马炽为帝。

公元306年十一月,司马越暗中命人在惠帝吃的饼里放了毒,送进显阳展。惠帝取来吃了几口,突然觉得腹中绞通,扑倒在床上翻滚哀。御医跑来一看,连连说“完了,完了”宫人再三追问,御医才低生说“中毒”,说完就溜走了。

惠帝就这样死掉了,他一死,司马越就立了司马炽为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