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蔚州全攻略——被遗忘的辉煌

 hltsg533 2016-03-15

在北京以西二百公里外、冀西北山间盆地,有这样一座古城,起源于殷商,辉煌于明清,地处战略要冲,风雨飘摇,它承纳了千年的悲欢;历史延绵,它见证了王朝的兴衰。当世界在浮华中愈发喧嚣,它依旧默默地守候,颜面不改,静静的等待着归人——蔚州
                                                                              。。。。。。。。。。。。。。旅行文化推广

****************************************************************************************************
行程路线:
去:     沈阳北——张家口               1714次    ¥105   
            张家口——蔚县                   大巴        ¥42
回:     蔚县——北京六里桥            大巴        ¥90
            北京 ——沈阳                      K95次        ¥105  
游玩路线:
Day1:暖泉、西古堡、老君观、华严寺、暖泉书院
Day2:上苏庄、翠屏山、剪纸一条街、南安寺塔
Day3:释迦寺、蔚州署、灵岩寺、财神庙、玉皇阁、真武庙

****************************************************************************************************
先简单介绍一下蔚州基本情况:
       蔚县古城蔚州,殷商时期为代国,春秋属晋,战国归赵,秦设代郡,北周宣武帝时始置蔚州,是著名的“燕云十六州”之一。蔚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东临京津,南接保定,西倚大同,北枕张家口,地处恒山、太行山、燕山三山交汇之处,属冀西北山间盆地,恒山余脉由晋入蔚,分南北两支环峙四周,壶流河横贯西东,形成了明显的南部深山、中部河川、北部丘陵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

下面对所到景点逐一介绍:

 暖泉古镇

       这是此次同行的全家福,从左向右依次是ME、航哥、刘小乐、兆旭,由于正好赶上清明放假,我们早上六点多到张家口南站,客运站还没有开门,在街上转了几圈吃了碗面,到客运站一问瞬间无语,整个上午的票都卖完了,无奈只好买了12:30的车票,几个人无聊坐在客运站里面打升级,公共场合赌博,霸气的一米啊

      下午两点多才到蔚县县城,一路上风景很漂亮,四月的天气,蔚县的春天和其它地方一样来得早一些,公路两旁的杨树已经抽出了嫩叶,偶尔窜入眼中的杏树也都开满了花,虽然有过西安之行的经历,清楚的记得当初看到铁路两旁的黄土高坡地貌时带给我的惊讶,但是前往蔚县这段路途的风景又带给我不同的感受,这里的地势很平坦,这里的山脉很秀气,土黄色的大地和远处略显铁矿石般颜色的连绵的山脉相互映衬,随意的向车窗外一瞥,你会感觉到大地在蒸腾,生机勃发。
       本打算在蔚县住一天,第二天再去暖泉,但下车后见太阳还那么高,就决定当天下午就去,在路上询问了几个人怎么去暖泉,这里的人很友好,虽然有时会听不懂他们说的什么,但是仍旧能够感受到那种淳朴,让人心里暖暖的,暖泉距离县城12km,我们四个人打了一辆电动三轮25元,司机是个小伙子,车上还有一个高三妹子,家就住在暖泉不远,我们拉上她一起走,就这样一共六个人,一辆电瓶车,情况可想而知,遇到上坡路,只听电瓶车吭吭的声音发闷,差点就上不去啊,小伙子很高兴,一路上给我们介绍哪里好玩,坐在后面的妹子也一样,面带自豪的向我们说着要去哪里,虽然有些话还是听不懂

       这是到暖泉后吃到的第一种小吃——粽子,虽然哪里都有,但是还是不得不夸一下,这家号称2013年小吃大赛粽类第一名的周二粽子确实有些实力,粽子很好吃,这里还有一段小插曲,我们问老板粽子怎么卖——“四元十一个',我去,这么便宜,不会吧,又追问了好几遍,怎么听都是四元十一个,后来老板拿出手指比划了一下才明白——”十元十一个,一元一个',当地人习惯性将“shi”读成“si”

      粉坨,四块钱一份,属粗粮小吃,味道还不错,有这种黄色的还有白色的,个人感觉白色的更好吃一些,口感比较细腻

      距离华严寺不远,小吃街的样子,要说哪个好吃,我只能说——都很好吃啊  

       蔚县声名在外的豆干,满大街都是,味道有很多种,各家做法不一,比较规范的是五毛钱一根,差不多有15cm长,吃上第一口,会感觉味道怪怪的,说不出来的感觉,但是如果慢慢品味,还是会有一种回味无穷的感受

       糖麻叶,做法和油条差不多,外形比麻花简单些,但是比油条实诚得多,很有嚼头,甜甜的很好吃,一块五一根

       华严寺——始建于唐代,现存建筑为明洪武32年(1399年)重建,清代重修,占地3400平方米,自南向北有前、后殿,两侧有东、西配殿,建筑工艺精美绝伦,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化大革命时期当地政府将其作为临时仓库,得以保留。我们去时华严寺正在保护维修,征得看管人同意后我们才得以进入大门远距离一睹这座千年古寺的真容,有一些小小的遗憾

      暖泉书院魁星楼,为三层砖木式结构

       暖泉书院又名王敏书院,书院坐北朝南,背靠逢源池,与泉水完美结合,体现出“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寓意,东北建有一座魁星楼,内塑“魁星点斗”。这座匠心独具的暖泉书院的建造者是元代工部尚书、建筑专家王敏。王敏,蔚州暖泉人氏,曾在元朝任甄用监丞,掌管皇室仓库出纳之事。元惠宗至正年间(1341——1370年)升为工部尚书。此处门票十块钱,很多家里有孩子升学的会进去看一看,图个好彩头。

       中华第一狮子柳,就在暖泉书院几十米处,据标牌上说有一千年树龄,站在树下只有赞叹,真的很霸气

       谁能看出来这四个字是——保住供给,这个门墩就在狮子柳左边胡同十多米的地方,我们询问旁边人家一个大爷这是什么字,大爷说“bao zu gong gi”,听得我们是云里雾里的,晕头转向,大爷见我们没听懂,强调了好多遍,脸都急红了,我们只好赶紧说听懂了,后来反复回味了好几遍才想明白这四个字是保住供给——呵呵,不过这个胡同就不要再往里面走了,是个死胡同。

      暖泉里的一个小古镇,走在里面感觉回到了八十年代

       无意中不知怎么冲动的就走进了古堡里的一户人家,相信第一眼看到这个画面你会想到生活,有老人、有孩子,趁着天气不错,阳光和煦,在院子里晾晒粮食,杏花竞相开放,浓浓的香味布满院落飘向远方,小朋友见我们有些害羞,转身关门就进屋里了。老奶奶说她家的房子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算是年头少的。。。。。。

       傍晚的夕阳不会错过每一个直射路线上的缺口,带给这个世界最后的光明,光滑的石头小径空无一人,但是每一块石头都有着不同的故事和经历, 每一份光滑都是对岁月最好的陈述,时光如梭,我们已看不见过往,历史与自然的磨合还会持续,不论是自然的风霜雨雪还是生活的酸甜苦辣,只会化作这石头上淡淡的一抹痕迹,并伴随着岁月渗透

        暖泉的古堡至今保留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线条优美,布局工整,坚固耐用

      老君观对面的戏楼,据说是后建的,没看出来,感觉也很古老的样子

       老君观正门,走进去还要爬一段台阶,位置真的很高啊,符合道家的思维

       图片右下角这位道长就是老君观主人,据他自己说出生不久他就在这座道观里面,直到现在已经七十多岁了,整座道观只有他自己一个人,道长身体很好,正在推石子修缮道观,修行之人的恒心是纯粹的,我们开始没敢进道观,担心私自进入有什么不妥,后来道长说你们不进去看看吗,可以进的,见我们好似得到允许般惊喜,道长说我还以为你们有什么忌讳的呢,站在这不进去

     在道观最里面的大殿的东北角,紧挨着十几米高的断崖,无意间发现了这个,不知是谁留下的字迹——生命无常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曾经真实的带给我一份宁静

         从老君观下来,左拐右拐的走了好多胡同才来到这里,差不多是暖泉古镇里地势最高的一块,几棵杏树让这里看起来不那么空旷,站在这里俯瞰整座古镇,灰色的屋瓦,草黄的泥墙,傍晚时分,夕阳柔和,炊烟袅袅,花香四溢,蒸腾的地气使远山看起来虚无,静静的站在这里,感受着这座古镇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又画上了淡淡的一笔

       在蔚县县城与暖泉古镇之间有这样的公交车,票价3元,最后一班车6:30

      这次在暖泉没有看到过年时的必备节目——打树花,可能是清明的人不多吧,蔚县就是这样,还没有被外界人所熟知,在全国各大景点人满为患的时候,这里依然清净,也正缘于此,这些古迹、文化、风俗才得以保留

       这里有很多这样很高的夯土墙,据一位住在这里的老奶奶说是以前为了防盗,抵御外来入侵的防御工事,身临其境还是会有一种小小的震惊的,一群孩子骑着自行车飞快的从坡上冲下来,让我想起了——“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童年真好

       当天晚上没有在暖泉住宿,坐公交回到了县城,住在东宝旅馆,双人间50一晚,很便宜,就在蔚州署后院,与蔚州署一墙之隔,这是蔚县的凉粉,4块钱一份,超级好吃,我感觉这是我在蔚县吃到的众多小吃中最好吃的一个,就在旅馆出门左手边一个十字路口处,很好找,你看见里面绿色的是韭菜,不知为什么,蔚县这个地方很盛行吃韭菜,作为一种配菜,无论是自己家做菜,还是在餐馆里随处可见,大街上也有很多卖的

        蔚县的煎饼,和刚才说的凉粉摊挨着,是肉馅的,六块钱一份,也很好吃,蔚县的小吃都很好吃,唉,为什么呢,至今感觉没吃够啊,不过蔚县是一座雪碧稀缺的县城,要想在这里买到一瓶雪碧,估计要走好几条街,运气要相当好才可以  

         魏象枢故居,在县城里逛的时候无意间遇到的,大门紧闭,没进去,这人来头不小,魏象枢(1617—1687),字环极(一作环溪),号庸斋,又号寒送,蔚州(今河北省蔚县,在清康熙三十二年以前隶属于山西省大同府治)人。进士,官至左都御史、刑部尚书。魏作为言官,敢讲真话;作为能臣,为平定三藩之乱立下大功;作为廉吏,他“誓绝一钱”,甘愿清贫;作为学者,注重真才实学。后人以“好人、清官、学者”六字,对他的一生进行了概括

        蔚县街景,古朴的风貌和气息仍然随处可见,在南、北方各有一座照片中的城楼,很气派

       城楼下的门洞,里面和外面连接的是古今,常常幻想着闭着眼睛走过去是否会穿越到古代呢, 结果是一次次的失望

财神庙,在县城北部,据说是是河北省最大的一座财神庙,香火异常鼎盛

      香炉里满满的求财香,但是人很少,偌大的财神庙看不见几个人

      灵岩寺,俗称前寺,坐落于蔚州古城鼓楼西街,入口就在街道上,在入口处有一个标志牌,很不明显,非常容易错过,我们就是走过去都到了真武庙了才发现还没看到,问了好几个人才找到的,此处古迹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有关资料记载,灵岩寺初建于金代,毁于元末,重建于明正统六年(1441年),坐北朝南,占地面积6682平方米,自南向北建有三座大殿,依次为过殿、天王殿、大雄宝殿,后面建有藏经阁。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严重损害,现仅存前后两殿,是当初当地政府作为临时仓库才得以保留,话说大革命期间这样临时改作仓库确实对蔚县的文物保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挽回了不可估计损失,我们去时此处古迹正在修缮,蔚县类似的很多文物古迹都在大面积的抢修,完善,据说是蔚县的旅游资源被人承包了,这几年正在抓紧修缮,要大力开发旅游业,过几年这些地方都是要收门票的

南安寺塔

       南安寺塔位于蔚州古城西南隅,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建于辽天庆元年(1111年),是一座平面八角形密檐式实心砖塔。因坐落在南安寺中,故名南安寺塔,塔通高32.1米,共13层,由塔基、塔座、塔身、塔刹组成。塔下为塔院,为清康熙四十五年(1705年)重建,有正殿三间、左右隅正房各一间,东南下房各两间,山门一座,曾题额'古南安寺“,现已重修。

       这是一座真正的千年古塔,始建年代已经无从考证,千百年来,伴随岁月的流逝,任凭风吹雨打,承载着多少代人虔诚的朝拜,保一方平安,人们只知道在这里有一座很古老的宝塔,却没人能说清它建自何时,所为何愿。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在真武庙无意间听说南安寺塔在2010年被盗过,也恰恰因为被盗一座隐藏在塔底深处的地宫才被人们发现,地宫不算大,四壁布满壁画,被盗走金塔、银塔、木塔各一座以及一些其它的文物,所幸后来被追回,挽回了无法估量的损失。现在在塔底的院子里,是一个手工灯笼小作坊,精美玲珑的灯笼全手工打造,很漂亮

       你能想象得到这是剪纸吗,六层覆叠,膜拜

       八骏图,帅气的一米

        蔚县的剪纸技艺名冠全国,据说技艺精湛的师傅能够一刀刻一百多张,没有几十年不间断的练习是达不到这种水平的,再次向民间艺人致敬

 释迦寺

        释迦寺俗称”南关大寺“或”卧佛寺“,位于蔚州古城南关西南隅,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洪武年间由庵扩建为寺,释迦寺坐北面南,占地面积4950平方米,殿宇建筑宏伟,富丽堂皇

       其主要建筑天王殿、大雄宝殿、后殿、配殿历经风雨,保存基本完好,为蔚州古刹之一,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现为蔚县博物馆所在地。我就很喜欢这种砖雕,每到有文物古迹的地方,都会拍一些这样的特写,很有意义

       释迦寺是这次行程的意外收获,之前根本没有注意到蔚县有这样一个地方,真是庆幸,释迦寺距离剪纸一条街不远,在一所中学旁边,这里不收门票,在门口有保安和一个当地文物部门的人,可见这样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遗迹迫切需要得到妥善的保护

        释迦寺建筑多为全木质结构,承重梁木连接处大都采用这种方式,十分巧妙,这在蔚县古建筑中很常见,古人的智慧在这里再一次得到了认证

       所到之处,建筑精美,雕工细腻,布局合理,让人不禁赞叹

       霸气的石狮,昂首挺胸,四肢粗壮,表情威严

      在这里一切的一切无不散发着一种年代的气息

        屋檐角处的六角铁风铃——铁铎,头一次见到,真是再一次开了眼界

        这就是历史的代言人,千年的光阴流转,对于一个人来说很长,它却选择沉默,从不喧嚣,静静的守候在历史的身旁,梁木在风雨中腐朽,等待归人般日渐消瘦;屋瓦在光阴的冷暖中化粉融合,笑看海枯石烂。

 蔚州署

        蔚州署亦称蔚州衙,  位于蔚州城西南隅,始建于明代,历朝多有修缮或增建,2010年复建。该衙署坐北朝南,占地面积30660平方米,建筑面积7960平方米,院18处,房297间,分东、西、中三路,中轴线上建照壁、大门、里甲房、仪门、皂隶房、戒谕坊、六房、大堂、二堂、内宅、后花园、魁心楼,东西两路为衙署的附属建筑。 

        冤枉啊——大人

        堂下何人鸣冤啊   

       蔚县各处古堡拍过很多电影电视剧,不过蔚州署是最坑人的地方,整个景点占地面积很大,不过是2010年复建的,也可以说完全是新的,没有一点历史遗迹,门票居然要了30元,还好我们拿的学生证半票,蔚州署平时很少有游客去,可能大家压根不知道这样一个地方,平时大门也是锁着的,售票处没有人,我们因为不知道打算进去看看,找了好久才找到一个负责人,他打电话叫来售票员,我想很可能我们是2014年第一批游客,四个人买了四张半价票,售票员只给了我们一张成人票门票,说进门时和验票的说一声就好,尼玛,赤裸裸的私自留下30元,呵呵  

真武庙   

     真武庙位于蔚州城西北隅。历史上蔚州八百村堡的北堡墙的最高处均建有真武庙,唯蔚州城真武庙规模最大。真武庙坐北朝南,坐落在高约3米的夯土包砖台基上,殿宇禅房相连,形成一个封闭式独立院落。占地面积2944平方米。正殿分布在南北一条中轴线上,东西配殿各两座,四面房转角垣墉环绕,院中东部建钟楼一座,西侧建鼓楼一座。

       真武庙门票十元,不是正规部门收的门票,据说真武庙被承包出去了,门口有一对年轻人收门票,买票进去他们会陪同讲解

        为了让游客更加全面的了解蔚县的历史文化,尤其是遍布蔚县各个古堡、古寺、古塔等处的壁画,蔚县相关部门将这些壁画拍照装裱统一收集到真武庙供游人参观

        很多壁画年代久远,但是依旧色泽艳丽,人物形态栩栩如生

      以前只知道敦煌的壁画,没想到在华北这样一个鲜为人知的地方居然也隐藏着这么多的文化瑰宝

       这些壁画当初出自何人之手,因何而画已经无从考证,但是单就蔚县壁画的规模以及分布广泛之程度不难想到此地曾经的辉煌,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历史故事,如今再次走进人们的视线

       很有故事感

        场面很壮观的样子

        这个应该和佛家有关

         霸气的一米

         很带喜感  

        这是在真武庙里面的一座木亭子,据说有五百多面的历史了,熟悉的建筑原理和风格再次显现

上苏庄

      上苏庄,位于蔚县宋家庄镇东南山脚下,现有户数600多户,总人口2000余人,耕地面积约6700多亩。它是宋家庄镇辖区中最为古老,且民风淳朴、民俗独特的一个较大村堡。出发前准备阶段上苏庄并没有列入此次的行程之内,原本打算去距离县城只有几公里的宋家庄,据说名气很大,上苏庄距离县城比较远,在高速公路旁边,背靠翠屏山,之所以在行程中保留了一下,单单是因为上苏庄对外的宣传是——原生态,早上在吃过早饭后我们在县城里胡乱走着,料想县城里应该会有到上苏庄的客车,一直走到北边城门也没有找到,由于语言沟通有些障碍,向人打听也觉得说法很不一致,最后终于问对了人,告诉我们要在城南坐车,沿着中轴路一直往南走,出南城门,一直走到一个环岛就有车了

       我们按照那人的指示走出南城门,一问路边做生意的姐姐,她说没有到上苏庄的汽车,只能打车去,也就三十块钱,我们于是就按照她说的在路边拦车,拦了好几辆人家30都不去,后来终于有一辆车比较犹豫,我们给25元,四个人,师傅只是说少,不行,不愿意去,时间也不早了, 我们见师傅还在犹豫,拉开车门一溜烟功夫都坐在了里面,师傅很无奈的载着我们出发了,边开车嘴里边念叨着不合适,感觉自己亏大了,我们在车里偷笑,觉得这师傅真是太有意思了,后来兆旭回来说人家师傅都不愿意拉你,你还硬上,我只能说在师傅犹豫不决的时候我需要帮他一把,哈哈哈 

       师傅应我们要求在进入村子差不多50米处停下了车,下车走了几步,心里凉了半截,这跟普通的农村有什么区别,哪来的古堡啊,心想着这趟跑了这么远算是白来了,因为之前也确实没有做过攻略,不知这里具体什么情况,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往里面走,在路口有很多老奶奶、老爷爷闲坐着,盯着我们看,从他们的眼神中可以很容易的知道他们对我们的来访感觉很惊奇,很感兴趣,可以想象的到这里还是鲜有外来人的,我们对他们的穿着也很感兴趣,因为在这里我们真切的以为自己回到了80年代的中国

       沿着村口那条路一直往村里走,不转弯走上一个上坡后,你会看到一座三元宫,年代不是很久,前面台阶上经常会有很多老人在那里坐着,这里是你重新认识上苏庄的一个关键的转折点,走到头向右拐进去你就会发现上苏庄古堡的精华所在,当我们看到古堡城门和两边夯实的门墩时真是按耐不住心中的喜悦,就是这了,总算是没有白来

      走进古堡城门,一位在古堡中居住的大爷乱入,你会觉得这里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没错,这个画面出现在很多抗日题材的影视剧中

      在上苏庄,这样的庙宇很多,沿着古堡的小巷徘徊,经常会有让你眼前一亮的风景

       这里的建筑多为土木结构,门楣讲究门当户对,房檐屋顶会有很多类似这样的神兽雕刻,虽然看不懂究竟代表着什么意思,但是这里厚重的历史文化、浓烈的民俗风情深深的将我吸引,走在古堡中,感受着空气中那抹梁木久经岁月的沉淀所散发出来的淡淡的清香,你会感觉到一种来自内心深处的舒适

       看懂了吗——“一家安乐庆有余,四时和气春常在”,很有特点的书写方式吧,在上苏庄你会看到各式各样的对联,绝对让你大饱眼福

       在古堡城门正对面的观音殿,我们遇到了一个晒太阳的大爷,跟他聊天的过程中,古堡的历史逐渐展现在我们面前,大爷说,这座古堡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堡中很多的房屋同样有五百多年了,属于明朝时期的建筑,虽然在风雨战火中经过这么多年了,但是依然坚固,冬暖夏凉,没有什么大的居住隐患,古堡中原来住着五六百口人,其中尤以王、孟等姓氏的人居多,但是现在常住古堡中的只有五十多位老人,年轻人都搬到城里去了,老人兴高采烈的说着,没流露出多少无奈,倒是我们感觉心里有点酸酸的

欧操、
        这是在古堡里面一个新修的广场附近的一座类似祠堂的建筑,你会看到里面有两根方木,上面刻满了沟槽,在每一对沟槽上会放上一根横木,上面摆放蜡烛,上苏庄庙宇全、艺人多,村民后代遍布海内外,在一个特殊的日子,大家会回来祭祖省亲,可以想象那种场面会是何等的壮观。

      在古堡最东边即将走出去的位置有这样一座照壁,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处,曾经在南京夫子庙的秦淮河畔我知道了什么叫做照壁,但是万万没想到在河北这样一座深山古堡中竟然也会有照壁,照壁上大大的福字寄托了古堡先民们对生活美好的憧憬和祝福,由此也能看出古堡中曾经居住着地位何等显赫的家族

       照壁正对着的古堡,两边厚厚的夯土墙足有十余米,可以作为坚固的防御工事,再次佐证了这里先民非比寻常的地位。

        看到这间屋子你是否会直接连想到某某大院什么的

       典型的明清院落门楼,厚重的历史感油然而生

       古堡巷弄,远处是连绵的山脉,上苏庄——山脚下的一段过往

       这条巷子走进去就是整座古堡最高的一座建筑——三义庙,迎面过来的老奶奶是这座古堡现今居住的五十多位老人之一,她家就在三义庙旁边的一个院落,老奶奶九十多岁了,我们曾经到她家去讨过水喝,她自己一人居住,还要亲手给我们装水,回头想想老奶奶的水哪里来的呢,我们觉得很惭愧

       观音殿里面的壁画

        这座观音殿也同样有着五百多年的历史,你可以看到,壁画保存的很好,色泽艳丽

       平时观音殿是锁着的,估计是和里面的壁画什么的有关,蔚县的文物保护设施还很不完备,这样零零散散的历史文物很多,都没有得到妥善的保护,这座观音殿的钥匙就在照片里面这位大爷手中,这个大爷就是前面提到的与我们聊天的那位,观音殿平时都是锁着的,不对外开放,那天大爷见我们对这里这么感兴趣,心里也很高兴,就打开门让我们进去看,还特意指着墙上的壁画让我们参观,真是好幸运

       上苏庄影剧坊,看到它是不是又让你震惊了一把,反正我是被震住了,记得小时候经常会有放露天电影的,但是还真是没见过这样专门放电影的场所,长见识了,如今这里成了粮仓,里面堆满了粮食,昔日的热闹场景已不会复现,自己在心里想象一下曾经会是什么样的景象吧

       好多年不见的羊群,上苏庄就是这样,让你找回很多曾经的回忆

翠屏山

       不知以前是一个什么牌坊,现在成了驴棚,霸气的一米。 蔚县有一处很有名的景点叫做空中草原,但是清明时草还没有绿,我们也就取消了去哪里的计划,不过在上苏庄和看护观音殿的大爷聊天时,他指着对面的山脉说,在那山里面有很多非常粗的松树,足有半米粗细,风景特别好,山上有十八窟,都是明朝时候的,比空中草原好看多了,空中草原不好看,听到这个消息我非常兴奋,原以为他们几个不会感兴趣,结果一问大家都非常想去看看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在古堡里面转悠的时候我们就注意到了远处的这座山,尤其是山上那条白色的“小路”,没想到真的有上山的路,当时已经是下午一点多了,时间有些紧,我们赶紧去村子里买了些吃的和水,就向山上进发了,走到村口被另一位大爷拦住说上那山很危险,不让我们去,大爷说的很激动,我们却是非常兴奋,自己都觉得有点不正常,猎奇心态啊 

        走了差不多半小时,来到了山脚下,看到了一个政府的乱石滩改造项目公示展板,得知这座山叫做翠屏山。绕过展板一看当时就傻眼了,如此近距离的接触这座山,你才发现这里基本全是石头,在远处看到的那一条白色的小径原来就是图中这些从山顶滚落下来的碎石形成的,没有别的办法,爬吧

         一路上我们看到了很多羊的粪便,心想着谁这么神经病,放羊放到这样一座山上来了,差不多登到三分之一的的路程,突然看到了一堆骨骸,抬头望望前方,四周是高耸的山崖,遮住了太阳,山上荒草遍布,偶尔会看到几株开放的樱花,一种诡异的阴森气氛迎面而来

        翠屏山不高,但是一路都是这样的碎石路,登一步滑半步,真是登的异常艰辛,不过大爷说的十八窟一直没有出现

       在即将到达山顶的时候,我们终于看到了对面山坡上有几处人工开凿的洞窟,兴奋的不得了,但是距离太远无法过去,真是遗憾

        大约两个小时过后,我们成功登顶,山路平缓了许多,走起来也轻松不少

        站在山顶俯瞰山下,真是一马平川,上苏庄就在眼前,的确是一座不小的村落,杏树林环绕村子四周,花朵竞相开放,满眼的粉白色,花香弥漫,仿佛站在这里也能轻易的闻到,高速公路将这里和外界相连,殊不知灰黑色的柏油公路上嘈杂的发动机声身旁沉睡的是沉寂了千年的沧桑历史

        图片中这个山洞是我们在沿路看见的,洞很大,但是不算深,里面黑漆漆的,不只是何人开凿所为何用。原本以为到了山顶就大功告成了,没想到上面还有那么长的一段平缓的山路,但是大爷说的十八窟还没有出现,那片长四公里宽两公里不只是何人摘的松树林还没有出现,无奈啊,只有继续探寻

       又走了差不多半个小时,来到了这个山头,这里很奇怪,不知道谁在这用石板支起来一座石堆,中间还放着一个塑料瓶,里面装了半瓶的油脂,在石堆方圆差不多八米左右挖出了一条不算深的水沟,整个构造看起来好像一群人要围着这石堆跳舞一样,很诡异,猜不到到底是干什么的

       翠屏山上有很多这样的风化石,一层叠着一层,相比于自然亿万年的变迁历史,我们真的是沧海一粟

       在前面那座有石堆的山上,我们终于见到了大爷所说的松树林,初次见到,确实是感觉很兴奋,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同时内心中的疑惑更加深了,在这样一座忙忙山脉之中,这座松树林未免太规整了吧,松树本身长得慢,然而这片松林中粗壮的松树到处都是,真是让人想不通啊,据说松林的背面方向是北京的门头沟方向,真想走到北京啊,看看这一路还会遇见什么新奇的事情

         这里大概就是大爷所说的风景很美的地方了吧,山脉在这里不再连绵,远处有很多独立的石柱峰,上面有的长有松树,有的开满了杏花,颇有一些张家界的影子,但是却不秀气,而是粗犷

         在松林东边方向,我们终于发现了大量的洞窟,也逐渐理解了大爷的意思,十八窟不是像莫高窟一样在一座山崖上,而是逐山而建共有十八个洞窟的意思,仔细观察中突然发现洞窟大多都有人为加固的痕迹,在洞窟口几乎都有砌起来的石墙,这更加加剧了我们到洞中寻宝的好奇心

       本来就有点筋疲力尽了,兴奋驱使着身体继续前进,我们穿过松林,在山崖下面寻找着进入洞窟的路,真是奇怪,就是找不到,实在是想不出当初是如何将洞窟开凿出来的

       十八窟据说是开凿于明朝时期,是在深山修行的道士开凿的,里面原来有塑像什么的,具体情况不得而知,后来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红卫兵砸毁了,当初听到这时就在想,这红卫兵是真牛啊,在山下砸砸古庙寺院什么的也就算了,这大山深处的洞窟也不放过,关键是他们能找得到,找得到还不算,居然还能进去,老子在这下面转悠了这么长时间也没找到进去的路啊   

        翠屏山只是被山下古堡里的人熟知,外界基本对这里没什么了解,我们很幸运,从老乡那里得知在茫茫的深山中还有这样一处风景,这完全是在计划行程之外,只想说,行走经常会带给你意外的惊喜

玉皇阁

      这张是玉皇阁外部照,玉皇阁又称靖边楼,位于蔚州古城北城垣上,是一座弘整高俊,雄伟壮观整体保存完善的典型古建筑,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始建于明洪武十年(1377年),占地2022平方米,分前后两进院,建筑在同一中轴线上,前院由龙虎殿、东西北禅房等组成,后院东南、西南分立钟鼓楼,正北耸立着玉皇阁正殿。

       玉皇阁是这次蔚州之行所见到的最为宏伟的建筑,从来没想过在这样一个不和被外界熟知的地方会有如此大型、完整的一座土木古建筑,之前在网上查说玉皇阁没有门票,后来那天到门口才知道原来有一位当地的老奶奶在门口收钱,门票十元,不给肯定不让进的,大家心里都清楚怎么回事,但是没人会去计较,十块钱也不多,老人家在这里也不容易,如果就门票来说的话,单凭这座建筑十块钱绝对物超所值,如果后续蔚县的旅游产业开发起来,这里收三十门票也不为过,老奶奶没事就把兜里收的钱拿出来数数,有一位游客调侃的说道:“哎呦,大娘这一天不少收啊”,大娘头都不抬边数边答道:'嗯,是不少收“,哈哈哈,老奶奶的朴实逗得我们憋不住笑啊

       这是龙虎殿正门旁边的壁画,很有气势,栩栩如生

       龙虎殿内部的四大天王塑像,修建时间不详,此为西方广目天王(身上缠着一条龙,有时候是蛇,代表变化,神龙见首不见尾)、北方多闻天王(手上拿一把伞,伞是遮盖,在千变万化的世界里,有种种染污,所以要预防,不要被污染)

      东方持国天王(手拿琵琶,代表做事不能操之过急,要中道),南方增长天王(手拿慧剑,代表日新又新,意为快刀斩乱麻,慧剑断烦恼)

       玉皇阁正殿,有没有很霸气的赶脚,正殿按照“明三暗二”的格局建筑,外观三层,实为两层,平面呈长方形,上下阁楼均为面宽五间(24米),进深四间(20米)。上阁楼四周有游廊,下阁楼有前出廓。

       整座阁楼梁木上画满了这样的漆画,颜色各异,非常漂亮

        正殿玉皇阁匾额,不知道是不是当初的,很有历史感

       我们在玉皇阁呆了好长时间,期间我就沿着梁木走了好几个来回,想看看上面的漆画画的是什么,结果是看的我眼花缭乱的,颜色真的是太丰富了

      玉皇阁整个建筑木架油漆,彩绘为'和玺”、“苏式”图样,金碧辉煌,色彩搭配灵活多变,让人大饱眼福啊

        靖边楼,玉皇的第二块匾额,通体金黄附以蓝色漆字,估计年代会稍近些

       内部壁画,蔚县真是处处有壁画,处处不相同,殿内东西北三面墙壁绘有封神榜神像画,东西墙壁画各长7.4米,高2.5米,北墙壁画长12.8米,高2.5米。帝王威严,雷公狰狞,侍者秀丽,场面宏大,设色艳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绘画风格相承“吴代当风”。每一幅壁画都在述说着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的一段过往,细细品味仿佛置身其中

      云蒸霞蔚,历古阅今,霸气的一米啊  

        在阁楼下面的游廊里有大约七八块石碑,是对玉皇阁重建修葺等的历史记述 

      油漆画中的一处,蓝色的不知是什么花,很漂亮,其中一部分已经剥落了

       在下面走了几个来回,这里居然还有一个喜字,不知道当初是出于什么缘故画上去的,究竟发生过什么事情,只有历史知道

大家快来看吧,不只是有喜字,这里还有一枚铜钱,突然觉得历史真是很有意思,历史就是故事嘛

      玉皇阁为三重檐歇山琉璃瓦顶。正脊为琉璃花脊,两端砌琉璃盘龙,脊上有泥塑彩八仙

       晨钟暮鼓历来是古代建筑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提醒人们按照正常的时间作息

       晨钟清脆,日出东方,人们满怀希望迎接新的一天;暮鼓低沉,夕阳壮烈,人们怀抱一天满满的记忆进入梦乡,生活其实本该如此简单、平淡

       整座阁楼边脊砌大吻跑兽,四角脊稍下装有兽头,悬挂铁铎,每当微风拂过,铁铎叮咚作响,别有一番情趣。玉皇阁有木柱36根,通贯三层,支撑着阁楼整体。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侧面观看整座玉皇阁,是另外一种震撼,威严与敬畏油然心生

       当地居民为了出行方便,直接在城墙上挖出了洞,乍一看好像地道一样,真是不敢相信城墙居然有六七米的厚度,难怪在历史剧中攻城时都是爬墙或者砸门,很少有挖墙的,这回真是长见识了
       玉皇阁是此次蔚县之行的最后一站,也称得上是压轴大戏,厚重的城墙不仅是一条通道,它连接的是历史变迁的两端,墙外嘈杂喧嚣,墙内清净自然。蔚县,可能来不及我们去细细品读,时代的变迁容不得这样一座被人们遗忘的古城,当它再次以全新的姿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时,希望还能找到最初的那份清静无为
       行走依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