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力证明!上海人以前真的过着“穷日脚”

 真友书屋 2016-03-15

还记得30年前的上海么?

那时候排队是常态

买吃的要凭票排队

买布要凭票排队

出行全靠公交车和脚踏车


现在现在商品玲琅满目

再回首看看30年前的消费生活

回顾下那些年我们是如何“过穷日子”的





桃源路培英百货经营部把特大规格的牛仔裤赠送给中国国家男篮中锋穆铁柱。张蔚飞 摄



在经历买大牌摆阔的阶段,如今“工匠精神”回归,上海人又重新拾回“个性”二字,与其买成衣不如找个打版功夫很赞、了解你身材的设计师做衣服,而且永不撞衫。“定制”才是现在真正高级的消费方式。





1981年,上海第一家自负盈亏的综合性企业——烽火商场,生意兴隆,顾客盈门。 毕品富 摄


1984年初,南市区一家人团团圆圆吃年夜饭。桌上的鱼和鸡在当年是需要凭票供应的俞新宝 摄



在当时由于供应紧张,每到春节前,人们会排队买年糕。毕品富 摄



市百一店旁边的六合路上,早上七时顾客在排队买大饼、油条、豆浆。毕品富 摄



现在的上海处处都是综合商业体,可以休闲娱乐吃饭玩耍,买年货也不需要排队凭票了。我们得到了很多,却又失去了一些,如今的大饼油条可能需要你去霍山路吃,而且不是早饭了,成了夜宵....





电视机在当时是凭票供应的紧俏商品。1981年11月,中美女排争夺世界锦标赛冠军的决战牵动了亿万中国人的心。俞新宝 摄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范瑞娟、吕瑞英在时隔十九年后再次联袂登台演出《打金枝》,人们在剧场门口排长队买戏票。俞新宝 摄



现在,体育比赛我们分分钟可以打开电脑看直播,排队买票那是上个世纪的故事,我们如今全靠手速,网上秒杀购票你到底行不行?





当年,上海港客运总站售票大厅外买船票旅客排起了长队。为防止有人插队,工作人员在旅客衣服上写编号俞新宝摄



1982年1月7日,上海港十六铺客运站新建落成。贾振福 摄



1986年春节期间的浦东,人们骑着自行车走亲访友。那时自行车需要凭票供应,永久牌和凤凰牌自行车属于奢侈品。赵立群摄



上海陆上大门——铁路新客站于1987年12月28日正式交付运营。  崔益军摄


以前说上海土质松软不适合造地铁,终于有一天这个技术难题解决了,接着上海造地铁的脚步根本停不下来~




在物质生活丰富的日子里

回顾30年前的生活

原来区别是

那时买不到

现在买不起

真是有苦也有甜

希望将来阿拉有更好的“日脚”

买得到也买得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