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拳对头部的要求

 HGW0400 2016-03-15


      头为一身纲领,身法端正须从“头”开始。


      头要正直,不可低头仰面,左右斜歪,转动时要自然平正,防止自以为灵活的摇头晃脑,就容易带动躯干正直。站姿势或做动作时,设想头上似轻顶一物,可以防止头部俯仰歪斜之病。初学拳时主要在保住面容正常,面部肌肉自然放松,不要故意做作抖擞精神。前辈太极拳家练拳时,或面现喜色而冷笑,或忽作怒容而发喊,或在拳式中仿效禽兽的形象(例如“兽头势”、“腌手紘拳势”、“白鹤亮翅”、“野马分鬃”、“倒卷厷”等式)是所谓“变色”、“变脸”,带喜怒,带形状之法,这是功夫深后有之于内自然显之于外的,不可勉强学习、做作,“邯郸学步”不但形象极丑,也不符合涵养性情的旨趣。




      眼要平视,眼光要延展及远。意欲向何处,眼神先去,身手腿的动作随着前去;动作时,目光应当随着主要的手或足转动;定式时,目光应视前方。拳论说“眼随手转,光兼四射”,说明目光应有定向而又不可呆视,眼神并应照顾上下左右。眼法的正确运用,使眼球神经获得锤炼,有利于恢复和增强视力,使目光敏锐灵动。

 

      口唇要轻闭,齿轻合,舌轻舐上颚,这样就能使口腔津液分泌较多,可以随时润喉,使呼吸不致受到喉头干燥影响,同时有较多的津液咽入胃脏,有利于消化。

 

      用鼻呼吸,呼吸要自然,要求逐渐做到呼吸与动作相协调。动作时,如感觉呼气不畅,可以张口徐徐吐气,吐毕随即合唇,不可憋气。总以呼吸绵绵,顺其自然为合适。陈氏太极拳的练法快慢相间,并有发劲动作,因此也有张口吐气发声的地方。太极拳练到懂得运动似抽丝、架式放低的时候,运到量较大,也可以采用“口呼鼻吸,纯任自然”的方法。

 

      太极行功与一般的坐功不同,坐功是身体不动,在静的姿势下来练气,使它达到悠、匀、缓。而太极行功是在横膈、腹肌及肋肌不停地变换下呼吸的,这样就必须进行不同强度的呼吸,这叫呼吸运动的调节,它是自然的呼吸,因此就必须顺其自然。随着各种姿势动作的不同,形成“悠与不悠”、“匀与不匀”、“细粗”、“缓急”的对立面,由于这种矛盾对立面,所以有声音闻于外,在动作上也就可自然地与呼吸协调一致了。

 

      颔要微向内收,不可向前仰起,也不可内收过度以免用鼻呼气时不能适应运动量加大的情况,引起呼气不畅以及影响“虚领顶劲”和“拔背”的姿势。

 

      耳要静听身后兼顾左右,锤炼听觉灵敏,神舒体静,听觉自然灵敏。

 

    “虚领顶劲”,即“顶头悬”,在太极拳中特别强调。陈鑫说:“拳自始至终,顶劲决不可失,一失顶劲,四肢若无反附丽,且无精神,故必领起,以为周身纲领。”顶劲的要求是头顶百会穴轻轻上提,如同头顶上有绳索悬着,百会穴与会阴穴(位于两便之间的部位)要保持垂直的姿势(“上下一条线”)。

 

       头顶百会穴轻轻上提除了可以使头部自然垂直,防止前俯后仰、左右歪斜外,它的好处有下列四点。

 

(1)便于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全身各个系统和器官的机能活动,高度发挥对人体平衡的控制作用。

 

(2)使十多斤重的头颅由于“顶头悬”而减轻对身肢的压力,从而身肢的动作显得灵便。因此,拳论作出了科学的分析说:“虚领顶劲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前一句指的是练太极拳的最高要求,用“神”来带领动作,后一句指的是周身轻灵的关键在于顶劲虚悬。 

 

(3)“虚领顶劲”和“气沉丹田”,在拳论中一直是相提并论的,前者有利于提起精神,后者有利于稳定身躯重心,通过顶劲和沉气的上下对称,也可以帮助产生“似松非松”、富于弹性和韧性的 劲,促使精神自然提起,加速神经冲动的灵活性,并促使全身自然松开,为神气鼓荡提供条件。

 

       顶劲不可太过,也不可不及,要虚虚领起,若有若无,不可硬往上顶;正像“气学丹田”不可硬往下压一样,是“意注丹田”在若有若无之间(意守丹田是坐功,守住丹田不动的意思;意注丹田是行功,贯注丹田,有动的意思)。正确掌握顶劲与沉气,有利于练拳时全身动作轻灵、圆活和沉着、稳健。

 

(4)百会穴下与会阴穴“上下一条线”地对称,有利于自然接通任督二脉之气。百会穴在太极拳称作“上丹田”,上丹田是始终“虚领顶劲”的。百会穴在前顶和后顶之间,百会穴虚虚上领,下颌自然微向内收,结合气贴脊背,但太极拳不用“缩”字,怕引起误解,影响“上下一条线”的中正不偏,致生凹凸之病。百会穴之前为前顶,如果前顶上顶,则有颔部仰起之病;百会穴之后为后顶,如果后顶上顶,则有颔部过于内收之病。

百会穴始终保持“虚领顶劲”的姿势,不但对全身中正不偏有提挈作用,而且由于下颔连带向内收,对于呼吸顺遂和“内气潜转”也有极大关系。

 

      颈项要端正竖起,而且要松竖,不犯强硬,这样左右转动时方能自然、灵活。如果用力做成强硬的姿势,就会影响到左右转动的灵活性,也会影响到“虚领顶劲”和“面容正常”两个姿势的自然。如果只注意放松而变成软塌,走到强硬的反面同样的也会影响到左右转动的灵活性和面容正常两个姿势的自然。因此颈项要端正地松松竖起,不犯强硬,不犯软塌。

 

    颈项能否松竖同虚领顶劲能否适当领起极有关系。顶劲领得太过,颈项会连带地强硬起来;要有几劲领不起来,颈项也会连带地软塌下去。后项中的两大筋间的暗门穴(两旁为天柱穴),下与长强穴(位于尾闾骨附近)相呼应,暗门即颈椎的第一个回旋椎的活动,头颅成为平衡的杠杆,“虚领顶劲”是头对脊柱的平衡。太极拳把脊柱的弹性活动称作“身弓”:以腰为弓把,大椎和尾闾为弓梢;陈式则把弓梢 大椎往上延伸到颈椎第一节的暗门穴,以增加其调节度和爆发力,对推手时的引化发放,运用自如极有关系。“虚领顶劲”对脊柱起平衡作用,颈椎则起着调节的作用。练拳时,眼神向何处转动,颈项也随着向何处转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