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探讨

 图书心情 2016-03-15

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探讨

媒体: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作者:黄成才,杨 芳
发布:森林旅游资讯 2014/9/9 22:47:00

摘 要:我国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日益受到重视,在湿地中开展生态旅游正蓬勃兴起,建设湿地公园是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一种成功模式,也是湿地公约所提倡的发展方向;以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为理论,对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规划设计的原则、主要内容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湿地;湿地公园;规划设计

湿地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在湿地中开展生态旅游正蓬勃兴起。但目前我国大多数湿地在旅游开发时未进行系统的规划,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产生新的环境污染(如废水、废气、垃圾等)、旅游活动打扰居民和生物的生活规律等。因此,开展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是湿地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的重要措施。

1 湿地公园的含义与分类
《湿地公约》中:“湿地系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湿地公园既不是自然保护区,也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城市公园,它是兼有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生态旅游和生态教育功能的湿地景观区域,体现“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的一个综合体系,是湿地与公园的复合体。
湿地公园是保持该区域独特的自然生态系统近于自然景观状态,维持系统内部不同动植物物种的生态平衡和种群协调发展,并在不破坏湿地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建设不同类型的辅助设施,将生态保护、生态旅游和生态教育的功能有机结合,突出主题性、自然性和生态性三大特点,集湿地生态保护、生态观光休闲、生态科普教育、湿地研究等多功能的生态型主题公园。根据湿地公园的内涵和形成过程,将湿地公园分为自然湿地公园和城市湿地公园两大类。自然湿地公园是在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基础上,区划一定的范围,建设不同类型的辅助设施(如观鸟亭台、科普馆、游道等),开展生态旅游和生态教育。如日本的钏路湿地公园,我国香港的米埔湿地公园和上海的崇明东滩湿地公园。
城市湿地公园是在城市或城市附近利用现有或已退化的湿地,通过人工恢复或重建湿地生态系统,按照生态学的规律来改造、规划和建设,使其成为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同时使城市本身也成为一个“生态城市”。如我国正在兴建的南京秦淮河湿地公园,山东荣成湿地公园。
2 湿地公园建设的必要性及现状
资源、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成为21世纪人类关注的焦点。湿地破坏与退化带来的环境功能丧失和生态问题触目惊心,客观上为湿地保护事业发展提供了机遇和动力。我国于1992年成为《湿地公约》签约国,表明了我国积极履行国际义务及促进湿地保护事业发展的良好姿态。
由国务院17个部委合作编制的《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把保护湿地,发挥湿地的综合效益,保证湿地资源永续利用,造福当代,惠及子孙定为我国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总目标。湿地的保护、恢复与重建日益受到重视。建设湿地公园是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一种成功模式,也是《湿地公约》所提倡的发展方向。近年来,在国内外,湿地公园建设迅速发展,对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以及湿地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目前已建成或部分建成的湿地公园有成都府南河活水公园、香港米埔湿地公园、上海东滩湿地公园、福州乌龙江湿地公园、黑龙江同江湿地公园等,正在兴建的湿地公园有北京延庆三里河湿地公园、江苏南京秦淮河湿地公园、辽宁沈阳湿地公园、厦门马銮湾湿地公园、宁夏北月海湿地公园、银川西湖湿地公园等。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美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在湿地公园建设方面也进行了探索。
3 湿地公园规划设计要点
3.1 园址选择
湿地的三大要素是湿地水文、湿地物理化学和湿地生物,湿地水文是其根本。湿地水文包括降水、地表迳流、地下水、蒸散、潮汐和洪水等类型以及水深、水流格局、洪水周期和频率等特征;湿地物理化学是指湿地以周期性的水渍为特征,间歇性产生厌氧和好氧,使湿地生态系统的物质过程复杂多变,同时大量水分快速地输入与输出,带动物质和能量在区域范围内迁移并重新分配,它包含湿地生态系统内部的物质循环和湿地生态系统与外部系统的物质交换,是以土壤、水分、空气、动植物、微生物等相互作用进行的循环变化;湿地生物包括湿地植被、动物、微生物。湿地水文决定湿地土壤、沉积物和水分的物理化学性质,并进一步影响湿地植被、动物和微生物等;而湿地生物群体分别对其栖息地的物理化学环境和湿地水文环境进行反馈调节,湿地物理化学特征的改变反过来也会改变湿地的水文状态。此外,湿地还受到区域气候和地貌的制约,它们直接影响湿地的三大组成要素。因此,湿地公园园址必须根据湿地的三大组成要素进行选择。自然湿地公园是在现有湿地的基础上建设而成,不存在园址选择问题;城市湿地公园园址应选择水源补给充足、地形地貌变化多样、自然条件和配套设施较好,并且符合城市绿地系统发展规划的地段。

3.2 规划设计的原则
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应根据可持续发展、生物生态学、景观学等理论与原理,并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3.2.1 湿地生态保护与合理利用相协调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湿地公园建设必须以保护优先,在保护好湿地生态系统及环境的基础上开展湿地旅游,达到保护与合理利用相协调,实行可持续发展。
3.2.2 维护区域生态系统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是管理、规划及合理开发生物资源的基础。生态系统不是静止
不变的,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不是维持群落的种类成分永远不变,而是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并体现湿地生物多样性的特点,具备系统自身反馈和演替的能力。

3.2.3 突出生态主题
湿地公园的建设应突出生态主题、“原汁原味”,与自然环境相协调,体现“自然性”和“古朴性”原则。3.2.4 充分体现湿地的历史文化内涵
湿地是历史、文化的发源地,包括战场遗址、最早的居民点或人类移居地、重要历史研究地等,如黄河流域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湿地公园的建设,应突出自身特点,充分利用和体现湿地的历史与文化,提升湿地公园的内涵和品位。3.2.5 充分利用场地条件,经济、环保湿地公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应充分利用区域内的现有条件,对区域内的动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应充分利用现有物种,按照生物学和景观学的原理合理设计,以减少工程量,做到经济、环保。

3.2.6 项目设置以人为本湿地公园的项目设置应满足不同人群的兴趣和需要,充分体现人类接触自然、回归自然的参与式理念。以人为本,既要考虑湿地公园的管理,又要方便游客,满足其需求,为游客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湿地休闲环境。
3.3 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
湿地从陆地至核心水域区,在地貌上具有陆地—→草滩—→泥滩—→浅水区—→深水区的结构特征;在植物上具有陆生植物—→湿生植物—→挺水植物和浮游植物—→浮叶植物和浮游植物—→沉水植物和浮游植物—→浮游植物的结构特征;在动物上具有陆生动物—→两栖类动物—→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鱼类等水生动物和浮游动物的结构特征;在以湿地为生境的鸟类上具有留鸟(林中)—→涉禽(滩地和浅水区)—→水禽(水面)等的结构特征。湿地生态系统的这些结构组成具有特定的生态位,它们互为条件、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共同维系了湿地生态功能和湿地景观。由湿地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内容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湿地生态核、湿地景观、湿地休闲科普、湿地研究实验、湿地公园服务接待、湿地公园管理机制等。

3.3.1 湿地生态核

湿地生态核是湿地公园的核心区域,类似于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湿地生态核主要由大面积的阔水水域、浅水滩涂、生境岛屿等组成。该区域应结合现有条件,营造以某一湿地生态系统(如湖泊或沼泽湿地生态系统)为主或多种湿地生态系统(湖泊、河流和沼泽等多种湿地生态系统)相结合的湿地生态系统,通过科学规划和区域调控,逐渐形成自然状态下的湿地生态系统。同时,以良好的生态环境,招引鹭类、雁鸭类等水(涉)禽及其它野生动物,展示自然状态下淡水湖泊、河流、沼泽等湿地生态系统。
为满足水(涉)禽及其它野生动物栖息生境营造的需要,建设内容主要包括阔水水域、河流、浅水滩涂、生境岛屿及各类湿地植被的营造;此外,为方便游客观鸟休闲及科研需要,在湿地生态核周围还需建设游路、观鸟休闲亭台等设施。该区域以保护为主,严格限制游人规模,开放对象主要为湿地科研工作者及观鸟爱好者。

3.3.2 湿地景观区
湿地景观区是湿地公园展示湿地景观的主要区域之一,是游人休闲观光的主要场所,是具有城市公园性质的湿地主题园区,人为活动集中。通过场馆等人工辅助设施,向游人展示以淡水湖泊、河流湿地为主的湿地景观类型。
景观区主要建设内容有:入口广场、水文化广场、湿地探索长廊、湿地微缩园、湿地迷宫、戏水乐园、喷雾彩虹、雕塑小品、湿地植被与湿地景观的营造、补水设施及游路、亭台、休闲观光设施等。
景观区营造的空间氛围是大环境下的动感半开敞空间,让游客在水文化广场、湿地雕塑小品、湿地探索长廊、湿地微缩园、湿地迷宫等旅游项目中感知湿地的概念,激发游客了解湿地、亲近湿地的欲望。
在景观营造时,借助雕塑、小品、图片、文字等载体,将地方文化和湿地文化融入其中,彰显生态文明。
该区域人为活动集中,游人活动基本不受限制,体现动感欢乐气氛,是具有城市公园性质的湿地主题园区。

3.3.3 湿地休闲科普区
湿地休闲科普区是游客接受科普教育和休闲的主要场所,通过园内典型湿地景观的保护或营造,以及通过标本馆、湿地生态链主题馆、湿地功能展示馆(区)等进行湿地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环境价值演示,让游客较全面了解、认识湿地,从而提高人们对湿地及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休闲科普区在展示典型生态服务功能和湿地生态环境价值的同时,营造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环境景观,以参与性和体验性的旅游项目或以建筑、小品等表现形式把湿地景观与地方文化结合起来,提高公园文化内涵与品位。
休闲科普园主要建设内容有:湿地生态链主题馆、湿地功能展示馆(区)、水乡长廊、湿地类型与湿地景观的营造、水循环设施及游路、亭台、休闲观光设施等。
该区域是开放区和生态敏感区间的过渡区域,以开展湿地科普教育为主,区域内的人为活动应受一定的限制。

3.3.4 湿地研究实验区
湿地研究实验区是进行湿地研究和科学实验的场所。主要建设内容:湿地生态研究室、水(涉)禽繁殖场、生态变化规律观测与研究基地等。
该区域以开展湿地实验研究活动为主,一般游客的活动受到限制。

3.3.5 湿地公园服务接待区服务接待区是公园旅游管理、接待服务中心,也可作为国际、政府、民间组织开展湿地科技合作、科技交流、教育培训、科学研究的基金组织和活动场所。

3.3.6 湿地公园管理机制湿地公园管理包括自身管理和政府、社区共同管理。湿地公园建设涉及国土、环保、水利、农业、林业等多个政府部门和社区,协调难度大,在建设过程中易形成管理职责交叉等问题,需要政府支持,社区参与,通力合作,共同管理。共管是湿地资源保护及合理利用的一种有效途径,建立有序的共管机制是湿地公园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3.4 规划设计注意的事项
开展湿地公园规划设计,首先应对拟建的湿地公园范围进行翔实的本底调查,如植被、动物、水文、气象、土壤、地质、周围环境、社会经济、合作条件等,同时注意以下事项:
1)水是湿地系统中最为活跃、最基本的因素,水位、水流、频率等决定湿地土壤、沉积物和水分的物理与化学性质,并进一步影响湿地植被、动物和微生物等。因此,湿地系统多样性或生境多样性,首先取决于水情的多样性,这主要包括水流的急与缓、水面的阔与窄、水的深与浅、水位变幅的大与小,以及水质的优与劣等,这是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核心。要关注公园内水系换水周期和水位变幅的控制,以及水情变化的季相控制。这是因为湿地植被系统的恢复和湿地水情是紧密相连的,特别是湿生、沉水植物的恢复对水情变化的要求较高。
2)同一种湿地景观类型在公园内应相对集中,特别是动、植物的引种布局等。
3)对于城市湿地公园,需要恢复或重建湿地生态系统的,其建设的步骤或次序应先进行地貌适当改造,再进行植被的恢复,最后实施动物的引进。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水生植物没有恢复之前,对于食草鱼类的引进要谨慎,必须确保生物安全,并按照“食物链”原理进行配置、设计。
4)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是一项前沿性工作,目前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在湿地公园规划、建设的过程中要成立专家咨询组,充分尊重专家意见,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进行建设,尽量避免走弯路。
4 结语
目前,国内外湿地公园是以保护为主,兼有科普
教育和生态旅游功能,湿地生态旅游的开发利用程度不断提高,并由小规模向大规模、单一类型向综合类型的方向发展,湿地公园建设受社会关注的程度越来越高。由于湿地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复杂性,并且湿地公园建设发展的时间较短,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理论正处于探索阶段,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