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沂蒙人上海煎饼摊平均年入25万 一个普通煎饼的售价为4块钱,每加1个鸡蛋或1份蔬菜,增加1块钱。开个煎饼摊,真的能挣到一年20万吗?我们以一家3个摊位来做一个简单的算术题: 按照每个煎饼卖5块钱、成本1块钱计算,3个摊位每天至少卖出600个煎饼,每月净利润为7.2万元,一年净利润为86.4万元。 除去3个煎饼摊每月1万元的租金,每年净收入约为75万元,每个摊位平均年收入25万元。 这样的收入水平,且不说千里之外的山东平邑县,即便放在“全国平均收入最高”的上海,也不遑多让。 ▎二.传统沂蒙煎饼工艺已经过改造 杂粮煎饼作为沂蒙山区传统主食,在当地人心目中印象深刻。但是,如今在各地范围的临沂煎饼已经不再是传统煎饼。他们对煎饼工艺进行了创新和改造。 1.改良口味适应城里人 比如以面粉为主的原料中,加入黄豆、高梁、小米、绿豆等杂粮面,同时配以各种蔬菜和调味品,以及肉松、火腿等食品。 这种煎饼吃起来更爽口、粮香浓厚,也更具营养价值。 2.适应区域饮食特点 比如,在上海的临沂煎饼摊,加入了上海人爱吃的甜酱。还给煎饼配上了凉菜和热菜,适应适应外地人的口味和上海人对营养的讲究。 ▎三.沂蒙大学生煎饼创业获200万风投 在武汉上大学的沂蒙人于恩栋,去年五一期间,选择15平米以下的小店开张。短短5个月,于恩栋在武汉开了13家店,其中,4家自营,9家加盟。 去年8月底,于恩栋的煎饼连锁店拿到前期200万元风投。 眼下他的煎饼店已有40多家,每家店面平均每天收入2500元左右,利润非常可观。他准备把沂蒙煎饼做成全国品牌。 ▎四.一张煎饼改变一个村,30家在上海买房 目前,山东临沂平邑郑城镇油篓村总共1876人,70%的人口在外地摊煎饼,除上海外,还广泛分布在全国各地。 在油篓村的带动下,整个郑城镇在外从事烙煎饼生意的大约有6000多人,老中青三代煎饼人每年为家乡带来接近2亿的收入。 如今在外摊煎饼的油篓新生代,从上海寸土寸金东方明珠到地比金贵的浦东新区,买房置地成了“新城市人”。这个不大的山村里,仅在上海买房的就已有近30家。
来自:三分钟学经营(ID:ajy36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