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导游讲国学

 最帅的狗狗 2016-03-15



以文化修身,以国学养性

讲解主题: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撰稿人:刘锋

前言: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我们要想在社会上立身处世,开创成功事业,像古代圣贤之士一样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高度,有那些好的方法呢?今天就和大家来共同探讨一下。

 

第一部分:学以修身

 天下之本在国,治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大学》这本书开篇就讲到:“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要想实现理想和抱负,就要不间断的认真学习,通过增加自己的知识,意念和心灵才会真诚端正,才能逐步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才能整顿好家庭,治理好国家,天下才能处于和平公正之中。也就是说上到国家领导人,下至平民老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这里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都属于内修,也就是自我修养。齐家、治国、平天下则属于外治,是内修的效果。修身以上是“内圣”,修身以下则是“外王”,内圣是基础,强调修身立命,涵养浩然正气,培育大丈夫的人格。外王是目的,倡导实行王道政治的思想。一个人只有通过不断地吸取知识,才能达到修己以安人,进而安百姓的内圣外王之理想境界

     我们都听过一句话:“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十一择业与择偶,十二趋吉及避凶,十三逢苦要无怨,十四不固执善恶,十五荣光因缘来”,一个人要想功成名就,会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因素,这一命二运基本上是定型了,风水也就是你现在居住的环境,风水和积德都可以通过后天去改变一些。这里面读书排在第五位,下来才是你的名字、长相、健康、家庭、人脉和事业等。可见读书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事情,只有通过认真学习,提高自身修养,才有资本去齐家治国平天下,而改变一个人命运最快速的方法就是学习了。

《论语》里面讲:“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的繁体字()两边是个八卦,中间这个念“爻”。这个“习”指重复练习,意思是时刻都要通过学习来更新自己,让自己的生命每天都有一个新鲜的轮回,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来”是朋友往来的意思,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修养,就交不到高素质的朋友。现代社会,人脉就等于钱脉,你的良师益友太少,朋友的层次太低,可以动用的资源就不够,就干不成什么大事。一个人的涵养是修出来的,智慧是觉悟出来的,心志是磨练出来的,朋友是用真诚换来的,而这些都要建立在学以修身的基础上。

儒家在修身养性方面讲究一个字“敬”,过去说三纲五常,君臣父子,长幼有序,要敬父母、敬师长、敬尊者,以维护皇天后土,达到君明民顺的境界。一个人要想做成大事情,一人之身而有天下之相,就必须心存恭敬之意,致虚极守静笃,修其身养其性,以道御术,学以致用,才能成为一个德高鬼神敬的有道之人,才能达到一个高远开阔的生命境界

    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一个贤达通透、品德高尚,有生命大格局的人,展露的都是天地人生的恢弘大道。而心胸狭隘、品德低下的人,就讲不出大格局的话,他表现的无非是一些世俗常理。现在有很多人学历很高,但是一聊天会发现他其实一点文化都没有。比个例子,没有文化的人说人死如灯灭,有文化的人会说生亦何欢,死亦何惧,会像老子一样说死而不亡者寿,会像庄子一样说人可以善生善死,会像佛家一样说人是可以无量寿佛的,会像耶稣一样说人是可以永生的。

那么在我们的一生中,该怎样去学习呢?

人生苦短,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在望水兴叹的同时,也描述了这样一种人生学习轨迹:“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是中国儒家学派的开山祖师,被尊称为至圣先师。后人称赞他“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意思是说,如果没有孔子的出现,人类恐怕会一直生活在暗无天日的世界里。

“十有五志于学”是说十五岁那年,孔子立志要学习做官的本领。古时候八岁入小学,十五岁入大学。学习要从小开始抓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小时候要先打好学习的基础。

    三十而立是说已经学立而德成,在思想上、学问上和道德修养上都趋于成熟,确立了自己的人生观。这里的“立”是内在心灵的独立,而不是十岁的懵懂无知和二十岁的愤世嫉俗。三十岁真正追求的是心灵的自信和坚定,在生命里树立清楚的自省和从容不迫的生活态度。

四十而不惑,什么是惑?孔子说过:“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意思是说:好坏不分就是惑。四十岁时,能够按照中庸的理念去思考行事,面对复杂的事情能从容的作出决定,对于是非曲直都能一断于心,能够做到人不知而不愠。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常想一二,当你的人生从绚烂之极复归于平淡,这时的不惑表现的就是内心的淡定和从容。

四十岁的人怎样才能做到内心不惑呢?人在三十岁以前都是用加法生活的,就是不断的搜集自己需要的东西,比如财富、地位、情感等等。在三十岁以后就要学着用减法生活了,要逐渐舍弃那些不是你心灵真正需要的东西,当你知道如何舍弃并且敢于舍弃的时候,才真正接近了不惑的状态。

    五十而知天命,五十岁的时候能够客观认识到命运的顺逆,可以淡然接受生活带来的喜怒哀乐,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所谓“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小人在人际纠纷中会不断的流短蜚长,而品德高尚的人更看重内心对大道天命的信仰和追求。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知命,知礼,知言,这三个境界在现代人生中是倒序的,我们都是最先知言,在和人的交谈中了解社会和他人,然后懂得礼仪,知道尊重他人,最后才是知命。

五十知天命,达到了知天命的境界,内心就会产生一种淡定的力量去应对外界,可以做到不怨天、不尤人,不为外物所动了。这就是“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就是说当所有的人都在称赞你的时候,你不会因此而越发努力,不会因为这种鼓舞而往前多走一步。而当所有的人都在为难和指责你时,你也不会因此而沮丧,依然能够坚持内心认定的想法。这就是认清了“内”和“外”,明白了“荣”和“辱”。

六十岁是一个进德之序,要把所有的忧愁都当做乐趣来看,这叫做乐以忘忧。六十而耳顺,耳顺就是什么话都能听得进去,闻过则喜,听之顺之。能最大限度的尊重他人,能站在对方的立场去想问题,对他人的议论实现理解和包容,这种境界就是悲天悯人。

耳顺和知天命的区别在于“思与不思”,知命要深思熟虑才能够领悟,耳顺则达到了熟练通达的境界,对于一切言谈,都能够辨别真假和是非。一个人要想做到耳顺,就要使自己的胸怀辽阔无比,耳顺的境界就是天地之道与内心的融合。有了这种融合作基础,才能达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心所欲是说修养到了极致,情智交融,欲理合一。不逾矩即不超越天理规律,达到了圣人的境界。意思是说人到了七十岁的时候,按照规矩做事已经成了一种生活习惯,言行就不会再出大的差错,这是人生定位的最高境界。

人生学习的轨迹其实是一个从修境到证境的过程。十五岁志于学,到四十而不惑,这是修境。五十知天命,这是悟境。六十耳顺到七十不逾矩,则是证境。

 岁月当惜,寸阴必争,明晰了学习的轨迹,我们就要只争朝夕的努力学习了。“朝闻道,夕死可以”,古人说早晨明白了道理,那怕晚上就死去也没有遗憾。而现在的人总是说忙的没时间学习,什么是忙?一个竖心旁加上一个亡字,心亡为忙,这叫哀莫大于心死。我们常说一句话叫“累死了”,其实是你的心累了,导致你的思想麻木,行动迟缓,疲惫的心灵已经带不动沉重的身体了,也就是人在神不在,形同行尸走肉。还有人说我天资愚笨,根本学不进去,《中庸》里说:“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别人一次就学会的,我学一百次也一定能学会。别人十次能掌握的,我学上一千次也一定能够掌握。所以说学海无涯,学无止境,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学习。

    学习也要选择良师益友,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再差的人也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见到好的人就赶快向他学习,看到了坏人坏事,就要像是碰到开水一样,要立刻避得远远的。

那我们应该学习哪些方面的知识呢?

    在中华民族浩瀚的历史中,有许多传世经典之学,像四书五经和六艺,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五经涵盖了文学、艺术、历史、音乐、哲学和生活礼仪几方面的知识,五经包括《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其实应该叫做六经,还有一本《乐经》,合称为“诗、书、礼、乐、易、春秋”,《乐经》后来在秦朝焚书坑儒时毁掉了,只剩下诗、书、礼、易、春秋这五经。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生活技能。礼就是礼节,乐就是音乐,射是射箭,御就是驾驭马车,书是书法,数是计算。也就是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俗话说:“读了增光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增广贤文和幼学琼林这两本书是过去私塾里必读的,还有像前面讲到的四书五经、史记、战国策、鬼谷子、淮南子、道德经、孙子兵法、黄帝内经、儒林外史等等,都能让我们了解天地万物变化之道,并找到修身养德、立身处世的方法和准则。易经是教人预测天地之道的书,道德经是教人做大事情的书,鬼谷子是教人谋略的书,菜根谭、小窗幽记、围炉夜话这些都是教人修身养性的。你只要真正看懂了这些书,天下尽可去得。

     首先来看下《鬼谷子》这本书,它又叫《捭阖策》,现存仅十二篇,这本书侧重于权谋策略和言谈辩论的技巧,不仅是一部兵法奇书,还是研究谋略权术的宝典。鬼谷子名叫续,也叫王禅,后人尊称他为“王禅老祖”,他是兵家和纵横家鼻祖。这个人深明刚柔之势,通晓捭阖之术,他精通神学和兵学,不但占卜八卦十分准确,而且六韬三略变化无穷,行军布阵神鬼莫测,有通天彻地之能,世人所不能及也。他的几个弟子像苏秦、张仪、孙膑、庞涓,都是当时名闻天下的人物。

鬼谷子开篇讲了四个字,叫做“捭阖第一 ”, 捭阖者,天地之道。捭者开也、言也、阳也。阖者闭也、默也、阴也。阴阳其和,终始其义。以阴阳试之,以下求小,以高求大。懂得捭阖之道,可以说人说国说天下,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化腐朽为神奇,纵横捭阖下吞疆裂土,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道德经》是老子所著,共有81章,讲述了天地万物运行的规律,其核心思想是无为而治,少私寡欲其中有很多话我们都耳熟能详,像第25章里写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一章是《道德经》全书的主旨,阐述了“道”的性质和规律。在第42章里写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一章阐述了天地万物的形成过程。还有像“天长地久”这句话也出自于《道德经》第7章---“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以及上善若水、大器晚成、宠辱若惊、老死不相往来这些话都出自道德经。

    再来看下《易经》,《易经》被称为万经之始,是中国哲学的根源,被称为帝王之书,在古代,不懂“易”者不能为宰相,不懂“易”者不能为国医。它是一万年前的伏羲氏仰观天文地理,俯瞰诸身诸物,感悟天地人事现象而得。它包括《经》和《传》两部分,《经》主要是64卦和384爻。卦有卦辞,爻有爻辞,作为占卜之用。《传》相传是孔子所作,包括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有十篇,称为《十翼》。

《易经》由太极阴阳图和八卦及64卦构成,用阴和阳两个基本要素,描述了一个阴阳变化的系统。先天八卦图是伏羲氏所创,后天八卦图是周文王所创,先天为体,后天为用,两个卦象是不一样的。

先天八卦图有个背诵口诀:“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画八卦图的顺序是“中间的从上到下,再从左到右,由下到上。”

后天八卦图和现在用的地图方向正好相反,它是:“上南下北,左东右西。我们常说的“左青龙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就来自于后天八卦图。 

先天八卦图                           后天八卦图                    

    太极八卦图,用两个阴阳鱼来表示万物的相互关系。阳鱼用白色,阴鱼用黑色,代表着白天与黑夜。阳鱼头部有个阴眼,阴鱼头部有个阳眼,这表示万物都在相互转化,相互渗透,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相合,相生相克这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

这也就是“无极生有极,有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三才,三才生四象,四象生五行,五行生六合,六合生七星,七星生八卦,八卦生九宫,最后归十方。”

这里的“无极”就是说没有边际,有极处于无极到太极的萌动阶段。太极是阐明宇宙从无极到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

两仪就是指阴阳,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造化万物。天地、日月、

雌雄、动静,万事万物莫不分阴阳。人生之理,以阴阳二气长养百骸,经络、五脏、六腑,乃至七损八益,一身之内,莫不合阴阳之理。

这任何一组矛盾加上中心就构成了三才,三才是说天人地。这个圆心分为四份就是四象,四象就是少阳太阳、少阴太阴,也叫少阳老阳、少阴老阴。从数学角度讲就是七、九、八、六,从季节讲就是春夏秋冬,从方位讲就是东南西北。从飞禽走兽来讲四象就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后来人们给这四象都起了名字,把青龙叫做孟章,白虎叫监兵,朱雀叫陵光,玄武叫执名

四象加上圆心就是五行,五行就是:“震为木,离为火,兑为金,坎为水,坤为土。”五行生成的顺序是木、火、土、金、水,这个顺序是有讲究的,按照顺序相生,间隔一个则相克。比如:木生火,木克土。五行在不同的事物上有着不同的表现,比如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五情是指喜怒哀乐欲,五脏是指心肝脾肺肾,五声是指角徵宫商羽,五色是指青赤黄白黑,五味是指酸苦甘辛咸。

五行一般也说成左青龙,即东方为木,主生发。右白虎,即西方为金,主收敛。前朱雀,即南方为火,主生长。后玄武,即北方为水,主收藏。中间为土主承载。像我们现在都说买东西,不说买南北,为什么呢?因为东西方向是木和金,是可以装在篮子里带走的,南北方向是水和火,所以不能买卖。现在也有人说指的是唐代的东市和西市,唐朝时,在现在西安市里有两个大的集市,一东一西。东市在现在的交大附近,因为周围住的都是达官显贵,所以卖的都是奇珍异宝和奢侈品。西市在现在劳动南路的大唐西市,是一个平民市场,相当于现在的康复路。当时在西市有220个行业,四万多个固定商铺,号称“金市”,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商贸中心。不但中国人在这里做生意,还有许多的外国人也在此开店经营贸易。像李白诗中描绘的“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人酒肆中。”就写出了有钱的公子哥们在金市东街游玩的场景。

四象加上阳明、绝阴两项,就是六合。六合在这里是指上下和四方,也就是天地四方。像“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就是指天地四方的意思。

六合加上圆心就是七星,七星就是北斗七星,即: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这七颗星星。北斗七星各有所指,枢为天,璇为地,玑为人,权为时,衡为音,开阳为律,摇光为星。

九宫是把天宫用“井”字划分成九份,也就是: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宫,加上中宫,合称为九宫。

十方是佛教的十大方向,就是天、地、东南西北、生门、死位、过去和未来。

四象通过一分为二的划分,构成八卦图,八卦就是乾坤震巽、坎离艮兑,代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也代表父母,长男长女,次男次女,少男少女。先天八卦的方位是:乾南坤北、离东坎西,兑东南,震东北,巽西南,艮西北。八卦加轴心就叫九宫,配九宫数为乾九坤一,巽二兑四,艮六震八,离三坎七,中央为五。

过去说皇帝是九五之尊,就是从乾卦来的,代表天,乾卦是由六条阳爻组成的,从下往上数是: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因为“上九”的位置代表着亢龙有悔,意思是倾覆和失败,所以就用“九五”卦来代表皇帝了

   古人在阴和阳的基础上取法天地人三才画卦,每卦三爻,称为经卦。由于“天道”的特性是阴和阳,“地道”的特性是柔和刚,人道的特性是仁和义。所以三才中每“才”都有两种变化,三才排列组合最多有八种,也依此取象创立了八卦

卦画的基本单位是爻,爻就是阴阳之交变,爻分为阳爻和阴爻。阳爻是一条长的横线“—”,阴爻是两条断开的横线“--”。每一卦有六爻,以不同的阳爻阴爻搭配,形成64种不同的组合。按照天地人的三才观,初爻和二爻代表地,奇画为刚,偶画为柔。三爻和四爻代表人,奇画为义,偶画为仁。五爻和上爻代表天,奇画为阳,偶画为阴。

在画卦的时候要从下往上,在读的时候,阳爻要念“九”,阴爻要念“六”。最底下的“一”要念“初”,最上面的“六”要念“上”。也就是“初九”或“初六”,“上九”或“上六”。下面我以乾卦、坤卦和屯zhūn卦分别向大家演示一下。

 

 ---------屯卦

《卦名次序歌》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

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

咸恒遁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

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

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

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

 


《易经》博大精深,包含了对立统一、阳逆阴顺、阴阳互根、此消彼长、物极必反等规律,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居安思危、乐天知足的思想。现在全世界都在学习易经,连韩国的国旗上都是八卦中的乾坤坎离,代表着东西南北。所以说,学懂了《易经》是可以受益终身的。
 

学习最好的方法就是去伪存真,由表及里,这是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的,毛主席讲话就经常运用易经上的阴阳之道,一般人是听不大懂的,像游击战中的阵地战,内线战中的外线战,持久战中的速决战。他在开大会的时候说:“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在开干部会的时候却说:一切反动派都是真老虎,我们要在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在战略上以一当十,战术上要以十当一。”这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啊。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要边学习边思考,要做到学以致用。大家都知道泰森这个人吧?他从监狱出来后第一场拳击比赛,三秒钟就KO了对手,结束了比赛,别人问他怎么这么厉害?他说毛主席教导我们,要出其不意,攻其无备,用最快的速度,最大的力量打击敌人最薄弱的地方。所以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知识就是力量啊。

学习也是一种乐山乐水的文化。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聪明的人好动,大都喜欢水,因为他的性情活跃,像水一样流动不息。仁慈的人好静,大都喜欢山,因为他的心地淳厚,像山一样厚重。

     现在很多人提起学习就感觉很痛苦,殊不知“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这是宋真宗赵恒为了劝勉天下学子,所作的《励学篇》。所以,只要认真学习,必然会事业和爱情双丰收。

 学习了这些知识,还要学会变通,也就是要懂得持经达变,经权结合。经是指原则,权是指变化。我们经常说权宜之计,就是说这个办法行不通,就要赶快换个思路去做,思路的转变是学问达到极致后的智慧,这就是权变。一个人坚持原则后还能做到通权达变,这才是大智慧。我们不但要博学审问,还要慎思明辨和笃行,也就是通过广泛的学习,详尽的探究,慎重的思考,清楚的辨别和忠实的执行,就能够更好的用内心的改变去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  

 我们继承和学习了这些经典绝学,在这悠悠天地间不断的磨练自身意志,让自己的心胸变的更加广阔高远,就可以为百姓民生承担起更大的使命,能够为社会多做一些有益的事情,也就达到了北宋关学创始人张载所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