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师新角色系列(3):作为创意设计师的教师

 教育繁星 2016-03-15

从今天教育教学发展的要求来看,教师需要把每次备课过程当作教学设计过程,把课堂教学过程当作对自身教学智慧挑战的过程,这一切都使得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变得复杂多样,使教学活动充满了变数,由此,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寻求固定的教学程式,不以不变应万变,面对一个问题思考多种可能解决方案,成为创意设计师的新角色。

创意设计意味着教学准备阶段教师要意识到没有固定的教学方案供自己去选择,教参充其量提供的只是参考性作用。教材内容以及相关要求,需要结合自己教学对象的实际,结合前后知识点的特定联系,结合自身教学风格和特征,加以转化,使其成为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的重要载体。新课程给教师教学留下的巨大空间,客观上也要求教师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不断探索适合自己教学对象的教学方式方法,不断创造出新的教学模式与策略。

创意设计意味着教学实施阶段教师要意识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没有解决问题的预定答案,需要根据现场情况、学生状态、问题的特殊性加以解决。课堂上的突发事件、未曾预见到的新情况、育教学设计产生的新差异、教与学的新矛盾等,这些问题没有现成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需要教师根据具体情境探寻得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这些方法正是在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创意中得来,在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中产生。

创意设计意味着教学反思阶段教师要把准备阶段的设计与实际情况相对照,要把实施过程中教学机智与创意的成效进行分析,在反思中升华创意,在探究中提升设计。创意设计不是单纯为创意而创意,为设计而设计的,是围绕着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内容的要求而进行的,因而,效果的评估、针对性地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成为创意设计师,并不是说,教师每节课、每个教育教学活动都必须充满着创意,都应该是全新的尝试。并不见得如此。不照抄照搬他人的模式,不信手拈来以往的做法,在已有做法中根据具体教学实际添加了某些甚至是某点新因素,在具体实践中萌生并实践了某些或某点新创意,应该说都属于创意的范畴。积小胜成大胜,积小智成大智,积沙成丘,不断探索、持续积累,换来的就有可能是新的教学智慧。

在创意设计中,不排斥教师对他人的模仿,对自己已有做法的提炼。模仿中增加新的创意,汇集自己已有做法中产生新的想法,都是有可能的,而这些都属于创意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创意设计与其他行业不同,不是用一整段时间经过大量资料收集整理等案头工作提出非同凡响的创意新方案,而是在日常性的教育教学中着眼于具体工作的要求将自己的思考融入教育教学设计中,不追求固定的教学模式与策略,不单纯借用他人或自己已有的方式与方法,面对一个问题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是其基本表现。

(来源:教师新角色系列(3):作为创意设计师的教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