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工栽培畸形猴头菌

 南楼书苑 2016-03-16
 

 
资料来源/ 网络   收集/南楼雁子 

猴头是食用真菌的一种.猴头又叫猴头蘑, 子实体圆而厚, 常悬於树干上, 布滿针状菌刺, 外形头状或倒卵形, 极似猴子的头, 故而得名.它原是一种深山密林中的珍贵食用菌, 现在, 已经可以进行人工栽培了.

  在栽培猴头菌时, 如果管理不当, 就会出现珊瑚状的猴头菌, 有的还会出现表面粗糙、有皱褶、没有菌刺的球菇, 有的猴头菌会发红或发黄.這是因为猴头菌对二氧化碳十分敏感, 当二氧化碳浓度积累到0.1%以上时, 已分化的原基不能形成正常子实体, 以基部为轴心, 不规则地多次分刺, 就形成了珊瑚状的"花菇", 或在分枝顶端形成发育不良的幼小子实体.出现"球菇"的原因是由於管理条件不适, 室温高於24℃, 湿度低於80%, 影响到菌刺的形成, 使得菌体畸形发展.猴头菌的幼蕾一般呈白色, 有的菌株呈粉红色, 是正常现象, 随子实体的发育成熟, 可转变成白色.如果培养室温度长期处於14℃低温下, 那么, 子实体就会发红.子实体瘦小, 菌刺卷曲, 呈黄褐色, 大多与培养室的温度过低有关.

  因此, 为使猴头子实体能正常形成, 在子实体发育期间, 要保护室内有足够的新鲜空气, 降低二氧化碳的浓度, 另外, 温度要控制在18~20℃范围内, 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95%.当然, 最好室内有一定的散射光.這样, 子实体就会长得健壮洁白, 产量也会大大提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