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乒乓球孩子教学启蒙之老生常谈

 陶心房2008 2016-03-16

乒乓球孩子教学启蒙之老生常谈



       1,先学正手还是先学反手?
       如果还有人再纠结这个问题,我只能说,这样的人脑子有些顽固不化,这就像人学走路一样,先迈左脚还是先迈右脚?你说有意义吗?本人觉得反手易学,建议先反手,但这只是本人的建议而已。

       2,正手攻球的站位
      绝绝大部分教练一定告诉新学员,正手攻球(右手为例)站位要左脚稍前,右脚稍后。这个不能说是错误的,但是平行站位,也十分的好。我仔细研究分析过,为什么要一只脚稍前一只脚稍后?不是为了发力更合理,而是为了发力的方向更准确。做过教练的朋友都知道,初学者正手攻球,大多是把球打出边线,稍前稍后的站位,可修正这个问题。但是,注意这个但是,一旦学员学到左推右攻,摆速练习,全台不定点,稍前稍后的站位就出现了弊端,那就是正手突然变到反手的球学员接起来非常的别扭,所以本人建议是,近台,注意是近台攻球,尽量不要稍前稍后的站位,(初学不能调整击球方向时可以,手感好了之后近台尽量平行,尤其是那种个头小,以速度为主打法的孩子更为重要。                                                                                                                                 
       3,关于正手攻球和反手拨球的摩擦比例。
       大部分教练是抱着7:3开的打磨比例。即七分打三分磨。总之尽量不要超过这个比例。我曾经是一个“近台快攻以击打为主”的强烈支持者,但是通过这几年教学尤其陪学员打单球,我十分明显的发现,凡是击打比例过高的学员单球的数量总是打不上去。尤其是发力时候,击打过多的学员失误率极高!拍形略立,出台!拍形略压,下网!这是原因之一,原因直二是,即使你学好了以击打为主的正手攻球,你将来还是要学习和训练近中台快拉。所以本人认为,初学正手攻球的时候,打磨的比例无需要求苛刻,甚至放开六分打四分磨,更甚五五比例也未尝不可。                                                                                                                                          
       4,关于反手拨球的手腕是否固定?
       有教练主张反手拨球时候,手腕一定要绝对固定的,用小臂的打开完成拍头的立起,球拍与手臂形成固定的一体。这样有利与击球的稳定性,本人不敢苟同,反倒觉得横拍反手拨球动手腕的非常重要,动手腕与不动手腕的反手拨球,必将影响到后续的反手挑打,拧拉,弧圈球甚至弹击。我个人主张反手拨球一定必须要动手腕,但是要动的稳而不晃,动的谨而不松,尤初学者要动得小而别大。(初学者单球练习时可以不动 )                                                                                                                                               
       5,关于正手攻球转腰和蹬转问题
       本人教学员正手攻球的时候,基本不告诉蹬转,脚下站稳,上身动作也尽量稳,转不转腰没有关系,重心转不转换没有关系,只要上身的动作正确或接近正确,能把球稳稳的打上台,这才是初学者的硬道理,打到一定的时候,督促学员轻转腰,一定要轻转腰,有一点意思就可以。万不可大转腰,因为只要腰一动起来,学员就会把拍子引到后面去,从而影响击球的稳定性。我有两个小学员,刚刚学正手攻球就会重心转换(本能反应),动作还可以,上台打球反而不好,为什么呢?因为上身不稳,晃得很厉害。所以本人建议,初学乒乓球,不宜过早学蹬转。                                                                                                                                             
       6,关于标准动作和规范动作
       本人认为乒乓球并无什么绝对标准的动作和绝对规范的动作,只有相对标准和规范,但有绝对合理的动作,只要是合理的,能把球以最大限度的威胁打到对方的球台上,都是绝对的好球!                                                                                                                  
       以上所言,仅仅是自己的感悟,对错自己都不知,所以莫要轻信。还望得到各位球友的指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