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贾也:一元券硬币化是人间正道

 风临酒把2 2016-03-16


 

导语:一元纸币将退出市场

山东省内5个试点市将在今年陆续启动实施“一元券硬币化工程”,这就意味着一元纸币将退出市场。

于是乎,“玻璃心”者们表示受不了,“阴谋论”者表示化解钢铁过剩?问题是这样吗?不妨由笔者表一家之言,仅供大家参考。


一、“玻璃心”和“阴谋论”

消息甫出,引来一群“玻璃心”吐槽,说真的触到他们的底线了,体积大,硬币重,容易丢,携带不便,重要的是太不吉利了,硬币谐“运背”之音,闹出声来表示“穷得丁当响”,再想想以后要端个存钱罐出门,直接受不了。

更引来有心人说,这是国家化解钢铁过剩。只能说,有些人联想太丰富了。

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2014年一元硬币发行量是470亿元,而一元硬币重量为6.05克,直径25毫米,厚度1.85毫米,材质为钢芯镀镍,经此推算,钢材消耗28.4万吨。而2014年发行的纸币1元为约582亿,倘若全部用硬币来取代,按每枚6.05克计算,则是35.2万吨。耗钢量是不是非常大?确实很大。但目前全国钢产量是多少?看一下中钢协2016年2月下旬数据吧:全国粗钢日均产量211.4万吨,重点钢铁企业钢材旬末库存1379万吨。就是将2014年所有1元面值的币种都用硬币发行,也就是63.6万吨,也不过是粗钢日均产量的30%,基本可以说是杯水车薪,这又能去多少钢材存量?所以呢,化解钢铁过剩的说法根本说不通的。

二、硬币化是社会进步

我是支持一元券硬币化的。援引国际惯例,发达国家早已放弃了小面额纸钞,都是用硬币代替。一元券只不过是辅币,一般在找零中使用。诚然100元硬币确实有一斤多重,但现实中没有人会脑子进水,有意背着一袋子钢镚去消费的,毕竟百元以下的纸币还有5元、10元、50元的面值,基本上一个人身上不会带超过10个硬币的。

其实,1元券硬币化却是件非常好的事,是一种社会进步。

首先,流通次数的区别,纸钞流通寿命一般是300次,而硬币可以达到30000次,相差100倍,更重要的是,硬币用了若干年之后,还可以收回重铸,其原有价值并没有损耗多少,硬币的制作成本可能比纸币要高,但从货币的功能而言,确实优于纸币。

其次,纸币容易变脏变皱变破,脏兮兮的,携带起来容易传播病毒的,而硬币则相对好一些,脏了也可以水洗、消毒的,根本不会妨碍再次使用的。

再次,硬币可以通过多种措施进行挑残、清洗、消毒,然后重新投入市场,可以大大节约货币损耗,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持了制造纸钞所需要的木材、棉花、淡水等资源。

最后,有利于消除不法分子利用小面额纸币传播反动言论,净化流通环境。这些人为什么要选择小面额,原因是印刷大面额纸钞担心花不出去啊。一元硬币化甚至可以杜绝硬币,毕竟因为资源上涨,考虑到设备折旧成本、水电价格等因素,造假综合成本可能接近或者超过了1元。

有人想到底对谁有好处,是不是银行、公交、零售等行业作的梗?对这些行业,其实有利有弊。好处就是减少点零钞工作,现在硬币可以用零钞点钞机来点,而纸币则不行。但有积少成多的问题,须知2000枚一元硬币就是25斤,绝对类同于搬砖的营生。

结语

乐观地看,不要说小额面值纸币被硬币所取代,就是实体支付也会被电子支付所取代,货币电子化是大势所趋,也是“人间正道”,这样不仅可以让央行节省成本,而且解决了我们找零和保存零钱的麻烦。

因此,将来不管硬币和纸币,地位统统都要下降的。我们仅仅因为生活习惯,纷纷开始“玻璃心”,拒绝一元硬币拒绝电子支付,甚至浮想联翩了,联系起各种“阴谋论”来,几句牢骚或调侃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众口难调,但讽刺用硬币就是社会大倒退了就显得有些无理取闹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