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部影片带你辨别电影中的“圆形人物”和“扁平人物”

 jiazhou617 2016-03-16

我们看电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一睹电影中有趣的虚构人物的风采。角色的独特性在某种程度上推动着故事的发展,同时使故事变得有意思。当我们看到一个好角色时,就会觉得值回电影票价了,毕竟这样的机会并不常有。


大部分电影中的人物常位于极富原创性(如《阿甘正传》)和极度脸谱化(如《X 战警》系列中的金刚狼和暴风女)之间,在后一系列电影中,这两个主角在一个问题上游移不定:是否应该让X 教授移除他们的变种基因,并重归人类社会。   


“圆形人物”(roundcharacter)一词借用自文学批评。一个圆形人物会很立体、丰富、真实、令人惊喜、栩栩如生、多面,甚至有引人入胜的神秘感,让观众印象深刻。与之相反,扁平人物(flat character)则缺乏立体感,因而很难对观众产生持续的吸引力。


电影中充斥着大量扁平人物,与之相比,圆形人物就比较少见。如果你只对恐怖片、冒险片以及浪漫爱情喜剧片感兴趣的话,那么你就很难在电影中发现圆形人物。在以下的10 部电影中,我按照人物的层次感进行举例,前面的电影人物较为扁平,后面的电影人物逐渐丰满。人物层次越丰富,我们需要的情节就越少。


 △1 级:《罪恶之城》(罗伯特·罗德里格斯和弗兰克·米勒拍摄于2005 年)。米基·洛克(Mickey Rourke)饰演马尔夫,杰西卡·阿尔巴(Jessica Alba)饰演南希·卡拉汉。在充满漫画风格的黑色电影中,马尔夫是一个好人。他大半生都备受痛苦地游荡在老城里。他要为一个被人杀害的妓女复仇——那些有着金子般心灵的妓女。按照批评家大卫·埃德尔斯坦(David Edelstein)的原话:“南希是一个有着完美肌肤的天真少女。”这些人物都很苍白,当他们从镜头中消失之后,你根本就想不起他们来。 



△2 级:《破绽》(Fracture,2007,格里高利·霍布里特导演)。瑞恩·高斯林饰演威利·必克姆,安东尼·霍普金斯(Anthony Hopkins)饰演泰德·克罗福德。这是一部惊悚片,在片中,霍普金斯饰演一个超级聪明的巨贾,他朝自己的妻子开枪。高斯林饰演一个年轻且自负的律师助理,他的任务是让霍普金斯露出马脚。



 △3 级:《血钻》。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饰演的钻石贩子丹尼·奥奇最初是一个只为自己做打算的人。一个非洲工人在小溪里发现了一颗粉红色的钻石,奥奇满脑子的想法都是如何占有它,至于非洲受苦受难的工人们,让他们见鬼去吧。但随着情节的发展,奥奇做了一个卡萨布兰卡式的决定,即成功抵挡住叛军(尽管受伤),让粉红色钻石的真正拥有者所罗门·范迪逃离了那个鬼地方。在好莱坞电影中,你看到过类似的角色,也知道结尾会是什么样的。



△4 级: 《魔术师》[The Illusionist,2006, 尼尔· 博格(Neil Burger)导演]。爱德华·诺顿饰演爱因海姆,杰西卡·贝尔(Jessica Biel)饰演苏菲,卢夫斯·塞维尔(Rufus Sewell)饰演利奥波德,保罗·吉亚玛提(Paul Giamatti)饰演侦探乌尔。客观公正地来讲,所有的主要人物——爱因海姆、苏菲或者利奥波德——都不太有趣。唯一值得称赞的是爱因海姆,他是职业魔术师,这还挺酷的。但作为血肉之躯,他不苟言笑,也不会讲笑话。苏菲美丽而勇敢,但台词显得做作。她和爱因海姆青梅竹马,但由于门户的差别,不得不嫁给飞扬跋扈、嗜虐成性的利奥波德,而后者刚好是澳大利亚的皇储。最有趣的人物莫过于乌尔,他在两极之间摆动,一方面,他为了讨好皇储,而贬低自己对爱因海姆艺术才能的欣赏,另一方面,他又极力帮助爱因海姆,使其免受皇储的迫害(因为嫉妒,皇储想把爱因海姆关入大牢)。这部电影的主要看点是魔术,而不是角色。




△5 级:《漫长的婚约》[A Very Long Engagement,2004,让- 皮埃尔·热内(Jean-PierreJeunet)导演]。这是一部法国电影,讲述的故事发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奥黛丽·塔图(AudreyTautou)和加斯帕德·尤利尔(Gaspard Ulliel)刚订婚,未婚夫就被送上了前线。后来,有人通知奥黛丽,她的未婚夫已经阵亡,但奥黛丽不相信这个消息。于是,几乎整部电影都在表现她如何打探未婚夫的下落——她去到战争的现场,询问军官和未婚夫的战友,检查各种信件。这部电影因奥黛丽的执拗而闻名,有些观众可能认为这一人物不大可信,而另有一些则对她充满了崇敬之情(无论如何,热内的摄影非常棒)。



△6 级:《浓情巧克力》[Chocolat,2000,莱塞·霍尔斯道姆(Lasse Hallstr m)导演]。这同样是一部法国电影。一个女人带着她的女儿来到一个法国村庄,并在那里开了一家巧克力店。但是憎恶感官愉悦的市长控制了这个小镇。这是一个古老的故事:热衷于感官享乐的人VS. 否认自我感官的人。朱丽叶·比诺什(Juliette Binoche)扮演了这个外向和喜好玩乐的女人。有一部与之相似的丹麦电影《芭比的盛宴》[Babette’s Feas,1987,加布里埃尔·阿克谢(Gabriel Axel)导演],但在电影中,朱丽叶比史蒂芬·奥登饰演的厨师的层次更为丰富。



△7 级:《勤杂多面手》。马特·狄龙饰演亨利·布考斯基,一个“垮掉派”的作家,莉莉·泰勒(LiliTaylor)饰演简,布考斯基间或性的,无忧无虑的伴侣。既然这部影片的评级为7级,那么电影主要以角色,而非情节和动作为主。狄龙讨厌工作,无法容忍平庸之徒,但他却认为整个世界都充斥着这样的人。此外,狄龙是一个嗜酒成性、殴打女人,并不停写作的人。写作是狄龙唯一在乎的事情。在电影中,狄龙会改邪归正吗?这可不是一部好莱坞电影。



△8 级:《末代独裁》[The Last King of Scotland,2006,凯文·麦克唐纳(Kevin Macdonald) 导演]。弗里斯特·惠特克(Forest Whitaker)饰演了乌干达的独裁者艾迪·阿明,他凭借这个角色勇夺2007 年奥斯卡影帝的殊荣,但在电影中,阿明的私人医生[詹姆斯·麦卡沃伊(JamesMcAvoy)饰]——一个来自苏格兰的白人男孩儿——更加引人注意。虽然惠克特喜怒无常,残暴地屠杀人民,但麦卡沃伊更胜一筹——尽管怀抱理想主义的他医术高明,但他同时也勾引女人(无论是白人还是黑人)、出卖朋友、行为愚蠢,并听任阿明的收买,不过最终麦卡沃伊还是有所觉悟。  



△9 级:《时时刻刻》[The Hours,2002,史蒂芬·戴德利(Stephen Daldry)导演]。在自杀之前,英国小说家弗尼吉亚·伍尔芙写下了她的最后一部作品《达洛维夫人》(Mrs.Dalloway)。这个线索足以撑起一部电影,但在《时时刻刻》中,还涉及另外两个女性:一个20 世纪50 年代的中西部女性和一个20 世纪90年代的纽约女性。这两个女人的共同点是深受《达洛维夫人》的影响。妮可·基德曼饰演伍尔芙,朱丽安·摩尔(JulianneMoore)饰演那位20 世纪50 年代的女性,梅丽尔·斯特里普饰演另一位20 世纪90 年代的女性。本片的角色很丰富,这一点毋庸置疑。



△10 级:《丑闻笔记》[Notes on a Scandal,2006,理查德·艾尔(Richard Eyre)导演]。在《奥赛罗》中的伊阿古之后,朱迪·丹奇(Judi Dench)再次成功地塑造出了一个魔鬼(或者说变态)的形象。她让人不寒而栗,又与众不同。同时,这也是一部集优秀编导演于一体的英国电影。



小练习:找一部角色层次感丰富的电影来看。角色层次感丰富意味着等级至少要在6 级以上,你可以从DVD 封面的内容简介来判断角色的等级。注意这些角色的复杂性、独创性以及丰富性。在观看过程中,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究竟是什么元素让这些角色如此与众不同,他们难以理解吗?他们的性格难以理解吗?怎么难以理解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