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卦 | 全球最知名的日本筑地市场将在今年底搬迁,这座传奇市场到底发生过什么

 真友书屋 2016-03-16



经过近80年的热闹喧嚣,享有全球知名度的筑地市场,将在今年11月3日开始休市搬迁,4日之后的11月7日在东京江东区的丰洲重新开张(上图为在建中的丰洲市场)。

诞生于1935年的东京筑地国营批发市场,是东京都内最大的中央市场之一,也是日本全境最大的鱼类批发市场。筑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江户时代,幕府大将军德川家康为了满足江户建成初期的人民饮食需求,将大阪的渔民迁移到江户湾作业。市场群被安置在日本桥鱼河岸,这就是筑地鱼市的发源地。


鱼河岸在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中被摧毁,之后政府主导重建,在1935年修建于现在的位置,命名为东京中央批发市场,人们习惯用所在地“筑地”来代称这个市场。


从此,筑地市场坐落在东京最繁华的银座旁边,靠近隅田川,临东京内湾,面朝太平洋,商业环境绝佳。不仅掌握着全日本渔业的议价权,还凭借外场商店街的庶民生活风貌,成为全球旅游者的东京朝圣地。


但围绕筑地鱼市的利益纷争、政治博弈从未停止过,年过耄耋的筑地市场在日本经济形势的剧烈变化中也显得茫然失措。


地址之争

筑地市场最初的施工设计是为了方便货运列车运输,几乎没有汽车行车路线,用于货车暂停的停车位也非常稀少。鱼市拍卖场和批发商所在的建筑大厅都设计成了弧形,与日本国铁东京市场站的进场铁轨平行,方便鲜鱼进场。


但伴随着物流的发展,生鲜运输工具被冷冻货柜车一统天下。东京市场站被废除、市场日益扩大、设施日益陈旧,面积越来越拥挤,运送生鲜的车辆、人流,在筑地一带形成巨大的交通压力。


政府早在1980年就已制定了筑地市场的搬迁计划,但吵吵闹闹博弈几十年,筑地市场依旧在原地屹立不倒。每次有政府官员公开表达“筑地市场应该搬离”的意见,都会引来从市场经营者到市民的一片抗议声。


最终促使政府排除众议、强令搬迁的稻草,就是奥运会举办权。日本原以为能拿下2016年的奥运会举办权,所以从2005年起,就确定了在2012年财政年度时,将筑地市场搬去丰洲。谁料东京却在最后一刻败给了里约热内卢。


反对力量以”丰洲市场新址原先是东京煤气公司旧址,土壤污染尚未处理”的正当理由,勒令当局先将丰洲市场新址进行土壤无害化处理。这一进程花费了3年时间和760亿日元(约50亿人民币)。

环境治理完成,东京顺利拿下2020年奥运会的举办权。筑地市场地址纷争,以2016年年底搬迁落下帷幕。而筑地市场的原址,将兴建东京都内环形二号地下线,用来连接2020年东京奥运会期间的各大场馆。


时代之争

日本是全球第二大的海产品消费国,占据全球15%的消费份额。作为日本极其重要的经济产业,日本的水产业渠道路径为:产地——一级批发商(大盘)——二级批发商(中盘)——零售商——消费者。但消费和饮食习惯的改变、物流、冷冻技术的发达,大量的餐饮连锁企业和电商的兴起,极大地冲击了诸如筑地市场一类的大型传统批发市场的经营状况。

大型的本土餐饮企业由于消耗量巨大,转向产地直购;本地农会、渔会等地方经济团体崛起,便捷的宅配,推动了本地生鲜到户直销;电商透明化、直达产地与消费者间的渠道,进一步削弱了批发市场交易的重要性。


批发商、中间商在渔货流通过程中的重要性已大不如前。一项日本的调查数据统计显示,日本全国批发行业从业者中,有30%的一级批发商、40%的二级批发商都面临经营赤字。

体量偏小的二级批发商持续减少,而大盘批发商则依托金钱实力,进一步寡占了从产地到分销的一级市场。日本的渔货依靠传统批发的出货比例在近年来持续下降,交易额较之前巨幅下降。筑地市场的交易额历史最高记录是1990年的8400亿日元,而2014年已跌至4600亿日元。在筑地市场从事中盘批发的商户,从最鼎盛时期的接近2000家跌至600多家。


而筑地市场引以为傲的竞标拍卖传统、价格制定权优势,也在近年来消失殆尽。批发市场以外的交易越加频繁,日常消费中的平价鱼、冷冻养殖水产、进口海鲜等,都不需要通过竞标机制拍卖。风韵犹存的“金枪鱼拍卖竞标,接近成为筑地市场的古典传统象征。


政治之争
2016年是东京都的财年,1月中旬,东京都公布了年度预算方案。包括了新丰洲市场的场地租金价格,其中一级批发商数目相比老筑地,将增加40%的份额。而且地租极其划算,还将执行阶梯式降价措施。作为国营市场,执行扩大搬迁的筑地市场并没有在东京都内进行公开商户招募。原因是这块大肥肉的利益,素来就被政治力量和商会团体所把持。

一位谨慎的业内人士匿名透露“筑地的水产品经营是封闭的”。并非你想租下一个摊位从事鱼类批发就能顺利实现。内场的一级分销商(大盘),由8家主要的大型批发商把控。如果某家二级批发商(中盘)决定结业,其在筑地市场的经营资格可以进行转卖。但需要获得东京市政府的许可,同时要征得筑地市场内二级批发商团体的集体同意。以去年为例,一个筑地市场的二级批发经营许可证,价格被炒到1500万~2500万日元。

筑地市场之所以能够限制新批发商进场,维持现有的经营局面,源自业界背后有着强大的政治势力支持。从执政党到在野党,不乏瓜分筑地市场利益的政客。把持了筑地市场经营局面的商会,据传言都有能量主导东京都政府的人事任免。在筑地市场搬迁纷争期间,政府与筑地市场的经营者关系交恶,负责管辖筑地市场的干部就惨遭调任。


对于倍受冲击、经营艰难的二级批发商来说,年底的搬迁将是“结业关门”的理由。预计600多家现筑地市场的中盘业主,将有约一半就此结束营业。从筑地搬去丰洲,搬迁花费将达上千万日元。而且集中停业搬迁的4天,恰逢往年筑地市场的旺季。筑地的中盘商大多是小型家庭式经营,而且业主普遍老龄化。


关于搬迁后丰洲市场的未来,一切尚不明朗。诸多利益团体的纠葛瓜分、场外交易的时兴、中间商环节的势衰,都让传统批发市场的发展举步维艰。


结语:
如果有兴趣了解筑地市场的生态内幕,可以阅读著名的日本漫画《筑地鱼河岸三代目》,这部作品的资料、考证非常仔细。

以筑地市场最具知名度的老牌中盘商,“鱼辰”的第三代老板——小川贡一作为原型。完整地再现了日本渔业和水产业批发市场的真实状况,甚至涵盖了中盘商的竞争内幕。这部作品还改编成了同名电影。

喧闹了80年的筑地市场终将在今年年底迎来绝唱。场内的批发拍卖、经营市场,以花费6000亿日元的代价执行搬迁。

场外市场商店街则作为旅游地段得以保留,更名为初建成时的江户名号“筑地鱼河岸”,目前正在建造装修,预计将在丰洲鱼市场开业前问世。

时代滚滚向前,过去终将破碎。距离筑地鱼市告别历史舞台,还有10个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