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医·养生四虚与四补

 蓝天觅月 2016-03-16

面对越来越快速的生活节奏,忙碌的工作,以及各种各样的压力,很多人疏于关注自己的身体,因而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体虚问题。体虚怎么办?今天教您如何辨识身体四虚以及一些进补方法。

四虚哪四虚?

气虚、血虚、阴虚、阳虚。

四补哪四补?

自然是补气、补血、补阴、补阳。

怎么判断自己偏于四虚中的哪种呢?

简单来说,气虚则无力;血虚则发燥;阴虚则热;阳虚则冷。

具体来讲

气虚会出现:身体虚弱、疲乏无力、面色苍白、胸闷气短、四肢乏力、腰膝酸软、头晕目眩、动则汗出、语声低微等。

血虚会出现:面色萎黄或苍白、头晕目眩、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皮肤干燥、头发枯焦、唇色爪甲淡白无华等。

阴虚会出现:五心烦热或午后潮热、盗汗、颧红、消瘦、口干咽燥、面色无华等。

阳虚会出现:畏寒肢冷、面色苔白、大便溏薄、小便清长等。

国医·养生四虚与四补

国医·养生四虚与四补

补气可常用:黄芪、人参。

补血可常用:当归、川芎。

补阴可常用:山药、地黄。

补阳可常用:附子、肉桂。

国医·养生四虚与四补

国医·养生四虚与四补

国医·养生四虚与四补

说到这里,我们去看中医的时候,总会问一句:“大夫,我这病吃点什么蔬菜或水果能有助于提高疗效?”

“大夫,我这病可不可以吃点合适的药膳?”……

现在许多病人在中医医生那里看完病开方之后,都会顺便咨询这样的问题,可见,人们已经非常重视饮食对身体的影响,《黄帝内经》中共记载了13首方剂,其中的乌鲗骨藘茹丸即为药食同源的方剂。其在《素问·腹中论篇》的具体描述如下:“帝曰:有病胸胁支满者,妨于食,病至则先闻腥臊臭,出清液,先唾血,四支清,目眩,时时前后血,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病名血枯,此得之年少时有所大脱血,若醉入房中,气竭肝伤,故月事衰少不来也。帝曰:治之奈何?复以何术?岐伯曰:以四乌鲗骨一藘茹,二物并合之,丸以雀卵,大如小豆,以五丸为后饭,饮以鲍鱼汁,利肠中及伤肝也。”这个方子里面的乌鲗骨,即《神农本草经》中的乌贼鱼骨,性咸,微温,治女子漏下赤白经汁,血闭……;藘茹,后世张介宾认为“藘茹亦名茹藘,即茜草也。”

此以黄帝与岐伯对话的形式来讲述了一个为血枯病的病因病机、症状、治疗、用方与服法。

药者毒也,“毒”就是偏性的意思,也就是说,药物就是偏性比较大的食物,而常规的食品就是偏性小的食物。古代常把毒药看作为一切药物的总称,而把药物的毒性当作是药物的偏性。如《周礼·天官冢宰下》记载有“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在《素问·五常政大论》载有:“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此句将药物毒性大小给分为了大毒、常毒、小毒、无毒四类,且与食物的谷肉果菜明显区别。而在后世的本草著作中,强调该药物有毒,一般指其具有毒副作用,这一点应引起注意。所以,同为食物,仅因为偏性大小而大致划分为药物和食品。所以可以说,药食同源。《衷中参西录》里有一味薯蓣饮、薯蓣粥,薯蓣即山药,山药是典型的既是药物又是食品的例子。

作者/北京中国医药大学国学院院长 张其成

排版/杨文菊

公众号ID:zhangqicheng69

更多内容请关注“张其成”微信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