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惨无人道的”凌迟“之刑,始于余姚县主薄李逢!

 雪鹰精品书屋 2016-03-17
 
 

惨无人道的”凌迟“之刑,始于余姚县主薄李逢!

凌迟也称陵迟,即民间所说的“千刀万剐”。

则是指处死人时将人身上的肉一刀刀割去,是一种肢解的惩罚,即包含身体四肢的切割、分离。是古代最残忍的一种死刑。

例如:

明代大将袁崇焕,他被刽子手割了3543刀,同时期最臭名昭著的太监刘瑾,一共被割了三天,共3357刀,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被割了1000多刀。

惨无人道的”凌迟“之刑,始于余姚县主薄李逢!

凌迟法正式载于刑律,乃在辽代,《辽史·刑法志》,北宋法书《宋刑统》未列凌迟条,真正史书有实名记载是:宋神宗熙宁八年的余姚县主薄李逢谋反案

李逢成为实名凌迟第一人。

惨无人道的”凌迟“之刑,始于余姚县主薄李逢!

李逢谋反案

宋熙宁八年(1075)正月,沂州人朱唐(今山东临沂)告发余姚县(今浙江余姚)主簿李逢谋反朝廷,提点刑狱官王庭筠认为证据不确凿,李逢仅仅有诽谤朝廷、指责宋神宗的言行,建议判处编配之刑。

但宋神宗对李逢案件表示怀疑,于是派权御史台推直官蹇周辅,前往徐州(今江苏徐州)重新审理此案,执政大臣弹劾王庭筠判处不当,王庭筠被迫上吊自杀。

蹇周辅审理此案时发现与蓬州(今四川仪陇南)人李士宁有牵连。李士宁自称学道,能言善辩,专门以妖术迷惑他人。

李士宁到京城后,与宰相王安石来往极为密切,李士宁曾在王安石处居住过半年时间,其他一些公卿贵人也非常器重他。李士宁因而大发其财,在京师过着奢侈豪华的生活。

赵世居是宋太祖的后裔,颇好舞文弄墨,结交了一大批文人学士。李士宁暗地里到睦亲宅见到赵世居后,一见如故,两人交情日厚,李士宁对赵世居说太祖创下的基业,本该由太祖的子孙世袭,因而李士宁又赠给赵世居一柄宝刀,并谓赵世居当承复天命,继承太祖天下。

恰恰李逢谋反事件又牵涉到李士宁,因而李士宁招供了与赵世居的交往,还牵连河中府(今山西永济)观察推官徐革、御医刘育等人。神宗龙颜大怒,急忙委派御史中丞邓绾、知制诰沈括、同知谏院范百禄、御史徐禧等人审判赵世居等。

惨无人道的”凌迟“之刑,始于余姚县主薄李逢!

如此这般,即使李逢没有“谋反”,也得判他“谋反”了。

既然皇帝多次命令朝廷大官去下面治狱,案件又是“大逆谋反”,法律上没有规定的凌迟之刑也被用上了,《宋史·刑法志》称:若凌迟、腰斩之法,熙宁以前,未尝用于元凶巨蛊, 自是(指李逢案件)以口语狂悖致罪者,丽于有法矣。

处理结果是,赵世居赐死,李逢、刘育、徐革凌迟处死,将作监主簿张靖武、进士郝士宣腰斩,司天监学生秦彪和李士宁被编管湖南,赵世居子孙免除死刑,但被赶出宗族,还有其他许多官僚涉及此案,均有不同处罚,原来负责审理李逢谋反一案的官吏同时全部被判刑。

告密者朱唐升官为内殿崇班,并赐钱五百贯。

惨无人道的”凌迟“之刑,始于余姚县主薄李逢!

自余姚县主薄李逢“谋反”案以后,凌迟愈来愈多地使用了,元、明、清一直延用此刑。

1905年4月24日的《陈情奏表》,终于得以正式废除凌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