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非你本身追求的就是无意义 ” 文 / 张荆棘, Byo_ , 彤c @张荆棘 昨天有个朋友找我讨论对”鸡汤“的看法。 她说:“鸡汤看多了,会让那些还不知道要干嘛的人迷失了自己,他们会过于羡慕别人积极向上的生活,忽略了背后的艰苦。” 我说:“其实那些会因为鸡汤而迷失自己的人,并不会因为‘没有鸡汤‘而找到自己。” 我之所以讲这个,因为我发现“鸡汤”跟“大学的意义”很像。社会似乎在不断地鼓吹它们是坏的东西。因为这能让大部分人心安理得,只要这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不好的,那么自己便拥有了“变坏”的理由。 上大学前太多人跟我说过“大学无用”这样的论据了。但现在认真想想,那些跟我说“大学无用”的人,其实说到底是他们自己无用,而不是这个环境无用。 看到隔壁宿舍的同学已经担任部门部长的时候,他们会说:“部长有什么了不起的?是个人都能当啦。” 当身边的同学开始去做兼职的时候,他们会说:“十块钱一个小时,赚来都不够吃一顿饭。” 在路上看到别人穿得稍微好看一些,他们会说:“那人真骚。” 他们有无数个理由去说服自己继续“混”下去,与此同时,他们觉得所有人的大学应该跟自己一样无意义。攻击是最好的防御,他们试图通过言语上的反叛证明自己还在思考,但事实会证明一切。 就好像我们会证明,大学是有意义的一样。 @Byo_ 对我来说,大学的意义就是吃。 没办法我就是一个吃货。对于一个吃货来说,如果没有好吃的东西,那么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没有意义。
在读大学之前,我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面筋这种东西,不知道麻辣烫和关东煮有什么区别;同样的,我那个河南来的舍友也不知道这个世界上原来可以生吃大闸蟹,椒盐还能炸虾。
但是吃,其实又不仅仅是吃。
当你开始会为了不吃辣的同学而在餐桌上去选择菜单上那些没有任何味道的菜的时候,当你敢和湖南的好友一起去品尝以前让你退避三尺的臭豆腐的时候,当你可以耐下心来地去听潮汕的同学讲解河粉和粿条的区别的时候…作为一个吃货的大学生活便开始有更多的意义。
庆幸的是,和我同在一片屋檐下的,全是吃货。
上次我问河南的舍友:你毕业后打算去哪? 河南的舍友回答我:先去潮汕吧 “潮汕那个地方很乱的,你去哪里干嘛“另外一个舍友插了进来 ”去吃啊“河南舍友毫无回答道。 “你人生地不熟的,在从河南来广州读书最后竟然去潮汕”
“没关系,那里有你啊” @彤c 在跟主编讨论选题的时候,当他说“你觉得大多数人读大学的意义是什么”,我说可能很多的答案是“没有意义”。
他说:“觉得读大学没有意义的人是因为他本身就没有意义,这跟大学无关。”
一语中的。
高中隔壁班有个同学大学时调剂去了一个完全没有兴趣的专业,上大学的第一天他就跟我说“我觉得接下来的四年都废了,我每天要去学一些我自己不喜欢的知识,枯燥无味,又无可奈何。”
可是啊,在大学里,学习是一种选择,不是以一种占据的姿态填充了你整个大学生活啊。 写作的路上有一位很重要的前辈,我很敬佩的一个人,靠写作养起了一个十万粉丝的订阅号,生活费来源稿费,但这些并不是让他在我心中带有传奇色彩的原因,直到有一天他告诉我他很不喜欢读书很不喜欢自己的专业,但是他有一条底线,就是无论课程多无聊老师多讨厌,都不能挂科,所以我这位前辈,几乎每个学期,都是刚好及格线的前一名,但我觉得,学习倒数第一但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是自己的第一,还是一件挺酷的事情。
或者大学的意义就是让你有足够的实践和思考让你在开拓中找到你愿意去付出的那一件热爱,大学可以重塑你过去的十八年的认知,可以包容你的迥异独特的世界观人生观,但是,社会不可以。 于是我想通了大学第一天在中文系的见面会上教授说的那句话, “把你这一生能犯的错都在大学里犯了。”
在大学,我做过很多作业,看似没有意义。比如,写够五十篇作文,没有任何限制,只要求真实,然后把它交给你最亲近的家人朋友恋人;在学校里找一个职工,可以是保安叔叔也可以是饭堂阿姨,去跟他们聊一个小时的天...这些都是没有任何看得见的实在意义的,我没有得到物质,但是在给我的朋友家人看了我笔下的真实后,我发现他们知道在我心目中,这个世界的人和事是什么样的;我开始知道饭堂的阿姨在年轻时有过多少风光的年轻岁月...
这都是一种务虚的情怀,只会在大学里有的,务虚,不是务实。
所以我想啊,大学的意义,就是在于她让你选择你要不要做一个有意义的人,她没有强制性的要求你去做一个怎样的人,但她允许你做一个无论无怎样都可以的人。 图片 | tumble.com 音乐 | we 're turning into regular people - The Tumbled Sea 编者介绍 彤c 感情热烈而生性健忘 “嘿,长按二维码,跟我们一起有趣” 合作请联系441669423@qq.com ◆ 我们立志成为东莞较有影响力和独立的年轻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