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点滴 | 在生命的最后两分钟

 王逍泊 2016-03-17



假设你的生命只剩下最后两分钟,你将做什么?





不打这破鼓
文 | 王溢嘉


思考的极致是不思考,不去思考不必思考的问题。


齐安禅师问众人:“以虚空为鼓,用须弥山做槌,有什么人能打这样的鼓?”


大家都不知如何回答。有人拿这个问题请教南泉禅师。南泉禅师说:“老僧不打这个破鼓!” 


一个和尚问:“一个人在孤峰上住时,该怎么办?”云居禅师答:“你有七间房子空在那儿不去住,谁要你一个人住到孤峰上去了?” 


很多人喜欢思考一些看似深奥,其实是莫名其妙的问题。1950年。美国有个电视节目名为“最后两分钟”,邀请名人上节目畅谈“假设你的生命只剩下最后两分钟,你将做什么”?很多名人都应邀亮相,说得惊天动地、唾液横飞。


电视台也邀请爱因斯坦共襄盛举,但爱因斯坦却拒绝了,他在回复制作单位的信里说:“我无法参加你们的‘最后两分钟’节目,因为我觉得人们如何使用他生命中的最后两分钟,对我来说,似乎不怎么重要。” 


只有像爱因斯坦这样的大师, 才能一针见血地直接点出思考这类 问题的“大愚若智”——把无聊当可爱。


很多人被很多问题搞得像“用牙齿咬住树枝,高吊在半空中”的那个人,怎么办呢?问问你自己:你本来在树下不是好好的吗?谁叫你闲着没 事,被引诱到树上去?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天才的本质是知道该忽略什么。” 天才,不是喜欢什么都去思考,而是有点懒惰,在知道什么不必思考后, 就决不会去思考。 


文章选自《读者·高考作文素材》

编辑:乔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