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场关于“养肝”的对话:春天补肝,是爱还是负担

 为什么73 2016-03-17

一场关于“养肝”的对话:春天补肝,是爱还是负担

原创 2016-03-17 田原 田原对话原创国医
↑点击上方“田原对话原创国医”免费订阅

小二导读Abstract

我们执着的“养肝”,却从来没有问过肝儿的想法:春、夏、秋、冬,每一个季节,她怎样度过?春天来了,她真正需要的,是营养还是快乐?我们的“补”,对她来说,是爱,还是更大的负担?

今天和大家分享田原老师和民间中医董草原,一场关于“养肝”对话,大家一起来重建“三观”!


一场关于“养肝”的对话


采访人|田原  受访人|董草原

田原:春天来了,很多人知道这是借助“天时”养肝的好时节,可是问题来了,怎样去养呢?

董草原:以我的经验来说,春天,最好的,是用些清淡的中药疏肝,比如竹茹、竹叶、莲子、莲心、陈皮、青皮。

田原:你讲“疏”肝,有疏通的意思,春天养肝,要让“肝气”在春风和春雨的轻拂下,从冬天的寒冷中慢慢苏醒,像窗外的树枝一样,条达舒展,自然欢喜。

董草原:当然。但是很多人陷入一个误区,一谈养肝,好像就等同于“补肝”。养肝,首先不能盲目的补肝。其实要说养肝,最好的季节是夏天,用红枣、桂圆肉,煮冰糖水来喝一喝;秋天呢,不动它,养一个夏天就够了;冬天养肝呢,最不能补肝,把它补坏了,就适得其反。

田原:“在肝,愈于夏,夏不愈,甚于秋,秋不死,持于冬,起于春,禁当风。”这是在《黄帝内经·藏气法时论》中学习到的一句话。(笑)

董草原:这就是天道了。我一直主张顺天道养生,天道是什么呢?夏天不要怕热,不要吹太多空调,因为这个热的目的,是要让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把身体里多余的水分、废物排出去,只有这样,秋天才不会病;冬天呢,同样的,也不要怕冷,就是要这个冷,让血管收缩,气血才藏得最好。

为什么夏天养肝最好?肝里面没有了多余的水分和废物,就没有了负担,才能像春天的树木一样,有新的生机。肝气的顺畅条达,就是身体的“生机”。

田原:你的这个“养”字,与“众”不同,另有深意。“养”,不需要太多营养,但一定要有很好的温度。

董草原:温度至关重要。人体所需要的温度是很精准的,高不行,低也不行。

但是现在多数人的体温,是不达标的。这个标准,不是温度计上的标准。举个例子,肝炎的产生呢,基础就是肝里的水湿过重,水是阴性的、寒凉的,水湿重了,体温一定有所变化。

田原:体温变高还是变低了?

董草原:变高,寒化热了。这种“高温”,不是说这个人不怕冷,而是局部的高温,用指背碰触肝区和周围的皮肤,是能感受到温度差别的。治疗肝炎的大法,就是用疏肝的中药,让体内多余的水分,通过小便排解出去,局部的高温就降下来了,病毒没有生存的环境了,自己就消失了。

相对来讲,南方人比北方人更容易得肝炎,因为南方的大环境就比北方湿热。

田原:除了临床经验,这也是你这些年天南海北,体验不同地域气候、生活习俗,观察发病共性的体会。

董草原:对。人体的小环境也是如此,水湿在体内长时间停滞,就化成湿热。

这种水湿的停滞,类似于梅雨季节,衣服晾上几天都不会干的,地上的水坑每天都会积攒新的雨水,沤在那里越来越浑浊,梅雨季节也是小虫子最多最活跃的时候。取象比类,这也是肝炎产生的根本——身体的内部环境改变了,就滋生出新的生命,现在人就觉得是病毒传染

在我看来,不要担心肝炎会因为在一起吃饭就相互传染,任何一种病毒,离开适合它生存的环境就会死亡,你的身体里没有它生存的条件,别人的病毒到了你这里也活不下来。癌症也是一样。

田原:那我们逆向思维吧,发起一场“身体环保”,改变水湿很重的体内环境,不只预防和治疗肝炎很轻松,也找到了一条“养”肝的大法,而且在厨房里就可以实现。比如什么样的食物能够进一步增加水湿,什么样的食物是帮身体清利湿热的好朋友?

董草原:真正的“养”肝,首先就要少吃糖,已经有肝病的人,就要忌糖。因为糖是滋生水湿的,它能加速细胞对水分的吸收,但是过多的水分,要代谢出去很不容易的,没有很好的代谢途径,就化湿成热,阻碍血液循环。

水利万物,停滞不动的水,也会滋生对人体的不利的“生物”,明白这个道理,也就明白了为什么治疗癌症,宜解不宜补。

医治肝炎,也是同样的道理。中医治疗肝炎历来是禁糖的,一个真正懂得医治肝炎的医生,首先就要让病人把糖忌掉,肠胃病的人也要禁糖。(编辑注:董医生所说的糖,不包括植物中未被提炼或合成的天然糖分)

在我们那里有一种病叫“风痧感水”,很多上岁数的人都知道,得病的人会特别累,累得走不了路,跟肝炎的一些症状很像,吃完糖以后,就加重症状。可以说,在我二十几岁的时候就了解到,我家乡的每一个人,基本上都懂得用这种方法医肝炎,不用找医生。

在中医里面呢,盐跟糖,这两种东西都是滋阴的,但是又不一样,因为人是盐性的,是咸的,没有盐就没命。

还有鸭肉,绝大部分肝炎患者都不能吃鸭肉,吃鸭肉会恶化的,人参也不行。转氨酶高的时候,说明肝脏组织有坏死的情况,至于为什么坏死呢?每个人原因又不一样,治疗也不一样,这就是中医的辨证论治。

发现有肝炎了,吃什么饮食呢?清清淡淡的最好,如果肠胃好的人,可以吃山西的陈醋、生姜,一起吃。

而且肝炎呢,寒性体质和热性体质还有差别。80年代以前呢,大部分人,是寒性体质,寒性体质的肝炎,喝点酒,吃点醋和去湿的食物,水湿一去,肝炎病毒失去了生长的环境,自然也没有了。

现在人呢,基本都是热性体质,就要多吃利水的食物,如白萝卜、冬瓜、苋菜、萝卜苗之类。观察到自己小便黄的时候,就要吃这些东西了。

田原:我们今天谈到的“养肝”,都是在想办法给肝脏“减负”。(笑)

董草原:我的经验来说,一般肝炎病人不用什么药的,只要清楚它的“因果”,在生活、饮食各个方面,自己调理就能好;但是如果不清楚这个因果,再吃好的营养、药物,也都是负担。

田原:在你看来,为肝脏“减负”的最好时机,就是夏天。

董草原:减负的最好时间是夏天,增加负担的最好时机也是夏天。所以为什么我说反季节生活更容易引起肝炎?夏天本来应该气温很高的,硬是开空调把温度降下来,但是你去观察,真正到了三伏天,正常人开着空调也止不住汗的,反而给寒气进入身体以可趁之机。夏天本应该代谢出去的废物,也因为冷气的原因被关在身体里了,长期下去体内的水湿就积攒下来了。

空调用得时间长了,身体就不能耐受自然界的高温,越用空调越怕热。

还有一些人,平时很难出汗的,这就相当于只有“闭门造车”,没有"出门合辙",身体里水湿不断产生,却不能应四季温度的变化,合理的排解出去,在“阴阳力”的作用下,自身也会产生肝炎病毒。

所以预防肝炎,必须不能怕出汗,出汗是最好的“排毒”方法,但是呢,要出汗,夏天就不能吹空调,要学会享受夏天的高温,享受大汗淋漓的感觉。

田原:关于出汗排毒的道理,普遍认同,但是也有很多误解,比如说,很多人靠剧烈运动来出汗,白天上班没有时间,就晚上出去跑步、跳舞……

董草原:那又远离天道了,什么是天道?夏天高温,不动都出汗;冬天寒冷,动很久才出一点汗。

借助夏天的热来出汗,就在天道之中,靠被动的运动,甚至夜晚、冬夜剧烈运动,耗散的都是身体的好气、好血,得不偿失。

要我看,人还是不要太多运动,多活动就好。

原创中医著作:《干净的身体不生癌》(即将出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