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好对联的四颗『心』——中国楹联论坛四期学堂毕业致辞

 文山书院 2016-03-17

中国楹联论坛学堂以传播对联文化为己任,从基本的对仗、格律等知识,到酬赠、风景、人物、哀挽等专题对联的做法,邀请了十余位一流水平的联手进行循序渐进的专题讲座。目前已经结束了四期学堂,从学堂中走出的学员,有许多人已经成为对联界的顶梁柱和骨干力量。前不久,在中国楹联论坛四期学堂的毕业致辞上,阁主真(装)心(模)诚(作)意(样)地说了一段话,权当对学对联、写对联的一些思考吧。本期学堂,阁主负责的小组组员才华横溢,颜值爆表(像这么屌的小组一共有四个),先欣赏一下毕业纪念视频再看阁主的发言吧(阁主真不是先看性别再选学员的,这么多女孩子纯属巧合)——


  今天,我们迎来了中国楹联论坛学堂的第四期毕业生。几个月的共同学习,我见到了各位的进步与才华,也感受到各位的热情与真挚。毕业并非结束,而是重新开始,相信各位将在对联的道路上迈出全新的一步;毕业也并非别离,而是更好的相聚,我们仍然在中国楹联论坛,出句、对句、写联、评联、钩沉史料、探究理论。学堂是我们共同学习的地方,论坛是我们共同经营的地方,我希望在之后的一年、两年,甚至十年、二十年中,一直能在论坛,与各位相互陪伴、共同坚守。


  由于论坛不靠谱的人极多,所以这几期学堂都伴随着各种问题。万幸,在大家的帮助和容忍中,学堂也磕磕绊绊地走了下来,每次也都有个看似光鲜的毕业典礼。而学堂的学生也成长得很快——有的人能写出高质量的对联,有的人荣任论坛各版块的版主,有的人已经成了网络上的“大师”。我很骄傲,但绝不敢居功,因为我知道自己有多懒散,我也知道在来学堂之前很多人都已经是其他论坛的成名人物甚至骨干,更重要的是,我见到了各位的才华,我知道,每个人的成功都离不开自己的天赋和努力。


  在学堂期间,我插科打诨、随性懒散,并没有帮助到各位什么;但是在毕业之际,我想真心地送给各位四颗“心”——我认为,写好对联离不开这四颗“心”。


  第一颗是平常的心。古人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写联同样应该如此,我们喜欢对联,所以我们学对联、写对联,进而研究对联、推广对联,仅此而已。写联并不为了名与利——如果掺杂这两样,对联就变了样。有人赞赏自己的联,不要沾沾自喜、洋洋自得;有人批评自己的联,也不要垂垂气馁,更不要如临大敌。我经常听到一些抱怨——“你们不重视我”“某某某对我有敌意”“我不想写了,一点信心都没有”……我很理解这种心情,但这时不妨跳出一步,站在更高更远的角度重新思考——这些真的重要吗?能让我们更精进、更愉悦,抑或其他?如果没有,那就还是回到原点,问问自己——是真的喜欢对联吗?心中是否还有那份对文字的初心?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就找回自己的“平常心”。


  第二颗是坚守的心。文学是一件寂寞的事情,对联又是一种很寂寞的文学,如果受不住寂寞,在对联这条路上很难长久地走下去。有的人一时不被旁人理解,有的人一时不受他人认可,这时不要悲伤,也不要失落,而是要坚持,只有坚持才会成功。现在的网络对联,风格越发趋同,从好的方面说,大家都在找寻清新隽雅的风格;但从另一方面说,是否也因为不愿尝试、不敢创新,急于寻找一种大家都认可的风格呢?“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我们不应急于成名,而应该坚守住沉潜与探索的道路。这里不得不再说一下征联,我并不反对征联,我反对的是一味迎合而丧失本心和基本的判断能力。当文字技巧和思想境界已经成熟,再去写征联就会得心应手、为我所用;反之,则会落在套子里,主旨构思、辞句组合、意境营造,都渐渐庸俗化。不妨偶尔迎合,但要知道自己应该写什么;不妨偶尔模仿,但要知道好的文字是有生命力的;不妨偶尔跟风,但要明确地知道哪些是真正的好,哪些只是随波逐流。这,就是我说的“坚守心”。


  第三颗是包容的心。上网写对联这些年,我见过各种各样的奇葩,狂傲者有之,虚荣者有之,油滑者有之,迂腐者有之,不靠谱者有之,玻璃心者有之,风流不羁者有之,意气用事者亦有之。不幸的是,这些奇葩中,很多都是我的朋友,因为我能从他们的言谈和文字中感受到真诚,所以我愿意包容他们的缺点。当然,我并不能算个包容的人,我至少对虚伪、阴暗、名利之徒、心术不正者完全无法容忍。包容并非藏污纳垢,而是包容的心态会让自己的文字更加平和,也能让自己胸襟更加开阔。对于对联的包容也很重要,与自己想法不同的立意能否接受,与自己风格不同的文字能否欣赏,与自己观点不同的辩论能否客观?如果想要有更广阔的天地,那真的需要有“包容心”。


  第四颗是偏执的心。评论需要包容,创作需要偏执,这其实并不矛盾。不能偏执,就很难有个性,也很难有血肉,没有个性和血肉的对联,则难以成为一副好联。偏执并非神经病,也并非不近人情,而是要让自己的心随时处于敏感状态,让所见所感的景色、人物、事件触碰到自己的心灵。另一方面,偏执也代表着不盲从。“某某'大师’如何说”“某某'名人’如何说”“某某'老师’如何说”“某某'版主’如何说”,我们脑海中不应有这样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他人的意见,要尽可能的听取、思考、斟酌,但绝不是毫无保留地全盘接受。无论写不写对联,自由的思想、独立的人格都是重中之重。这应该是更广义的的“偏执心”吧。


  最后,感谢各位学堂学员的支持,感谢各位帮助管理、帮助授课的兄弟姐妹,更要感谢中国楹联论坛的每一位会员、每一位楹联爱好者,是你们共同撑起了论坛的希望。


对联中国(duilianc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