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徒弟又给我打电话。
我耐着性子听他讲了半个小时。为什么要耐着性子听?因为每次打电话说的都一样。
他说感觉自己思想有进步。我说我咋感觉每次说的跟上次都没区别呢?如果把每次说的话录下来,现在说的跟半年前说的都一模一样。
这个徒弟说话总是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像临终前的遗言一样。
“我想到上海去,但又不敢去,因为婚姻的问题。 我快30岁了,害怕到30岁没结婚这辈子就结不了婚,要孤独一辈子了。 我现在没钱,我看上的人家看不上我。 我现在穷是因为我这两年都在混日子,也没工作,整天在家里啥也没干。 我每天都想很多,发现归根到底我的问题还是在没有去行动上。 我感觉每天都在混日子,该做的事情都没做。 年前相过一次亲,那个女孩挺喜欢的,那段时间我很有劲儿,会去做点事,会把自己打扮一下啦,计划一下挣钱啊,甚至想买房的事。但后来人家说不合适,我感觉没希望了,就又没劲了。 我还是经常感觉我一无所有……”
靠!
我想了一下,摸清楚他的问题所在了。 有这毛病的人实在不在少数。 两年前我在寒门里做了一个问卷调查,你最想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得到最多的答案是什么?是想提升执行力。
我知道他们嘴里说的“执行力”是什么意思。 希望自己能每天6点起床跑步,不要睡懒觉。 希望自己每天能坚持跑10公里减肥。 希望自己能管住自己不打游戏,好好背单词准备考试。
这就是他们嘴里的“执行力”。
但他们恰恰意识不到自己执行力差的根本原因是——他们的上进心太强了!
对,上进心太强了!不是太弱了! 我要更拼! 我要更上进! 我要更强的执行力!更强的执行力!更强更强的执行力! 我要管住自己!管住自己!管住自己!更加严格地管住自己!
我以前反复讲过一个小故事。 我在东门迷路的故事。 这个故事一点也复杂,一分钟就能讲完。但这件事给我的启发,却是一辈子的。
2003年我刚到深圳,那时候喜欢到东门逛街,因为那里美女多。 但每次在东门都迷路。 有一次在东门迷路得太厉害了,怎么走也走不出来。 (为什么不问路?因为我害羞!那个时候神一般的我。)
我每次都朝一个方向走,走到尽头却感觉不对。 在我的意识里,我觉得要朝“南”走才能走出去。 走了无数次之后,我的脚累了,我坐在路边长椅上歇了会儿。
在路边休息的时候,我做出了一个聪明的决定,我决定既然出不去,我就继续瞎逛吧!
我在路上随意溜达着,到处走到处看。 后来我找了个更好的瞎逛的方法,我看到哪个女生漂亮,我就跟着她。 (尾行啊,老湿~嘿嘿嘿~~)
没想到,跟着跟着我就不知不觉走出了东门。 并且—— 我是往“北”走,才走出东门的。
啊!!! 原来这样! 我一直认为是对的方向竟然是错的,我一直认为是错的方向才是对的。
转念一想,这不是必然的吗? 既然总也走不出,必然是走错了方向,换个方向走必然就是正确的方向,必然会走出来。 但大部分人不具备这种掉头后转的能力。 只会一门心思认定自己的“正确”。一定是我还不够努力,一定是我还不够努力! 不撞南墙不回头。甚至,撞了南墙还是不回头。
2012年我去参加一个灵修沙龙,遇到一个中年男人。 他是广东人,又黑又瘦,四十多岁。 他很开放,一见面就主动“交代”自己的问题。 他本来有一家工厂,每年可以赚几百万。还算有点小钱。 但后来得了很严重的脑积水,躺在医院里挂点滴挂了一整年。 从那以后,他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到处上灵修的课程。
他用忏悔的语气讲述着自己。 我工作很拼啊!我星期天从来不待在家里,我只要待在家里就有罪恶感,就觉得今天一天没工作,又少挣很多钱。 我在家里床上睡不着,要去工厂里打地铺才能睡得安稳。 我在路上开着车,只要看到有人比我的车好,我就生气,我就发誓要买比他更好的车。 我工作了十年,从没有给自己放过假,从不肯放松一点。 现在得了病,我知道以前都错了,现在只能休息啦,不能赚钱,我就到处上课,想解决我的问题。
这个同修的年龄比我稍大一点。 这一代人普遍都有这个毛病。 我爸几乎也是一样的问题。 我爸从不休周末,星期六星期天也要去医院上班。 我爸的爱好就是上班,除了上班没别的爱好,不打麻将不喝酒不抽烟。
我爸退休之后,得了严重的抑郁症。
前几天在APP《得到》里听到一个说法,抑郁症是一种人体保护机制。 你这段时间太拼了,下段时间就会抑郁,保护你不要把身体累坏。
我的性格跟我爸一样。也是从小就很拼。总想着考试要得第一。得第二名都不行,第二名不开心,必须得第一名才开心。 这是病。 很重的病。
所以大学毕业后我一直都不想工作。 后来就辞职。 混。 泡妞。 玩。 游手好闲。 这样几年之后,现在竟然心性大变。现在只想做事业。每天想着把公司做上市。你说泡妞,没一点兴趣。你说旅游,也没兴趣。玩游戏什么的更不用说了,都不感兴趣。
不管上进心,还是自制力,或者执行力,靠谱,都是一种资源。 任何一种资源都不是无限的,都要省着用。 你总哭着喊着要上进,就会把你的上进心消耗完。
我以前的伙伴凯乐是个典型。 他是个工作狂。 他每天早上定闹钟7点起床。他定了三个闹钟。手机上定一个闹钟,机械表定两个闹钟。 一到早上几个闹钟就一起响。响了几分钟,人没起来,过一会儿又开始响。反复地响很多遍,他都起不来床。
我告诉他,你不要定闹钟了。你早上想几点起就几点起,睡懒觉就可以了。 他说不行,必须要早点起。 他想早起跑步,还想早起早早开始工作。
他为什么早上起不来呢? 因为他晚上看电视剧。 一到晚上12点,他就对自己说,我看一集电视剧吧。 看完一集,就忍不住继续看第二集,这样看了一集又一集,不知不觉就看了通宵。睡得那么晚早上当然起不来了。
那你可能说,他管住自己不看电视剧不就可以了。 嘿嘿。 经我观察,他是管不住的。 为什么管不住? 因为他工作太努力了。
他总在拼命约束自己努力工作。 而这种约束是需要消耗“内力”的。 人的内力是有限的,你的内力就是靠休息攒来的。平常你发呆,闲聊,刷手机,看韩剧,逛街,打游戏,这些看似“浪费时间”的活动,就是你的充电时间。 你要先充电,才能放电。 没有人能不充电一直放电,早晚把电放光。
不要相信伟人传记里那种鬼话,说什么李嘉诚一天工作18个小时,马云深夜2点还在工作。 这种都是狗屁。 都是骗人的。 没有人能这样工作。
每个人内心的能量都是有限的,做不喜欢的事都不能长久,都是做一会儿就累了,需要休息。
要么主动休息,要么被动休息。 像我爸,还有前面说的那个同修都是被动休息。 你不休息,身体就生病,让你休息。
你要想工作,你就必须玩,没有人能一直工作又不玩。 你工作越多,你需要休息越多。 这就是为什么许多高效能人士做完一个项目就要休长假,去马尔代夫晒太阳,去巴黎发呆。 因为做项目太拼了太累了,比平时更累,需要更大的休息。
像我二十多岁不想工作,那就是身体太累了,从7岁上小学就有上进心,做一个小大人,卖力学卖力靠谱。持续努力10年,必须休息。所以上大学必然是整天玩游戏,整天瞎混,逃课,挂科。
民间有个说法“幼时了了大未必佳”,就是这个意思。 一个人小时候靠谱,长大了肯定不靠谱。一个人20岁之前就当了大人,20岁之后必然重新当小孩。 小时候有篇课文《伤仲永》。王安石搞错了。王安石以为是小孩子没学习把天分荒废了。恰恰相反,是小孩子小时候太靠谱了,长大肯定要找补回来。
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在学校里的“好学生”进入社会混得很一般,也有许多学校里的“坏学生”进入社会混得很好。 一个人靠谱那么久,他会累,他进入社会要找点不靠谱的事儿做。 一个人小时候玩那么多,他玩累了,也要休息,要做点正经事。
工作和休息是硬币的两面。 没有人能一直工作,也没有人能一直休息。 不管多爱睡懒觉的人,都没办法一直睡觉。 你可以做个试验,使劲让自己睡,最多睡20个小时,你再使劲睡也睡不着了。你拿指头捏着眼皮都没用,眼皮闭不住。你浑身难受,非得起床找点事干才行。 这就是身体的本能。这就是身体的功能。
徒弟说混日子不好。 恰恰相反,混日子是最好的。 不管干哪行,都要有混的精神。我看过胡适一篇文章就提倡混的精神。 凡是哭着喊着要进步,吵着嚷着要干一番事业的,都趴下了。 凡是没什么上进心,只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都留下了,都成就了。 很多人觉得我写文章很厉害,问我怎么能坚持写那么多年。 我说,我哪有坚持写? 我一直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我坚持的秘诀恰恰是偷懒。 如果你翻看我微信公号的更新,会看到以前我更新很懒惰,最懒的时候一个月只更新两篇。 因为我很懒,所以我可以坚持很久。 这是不是很合理? 凡是风风火火的运动都不能长久,凡是用力都不能长久,只有不用力才能长久。 混日子就是不用力。混日子就是不累。
2003年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很厌恶公司那些混日子的同事,觉得他们都是尸位素餐,觉得他们都是公司的蛀虫。 我给自己订了宏伟的目标,要成为专业的电子工程师,要学TCP/IP协议,要学C语言,要学管理,学财务,学英语,学EXCEL…… 结果呢? 工作才几年我就得病离职了。 那些我视作蛀虫的同事,还在公司里混着,好多都混到中层了,当经理当部长了。
我身边许多朋友都在创业。 但他们普遍都是比划了两下就收摊了,大部分重新回去上班了。 我想为什么他们坚持不下去呢? 对比我跟他们的区别,发现他们都太拼了。他们一上来就把热情燃烧完了。做了一两年又不起色,就放弃了。 伟大是熬出来的,伟大是混出来的。混得不够久,当然混不出名堂。 而要混得久,就不能太累,身体累精神累,肯定干两天就不想干了。
我给凯乐做过一次意象对话。 他看到两个子人格。 一个子人格是乞丐,另一个子人格是伟人。 乞丐每天坐在路边,穿得很破,也不洗澡,流着鼻涕流着哈喇子。没出息,不靠谱,就这么混日子。 伟人长得像陈安之,穿西装,很卖力,总是积极勤奋的,总是昂扬向上的。
子人格都是相伴而生的。 有阳就有阴。 你心中的伟人有多拼,你心中的乞丐就有多颓。 所以凯乐就总是在拼搏与颓废的自我冲突中内耗、疲惫,想做的事一件也没做成。 开过车的人知道,开车要省油就不要老加速,所以也要少刹车,因为每次刹车都会导致还要踩油门加速。 让车子匀速滑行是最省油的。 匀速滑行就是“混”的状态。
2008年我在保险公司做业务员。 保险公司的普遍做法,每天早上开早会给业务员加油。 一大群业务员站在办公室里,又是开大会,又是大喊大叫,唱歌跳舞。 加油打气这种事,不能老干。 像开车踩油门。老踩老踩,汽车就没油了。每个汽车油箱都是有限的,汽油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总在加速,总在踩油门。 所以保险公司这种每天打气的做法就是有利有弊。 短期,打气能让人振奋;但长期,打气让人泄气。 早上还没出门呢,就已经又喊又唱把自己搞累了,出门还有什么力气做业务?
做人就是要常休息。 只有休息才能带来真实的动力。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才科学。不可能用兵千日,养兵一时。 中国传统的道家养生就是主张平时闲着没事不要消耗元气,要养。 闭目养神。 精神内守。 脑袋放空。 发呆。 傻坐。 闲着。 这样才能长寿,这样才能健康。 人不能老躁,老用,会磨损,会疲惫,会生病。
以前我写过一篇文章对比陈安之的成功学和老子的成功学。 陈安之的成功学就是吹风,老子的成功学就是添柴。
如果你把一匹马的尾巴割掉,它暂时会跑得很快,比所有的马跑得都快。但这种快必然不能长久,必然是一时的。它流血多了,会死。 一匹马要跑得快,要吃草,要睡觉。只有吃饱喝足睡够的马,才能持续地跑快。 而且,跑快本来就不持久,要持久就要慢跑,跑得越慢越持久。走是比跑更持久的。要想走得够远,就不要用跑,就慢慢走。 中国人哭着喊着赶英超美的那几年,是发展最慢的几年。 中国人这些年富裕起来得快,也是因为那些年瞎折腾的太多,不靠谱的太多,是种势能到动能的转化。
徒弟说他两年都没工作,荒废了光阴。 让我说两年太少了,一个人没有十年的荒废,是没有办法积累出十年的靠谱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