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板的耳朵要能“听”也要能“不听”丨说说老板(四)

 汉青的马甲 2016-03-17
写在前面
像许多平常人一样,老板的耳朵也是两只,而且是左右分开的,一边一只。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两只耳朵有什么好处呢?《墨子.尚同下》曰:'一目之视也,不若二目之视也;一耳之听也,不若二耳之听也',这就说清了两只耳朵的好处。早就有人说过,造物主在造人的时候,特意为人设计了两只耳朵和两只眼睛,就是为了防止偏听和偏见。


我国东汉时期,有一个人叫王符,性情耿直,不肯随波逐流,因此仕途坎坷,郁郁不得志。于是,他隐名埋姓,化名为潜夫,写了一本《潜夫论》,在这本书里,他说:作为君主,之所以能够耳聪目明,明辨是非,是因为能多方面听取意见;有的君主,之所以昏聩糊涂,是因为只听单方面的意见。所以,人君广泛听取各方面的声音,就会通晓事理,越来越聪明睿智,否则就会越来越愚昧。原文是这样的:'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是故人君通必兼听,则圣日广矣;庸说偏信,则愚日甚矣。'老祖宗两千多年前留下的教训,至今读来,依旧发人深醒。



潜夫论

耳朵也要能'不听'

兼听不容易,不听也很难。因为耳朵没用棉花堵上,声音肯定会进入身体,但耳朵听到心里要像没听到,也是一种功夫。现在,很多人都努力兼听,却忽视不听,实在是又一个误区。


老板不听的,主要是两类话。


一类是阿谀逢迎的话。有那么一种人,本事是没有的(其实此说也不准确,应当说其他本事没有。因为给老板擦鞋也是一种本事),但善于揣摩老板的心。严格说,人都有弱点,都不愿意给人家开着工资又让人家每完没了地数落自己。作为老板身体的一部分,耳朵其实也是有缺点的,动听的话会使耳朵很舒服,接收起来可顺溜了。老板也是人,许多老板在创业阶段是清醒的,对良心话和奉承话能够分得清,甚至会讨厌那些阿谀之词。但成功了就不同了,自己觉得不得了了,身边也越来越多地围上来一批专门讨巧之人,他们总会挠到老板的痒处,叫老板不由自主地在心里叫绝。


还有一类是攻击他人的话,当然不是那种有着善意而向老板反映其他人的问题那种,而是他人有本事抢了自己的眼,或者他人有原则碍了自己的事。这两类话往往出自一人之口,这样,一方面他让老板舒服,让老板信任,另一方面,老板又会对他言听计从,危害性不言而喻。


可也有许多老板不吃这一套。


有一件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日本的索尼公司是世界上数得着的大企业,它的老板是盛田昭夫。按照日本一位写了很多大企业家传记的作者针木康雄的说法,写盛田昭夫,有两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必须提到。男人是井深大和多贺,女人就是他的夫人。井深大比盛田昭夫大13岁,在二战期间两人相识,那时,井深大负责军用周波数的研究,盛田则是海军技术中尉,在索尼的前身--东京通信工业,他们两个齐心协力打天下,彼此之间非常信赖。但是,总会有人说三道四,盛田夫人嫁过来不久,有份周刊上登了一篇关于盛田和井深关系的文章,盛田夫人随口对丈夫说,井深君要如何如何就好了。万没想到,盛田异常愤怒地打了夫人一个耳光,说:不准这么说井深君。在盛田夫人的记忆里,这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挨丈夫打。对老婆尚且如此,何况他人。



索尼创始人盛田昭夫和井深大


盛田是大老板,围在身边的人一定少不了。但是,我想他不会轻易受其他人左右,更不要说受小人左右,根据就是上面的例证。索尼公司之所以成功,这起码应该是原因之一。我们看到的很多公司或盛极而衰,或根本没有存活,都可以看到老板耳朵带来的危害。更为危险的是另一种情况,公司做的名声极大,还看不到败象,而老板早已妄自尊大,听不得不同意见。这样的企业,会输得很惨,老板就算割掉自己的耳朵也无济于事。

耳之所听,大脑才是最终掌控者
说了半天耳朵,其实有的责任不能由耳朵承担,用现代科技语言说,耳朵只是一个接收器,对信息的判断要经过自己的大脑。所以,如果因为听了不该听的话而犯了错误,一定不要割掉自己的耳朵,而要敲敲自己的脑袋,这样才公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