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你使用什么样的花盆,采用何种营养土,水壶里装着的是雨水还是自来水,最终真正决定多肉生死美丑的关键因素其实是浇水时机。 多肉圈里流行着一句话,浇水学三年!这句话虽然有些许夸张,但关于何时浇水,浇多少水确实需要种养者具有一定的养护经验。因为光照、通风度、空气湿度、土壤成分、花盆材质、植物习性及其当下状态等众多因素都影响着浇水的时机。 大部分人说到多肉植物总是先认为它是一种耐旱植物,几乎可以不用浇水,还因此给了它一个“懒人植物”的称号。 其实,这是个小小的误会,多肉植物只是比较能在水分较少的情况下生存,不代表它不喜欢充足的水分,水分太少还是会让它们变丑变小,失去美丽的外表。事实上大部分多肉品种在生长季节对水分的需求量还是很大的。 也许你又会说,可是水浇多了又很容易导致多肉烂掉。那到底是浇还是不浇,该怎么浇呢? 为了尽可能完整地解释清楚,我们必须先了解多肉植物是怎么吸收水分的。事实上,当你刚刚浇透一盆多肉盆栽时,它并没有立即开始吸收水分。 吸收的高峰期往往是在浇水后的第二天或者第三天,这时你会看到之前干瘪变软的叶片重新饱满起来。鹿角海棠就是一个浇水前与浇水后叶片变化迅速的品种。 从以往的经验看来,持水量饱和的土壤对植物吸收水分是有抑制作用的,只有当土壤的持水量达到一定平衡时,才能让根系开始吸收水分。 而从饱和到平衡,最重要的就是保证种植环境的通风,让空气流通带走湿气,加快土壤中水分的挥发。 拿大棚种植来说,每次浇完水,都要打开周围的卷膜,最大程度地创造好的通风条件,有时甚至还会用风扇来辅助空气流通。 家庭养殖也是一样的原理,无论在什么情况,良好的通风环境都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概率。了解植物吸收水分的环境需求之后,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创造这样的条件,寻找一个适用于自己的整套浇水环境方案。 拿自家朝南阳台的情况举个例子。因为福州冬季的温度几乎很少会到0℃以下,多肉对通风的需求大于保温的需求,所以就没有做阳光房的搭建。 北方的爱好者最好能有封闭式的阳台,以免多肉在冬季被冻伤。因为害怕花盆被阵风吹下楼砸伤路人,所以大部分花盆都放在阳台围墙内的地板上,这样做的坏处就是通风变差了,于是我放了一台小风扇在阳台,浇水之后会用风扇对着吹半天。
阳台是家里光线最充足的位置了,并且每天下午会有几个小时的阳光直射,即便如此如果浇水后碰到连续的阴雨天气,植物徒长的情况还是很明显,所以在浇水之前都需提前看下未来几天的天气。 如果是连续的晴天,就大胆地浇下去;如果是有下雨,就暂时不浇水。因为颗粒土比较贵,植料选用泥炭土较多,所以大都使用红陶盆种植,透气的花盆材质可以弥补植料过于保水的缺点。红陶盆的透气性十分强悍,所以如果你使用的是纯颗粒土,千万不要用红陶盆,否则一不小心就会令盆土过干。 夏季没有特意做遮阳防护,大概1周浇水一次,时间都在太阳下山后。如果当日的最低气温超过28℃,就停水或者少量浇一些。秋天的气候干燥,电风扇就可以收起来了,浇水频率约5~7天一次,具体由天气与植物状态决定。晴天多,土干的快的时候就5天左右一次;阴雨天气多的时候就1周左右一次。 这里要说到如何判断植物是否该浇水。首先介绍几种判断盆土干湿的方法。 第一种,牙签判断法。顾名思义,在土里插一根牙签,一段时间拔出来看看牙签是否有带出湿的营养土。如果牙签拔出的时候比较干燥,也没有带出湿土,那么就浇水。这个做法有个缺点,容易误伤到植物的根系,特别是根系比较肥大的十二卷类多肉。 第二种,称重法。给每个盆称重,记录下干土的重量和浇水后的重量。但拿着称和重量记录表,一盆一盆地称过去,实在是一件十分考验耐心的事情。如果盆栽繁多,浇一次水可能要耗费掉你大半天的时间。 第三种,手指插土术。也就是将手指轻重适中地插入土里,感受土壤的干湿程度。第四种,叶片观察法。当多肉缺水的时候,它会从最底层的叶片开始消耗水分,以供给植物其他部位的生长需要,因此观察植株最底层叶片的饱满程度是最直观的方法。缺水的叶片最初会变得没有那么饱满,用手轻轻一捏有种不结实和没有弹性的感觉。如果继续失水,肉眼就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叶片变皱缩小。 判断浇水时机的方法还有很多种,可以多种方法配合着用。具体的方法要看具体的环境与条件。通过养护过程中观察植物的变化来调整浇水的频率很重要,因为单就浇水来说,学习了解理论结合自己经验才是最佳方案。 1.刚浇完水的多肉,不要暴露在强光直射下 任何时候的阳光暴晒都是危险的,但盆内充满水分的时候更危险。经过暴晒后,盆内温度高得烫手,而盆内密集的水分子是最好的热传导介质。根系在高温高湿不透气的盆中,只要一个下午就可以出现严重的根系腐烂。 2.不要在阴雨天气浇水 雨天湿度大、光线差,这时候浇水会带来两个问题。第一,徒长。吸收了水分,却得不到足够的阳光照射,自然就光长个子不长肉了。第二,滋生病菌。浇水后因为周围空气湿度大,盆内的水分无法在短时间内挥发,时间一长就很容易滋生细菌,一旦根系或者枝叶上有伤口。发生感染的概率更是大大增加。 3.有粉或者有丝的多肉,不要直接浇在叶子上 很多多肉植物的表面都会覆盖一层薄薄的粉,手一摸就会被擦掉。这并不是植物生病了,更不是沉积的灰尘,是一种植物自然形成的保护层,并且十分具有观赏价值。叶片上的粉被擦掉之后是不可再生的,雨水的冲刷或者浇水时的水流都会让那层粉渐渐地变淡变薄。所谓的丝也是一样的,比如常见的蛛丝卷绢。 经常用淋浴式浇水法,也会让那层丝状物变少。对待这类多肉,建议使用细口浇水壶或者采用浸盆的方法浇水。所谓浸盆,就是把整个花盆浸在水里,水面不没过盆面,水分从花盆底部的孔隙进入。这样,既避免了叶片表面被水流冲刷,同时又让盆内的土壤充分地吸收水分。 4.别让土壤长时间干透 即便是在原生地的旱季,多肉植物在没有雨水供应的情况下,依旧可以从深层地下水微微散发的水汽中汲取水分维持根系健康。家庭养护中并不存在地下湿气这么一说,所以在多肉的生长季节,当盆内缺水的时间一长,根系就会因为失水而干枯老化。即便进入休眠期,多肉不再吸收水分,保持土壤的一定湿度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5.别让水珠留在叶片上 浇水后留下的水珠,应当立即用气吹吹掉,否则留在叶片上经过阳光的折射,会造成叶片的灼伤。高温高湿的天气里,留在生长点处的水珠极容易令叶心腐烂。一旦生长点开始腐烂,几乎没有机会恢复。没有气吹的朋友也可以用嘴来吹或者用湿巾拭干。 6.连续晴朗有风的日子浇水 晴朗的天气,空气湿度低;有风的环境,空气流通快。此时,盆土可以更快进入到适合多肉植物吸收水分的持水平衡。充足的光线还能保证植物在吸收水分的同时不会发生徒长。 7.有伤口的植物不要浇水 无论是根系还是叶片,如果发现有未愈合的伤口存在。一定不要浇水,另外脱皮中的生石花,在新旧叶片交替的时候也是不可以浇水的。这点和人的伤口不能碰水是一个意思。 文章来源:多肉匠 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