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央视新闻综合 近日,江苏南京一名4岁男孩被一辆面包车刮倒并碾轧。幸运的是,孩子自己爬了起来,经检查没有大碍。 4岁男孩被车碾轧 万幸仅受轻伤 从监控画面可以看到,3月9日下午5点,在江苏南京市浦口区江浦街道一门面房的路边,一个小女孩向前奔跑,后面有一个小男孩再追,突然,一辆面包车把男孩撞到,右车轮直接从其背后碾轧过去,被汽车碾轧后,男孩竟然爬了起来又往前奔跑了几步,随后蹲了下来。事故发生后,南京市公安浦口公安分局民警接到报警。 据了解,小男孩名叫轩轩,今年4岁,事发前正在和姐姐玩耍。轩轩的爸爸郑先生发现孩子出事了,赶紧冲出门,将已经驶出小区正在路口等信号灯的面包车拦下。小轩轩随后被立即送到医院进行检查。幸运的是,小轩轩目前除了头部有外伤,并没有大碍。 据肇事司机称,由于男孩个头较矮,在自己的视线盲区,自己并没有发现撞了人,以为是轧到了窨井盖。对于本起交通事故中的肇事司机是否属于肇事逃逸,民警还在做进一步的调查。 这些开车时的盲区一定要了解 虽说如今很多汽车都有配备倒车雷达,甚至有自动泊车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后视镜视野不足的缺陷,但是在使用过程中,车主们依然会很明显地感觉到有盲区。 一般来说,汽车分为前盲区、后盲区、后视镜盲区、挡风玻璃两侧的A、B柱盲区等。 盲区一:车头 因为倒车时车头所划过的区域要比车身占用的面积大很多,所以在注意车后的同时也不要忽略了对左右两端车头的观察,特别是此时走过车前的行人。 盲区二:近车侧面的区域 贴近车两侧的区域是看不到的,而且打方向盘时,前轮的轨迹是弧线,并与后轮存在轮差,所以在倒车时可能会发生刮蹭。 盲区三:后风挡以下部分 在没有安装辅助设备的情况下,这个区域在倒车时是完全看不见的。如果有倒车雷达,当遇到一些低矮障碍物时倒车雷达也不能保证完全判断正确。 盲区四:车身右侧靠后的区域 这是距离驾驶员最远的区域,也是观察最困难的区域,因为经常会被C柱挡住(外形越流线的车这个盲区越严重)且处于车辆后部,所以稍有不慎就会造成碰撞。 盲区一:A柱盲区 前挡风玻璃两侧的斜柱叫A柱。拐弯时产生盲区。如果安装智能安全系统,可通过盲点报警警惕此盲区,若未安装,一定要减速慢行,留意前方,确认好再拐弯。 盲区二:内轮差盲区 拐弯时,前内轮转弯半径与后内轮转弯半径之差,形成盲区。 盲区三:超车盲区 超越同向行驶的车时,前车的前方为自己的盲区,如果前车突然减速,可能是在避让行人,一定要注意;与对向会车时,对方的后方为自己的盲区。 盲区四:后视镜盲区 当转弯角度大时,从后视镜会看不清转弯过去车道上的车辆。如果后面车辆突然消失,可能已经进入盲点。 盲区五:山路盲区 许多山路看似普通转弯,其实是连续S形弯路。另外,前方坡度很陡时,也是大盲区。一定要注意提示牌内容。 盲区七:光线盲区 出隧道时,眼前会发黑,造成视觉盲区。所以,隧道里千万不要跟车太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