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火疗原理
2016-03-17 | 阅:  转:  |  分享 
  
火疗原理

中国加盟网2006-10-1213:38:29

??火疗养生是以祖国医学为理论基础,以反射学原理为依据,结合中医敷贴疗法,通过人体的经络与全身的脏腑、组织、器官之间的联系;同时根据生物全息律原理,人体反射区反射于人体各器官的相应信息,也就是讲,全身的脏腑、组织、器官出现病变时,疾病的信息就会从反射区反应出来。??如果对反射区或穴位进行刺激,就能获得治疗信息能量,继而通过经络传递,再采用敷贴、火疗使之透入皮肤直达经脉,摄于体内,直达病所,调动和激发机体的免疫力,调节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提高外治疗效,使人体得到保护、康复。经络学知识?经络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体表循环路线,而是体内多种联系系统的综合概念,也就是说经络是一个多层次、多功能、多形态的调控系统,在穴位上施灸时,影响其他多层次的生理功能,在这种循环感应过程中,他们之间产生相互激发、相互协同、作用迭加的结果,导致了生理上的放大效应。一.经络概念的产生??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发展与我国民族的祖先所独创的医疗保健方法,如气功导引、针灸按跷以及医疗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是紧密相联而不可分开的。其基本理论概念的产生,在以《内经》为主导之外,还可追溯到秦汉之际的《脉书》时代。由于古代文字发展演变的影响,也旁及一些非专一医学著作。1.经络、脉、血气的关系经络主运行血气,而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表里内外,无不以血气所养,《素问.调经论》说:"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遂,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及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这里的"隧”意为通道,道路。"经隧”即指经路。在《灵枢.经脉》中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这里把人体生成的最基本形式以及后天营养供给方式,简炼地表述出来了,同时也言明其生成的形式和供给方式通过的途径是以脉道通,而气血得以运行为前提的。由此可见,《内经》时代的人早已将有关人体生理的认识作了全面而系统的论述。??脉本义是指血管,又有筋,筋脉,血脉之称。《说文》解释:"爬或从肉”,即血在肉体内派分而流之意。由此可见,古人对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已有深刻的认识了。??经络主运行血气,血气又在血脉中流通,"血气”一词,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论语.季氏》篇把人生分为三个阶段,即:少年时"血气未定”,壮年时"血气方刚”,老年时"血气即衰”,说明那时已把"血气”的变化看成是生命旺衰的主要特征了。《管子.水地》篇说"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这里既提到"血气”又提到"筋脉”,并认为"筋脉”是通流"血气”的。还把地面上的水流比作人体内的"血气”,地上的水应当流通,人体内的"血气”也需要流通。《吕氏春秋.达郁》进一步论述说:"凡人三百六十节,九窍、五藏、六腑、肌肤欲其比也,血脉欲其通也,筋骨欲其固也”,这里提到了人体的一些基本名词。"肌肤”意指皮肉,而"血”与"脉”相联系,"筋”与"骨”相联系,这也是中医所讲的五体:皮、肉、脉、筋、骨。从以上内容可见,经络、脉、血气本身出现的可追溯之年代及其演变大意,而且也说明了古时人们对经络、脉、血气的生成以及正常的生理功能已有系统的认识:始成精(先天)经络脉(通)血气(运行全身)转化和畅返还精(后天)经络(濡养)脉(充盈)血气(旺)2.对血气运行的认识人体上血气的运行现象是形成经络概念的客观依据。血气运行的现象,既有一些显而易见的血流现象,更有一些不易于肉眼甚至各种仪器观察分析,较为复杂多变的气行现象。如湖北省天门市中医院理疗科,熊周清主任医师在给一金姓患者点按右合谷穴(大肠经)后,有感应传到上肢外侧前缘,上颈至头部胃经后下行至胸腹,接着传感应到右下肢外侧前缘至足三里穴(感传息止)。继点按解溪穴又有传感应到冲阳穴上入脾经大腿内侧前缘,上行腹部至大横穴接着上行到胸部虚里穴(心中)循行终止,历时五分钟。《灵枢.营卫生会》说:"血之与气,异名同类。”它这是从哪些方面来认识气血运行的呢?根据《内经》各篇及有关古典文献记载,可能来自:气功的"行气”;针灸、按摩的感应;穴位的主治症;疾病的症候;解剖知识等几个方面。二.经络系统的形成经络理论系统的形成过程,通过分析古代文献记载,其形成过程可追溯到《脉书》产生的秦汉时期。其后才见于成为系统全面的人体之经络与阴阳五行,以及各部与脏腑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阐述人体各部与自然界的相应关系的《内经》时代。1.经络与脏腑的关系经络以分布于肢体内侧面的为阴,分布于肢体外侧面的为阳。在脏腑中,又分阴阳,内脏为阴,以"藏精气而不泄”,内脏为阳,以"传化物而不藏”。两者结合起来,即阴经属于脏,阳经属于腑。从《脉书》的名称及其内容看,还没有这种明确的联系,直到《灵枢.经脉》中才有了系统全面的记载,确定阴经属于脏而络于腑,阳经属于腑而络于脏,从而构成了阴与阳、脏与腑之间的表里相合关系。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藏腑,湍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所名,溪谷属骨,皆有所纪,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面。”在人体五脏六腑中以脏为阴,以腑为阳。为阴之脏在胸者(肺、心、心包)联系手阴经,在腹者(脾、肝、肾)联系足阴经;为阳之腑则各与阳经所络之脏联系(又六腑之下合穴都在足三阳经上),因此,手足阳经都通到头部,正所谓"头为诸阳之会。”从而,手足阴阳经与头面胸腹之间就构成了一种特定的联系。这种联系,在《帛书》中记载也是基本一致的。有所不同者,《脉书》记载的十一脉走向,绝大多数从四肢部开始,各脉之间不是互相衔接;而在《灵枢经》中则有顺有逆,各经脉之间互相连接。《灵枢.逆顺肥瘦》说:"脉行之逆顺”,"手之三阴,从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从腹。”?《灵枢.营卫生会》又说:"阴阳相贯,如环无端”这说明手足经脉的气血运行是互相连接的。2.经络与自然界的关系经络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传导精气,运行气血,古人为了将气血运行,传导精气形象地表述、记载下来,便借助自然界的各种事物以及现象进行描述,如《灵枢.脉度》说:"气之不得无形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故阴脉营其藏,阳脉营其府,如环之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于此把气血运行与自然界的水流、日、月的运行现象联系起来,从而又进一步引伸提出了"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天人合一”等观点。"人与天地相参”的思想在经络学说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其含义与董仲舒"天人合一”的观点有所不同。"天人合一”是以天为主,人为客,将人体的一切附会于天,效法于四时天的自然变化。"人与天地相参”是以天地为体,以人为中心,天地自然为类比对象,以人之主动为要求,说明人类生活在天地之间,与大自然是息息相关,紧密联系的,气血活动也象自然现象一样也有一定的规律所循,下如《素问.八正神明论》说:"天温日明,则人血津液而气浮,故血易写,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综上所述,经络理论的形成与自然界以及阴阳五行是紧密结合的。如《灵枢.五乱》说:"经脉十二者,以应十二月;十二月者,分为四时;四时者,春、夏、秋、冬,其气各异。。。”又如《素问.四气调神论》篇说:"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由此看来,人体气血的运行构成了有机的整体,而人体又是与自然界相统一的。3.经络的作用经络系统所抗御之病邪,一般是指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的邪气。六淫侵袭人体首先是从经络系统开始,然后内传于脏腑。《素问.缪刺论》说:"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络,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藏乃伤,此邪之从皮毛而入,极于五藏之次也,如此则治其经焉。”这就是外邪侵入人体由表传里的发病过程。其中所言:"留而不去”,就是说明经络抗御外邪的过程,即邪气去而不留者,则经络抗邪于外,起到了卫外固本的作用,使邪气不得内传于脏腑;若邪气不去而留于经络各层次,则说明经络未能抗住外邪之相侵,故而发生内传于脏腑之过程。经络在反映症候方面既有局部的,又有整体的,既有一经的,也有数经的。《素问.调经论》说:"风雨之伤人也,先客于皮肤,传入于孙脉,孙脉满则传入于络脉,络脉满则输于大经脉,血气与邪并客于分腠之间,其脉坚大,故曰实。实则外坚充满,不可按之,按之则痛。。。寒湿之中人也,皮肤不收,肌肉坚紧,荣血泣,卫气去,故曰虚。虚者聂辟气不足,按之则气足以温之,故快然而不痛。”此段对风湿二邪伤人时的病机变化及病证表现描述得相当详细,既为经络抗邪之过程又为经络受邪所反映症候之例证。《素问.热论》说:"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藏者,故可汗而已。”此则对寒邪侵入经络自表传里的过程进行了阶段性的描述。又如《素问.藏气法时论》说:"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取其经,厥阴与少阳。。。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取其经,少阴少阳。。。脾病者,身重善肌肉痿,足不收行,善脚下痛。。。取其经,太阴阳明。。。肺病者,喘咳逆身,肩背痛,汗出尻阴股膝髀足皆痛。。。取其经,太阴足太阳之外厥阴。。。肾病者,腹大胫肿,喘咳身重,寝汗出憎风。。。取其经,少阴太阳。。。”以上不仅说明了五脏病反映于体表所发生的病痛,可取其所相应的经脉进行治疗的问题,而且说明了经络与经络之间,经络与脏腑之间,在反映症候上也是互相联系的。?????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络脉、经筋等各有所属病症既是各经络所反映的症候,同时又是该经络穴位所能主治的适应证,两者是一致的。经络之抗御病邪,反映症候,可谓是正邪相争的一种表现。由此可见,运用针灸、按摩等治法是激发了经络本身抗御病邪的功能,从而使与它有关的病症得到好转,以达到扶下祛邪,调整阴阳平衡的目的。

献花(0)
+1
(本文系金鑫康复堂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