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足不出户也可以看懂一款好表? | 雅趣带你看巴塞尔

 真友书屋 2016-03-17

鸿鼎客 

热爱瑞士和印度这两种“西方”

巴赛尔钟表珠宝展(Baselworld)今天开幕,不过很早之前,谍报和朋友圈视频已经纷至沓来。一个月前的SIHH不出意外,精彩纷呈,入门和高端旗舰表款都有还算称心的选择。一转眼,全球最盛大的钟表展开幕。



想要了解腕表的新姿势,看这里《3分钟读懂SIHH和Baselworld的二十年恩怨情仇》。


往年去巴塞尔方便,赶着后半程人少点去看展。虽然不是每个牌子都能预约,上手欣赏,但是隔着橱窗看看,凭借经验,我会在心里面列出一张“重点关注”单子。单子上的某些表,我用大约半年的时间边攒钱边考虑。大部分表,实在超出自己预算,但因为长了草,会反复琢磨。周围比我实力强的朋友很多,推荐给他们,促成一段“姻缘”,岂不美哉?我能把玩上几分钟,也添了一分满足感。再讲,万一哪天朋友要出,我也是近水楼台,机会最大。


今年巴展有1800多个品牌参加,就算每年都全程参展的资深展友,想必也不会一一拜访。跟大多数表友一样,我也盼着朋友圈和各大钟表媒体的现场直播和精彩“赛后点评”。我喜欢看私交的朋友圈,不用太顾忌品牌,评价褒贬都来得真实;我也会关注“精彩点评”正文下的表友评论。这里面能获得的信息量特别大。比方说,看评论就能看出表友的水平和玩表的阶段:一般玩表时间比较短的,比较执着于价格和渠道;而资深的,发表的评价往往是针对表本身优劣的。


先不剖析我这个推论在统计学上是否靠谱,今天只是想跟各位表友探讨一下”如何像资深表友一样欣赏和评价一块表”。会看,然后才能会买。当然要谈明白这事不容易,今儿我先抛个砖。


表圈F4之一的常老师有个3C理论,我觉得总结得很精辟。他认为,钟表是功能Complication、工艺Craftsmanship和文化Culture的载体。看懂和评价一款表的好坏,可以从这三方面下手。拿劳力士Rolex今年在巴塞尔表展上发布的最新款迪通拿daytona来举例。 



劳力士2016新款腕表——蚝式恒动宇宙计型迪通拿


功能上,它沿用了当代迪通拿的4130机芯,达到了2015年执行的劳力士顶级天文台认证标准,日差+/—2秒,大大高于传统瑞士天文台的-4/+6。



4130型自动上链机械计时机芯


工艺上,表体904L钢,配有劳力士家专利自产的Cerachrom陶瓷外圈,防划伤,不褪色。其上刻度和数字为铂金镀层,耐用而细腻。


文化上,黑色外圈的钢款迪通拿,向1965年型号6240首次使用的黑色外圈设计致敬。而迪通拿史上最负盛名,最昂贵的型号6263熊猫Paul Newman也是黑色外圈。这款公价11800瑞郎(约7万8千人民币)的迪通拿,是多少年的表迷的等待,可以想象,上市后一定会成为拼命为品牌赚钱的“劳模”。

 

钟表藏家和资深表友,我大胆猜测,因为阅表无数,脑子应该能十分精准地把握3C要素的亮点,然后做出评判。我还没到这个境界,只能凭借下面的流程按部就班考量一款手表。


首先看颜值和血统。可以关注的要素有:颜色、创意、尺寸、表盘和机芯艺术性、以及表款“进化”过程等。


高端机械表的计时作用已被取代,装饰(bi)功能有增无减。作为男人价值最高的“贴身配件”,佩戴的表好不好看,有没有来头,彰显的既是个性,更是品位和阅历。大部分量产品牌和表款,其实卖点仅此而已。价格摆在那儿,功能和做工工艺方面要求不用太苛刻。


在之前的《潜水表,是实用工具还是装逼利器?》中,我曾提到一款帝舵Tudor的碧湾。这款表连百达翡丽的VIP都不吝辞藻地给予褒奖,这要得益于其高颜值、古董劳传承下来的优秀基因。帝舵碧湾这不又发布了一款加大号的铜壳版么?从外观和血统大家分析下,值不值2万出头的价呢?


它传承了首只帝舵潜水表的设计精髓:大表冠源于帝舵1958年推出的“大表冠”表款(型号 7924)。表盘上的棱角分明的“雪花”指针元素首次出现在1970年代专为法国海军生产的表款中。表耳旁的钻孔与尤为突出的圆角,继承了过往表款的设计特色。 


您这就准备掏腰包了?那你对劳力士集团产品的品质真是相当有信心啊!其实我们这里还得细看它的做工


先从防水性,表壳的材料和打磨细节,以及珠宝镶嵌水平入手。然后是机芯的雕刻、倒角、抛光,螺丝和宝石轴承的嵌套。最后,选用的荧光材料的持久程度和颜色亮度也是考量指标。


大家先来看一组对比图。  


图一



图二


这上下两个品牌的机芯,布局雷同。尽管摄影环境不同,但仍不难看出:

  • 图二中机芯绕3/4夹板一周的轮廓线明亮圆润,而图一中机芯同样位置却暗淡无光;

  • 图一中的机芯,侧面与上表面成直角,完全没有图二中的倒角打磨;

  • 同样,图一机芯红色轴承宝石的孔位中,闪亮的黄金套筒也和图二机芯有明显差距;

  • 固定摆轮的夹板上的雕工也有天壤之别。


所以上下两款机芯装配的手表价格差距超过5倍也就不足为奇了。


最后看功能。上面提到过,机械表几乎只能炫技了。功能虽不再被依赖,却凝结了数百年人类智慧和最让人着迷的机械之美。计时、历法、陀飞轮、三问等大复杂功能一目了然。但如果问“擒纵用的是传统瑞士杠杆式么?“,“计时用的是模块么?”,这些问题的答案就不那么明显了。


擒纵是钟表的呼吸系统,其效率的改良值得关注。发条盒动力存储长短、走时精准度的改良,都是功能的提升。甚至超薄,都可看做一项复杂功能。劳力士去年发布了新款Day Date,除了表径缩小后外观比例比41mm的更协调完美,3255新机芯的优化给这款表加分更多。 


劳力士新款Day Date


把握了上面这些要素,足不出户也可以懂得欣赏一款好表。但是提醒一句,要下手入某款表前,还是要上手佩戴试验。理论的东西再多也抵不过戴上手腕一瞬的直观感受。喜欢就是喜欢,反之亦然。当然了,土豪可以随便任性,“金屋藏娇”又有何不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