腧穴释义 侠,挟也,指穴位的功能作用。白,肺之色,指气血物质在经过本穴的变化转变后所表现出的特征。侠白名意指肺经气血在此分清降浊。本穴的气血物质为天府穴传来的雨状云系,由于气血物质不断地远离人体的胸腹高温区,因此水湿云气在本穴处的变化乃是一个散热冷降缩合的过程。由于不断地散热冷降缩合,因此,在本穴位置上气血物质以雨降的形式从天部降到了地部,也就是从皮层降到了肌肉层。穴名之意即是取水被挟挤则下,天部乌云化雨而落由此变得清白之意[1]。 腧穴定位 简便定位 坐位或仰卧位取穴,在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4寸, 尺寸计量法 或肘横纹上5寸处。[2] 解剖定位 当肱二头肌外侧沟中;有头静脉及肱动、静脉分支;分布有臂外侧皮神经及肌皮神经。[3] 功效主治 因腧穴部位多有神经分布,故不宜自行针灸。 功能作用 宣肺理气、宽胸和胃。[2] 主治病证 咳嗽、气喘、气短、干呕、烦满、心悸、上臂前外侧痛、紫白癜风、咽喉肿痛,瘾疹。[4] 配伍应用 臂丛(正中)神经痛:侠白、郄门、间使、大陵、内关、天泉(《新针灸学》)。 紫白癜风:侠白、天府(《循经考穴编》)。 咽喉肿痛:侠白、尺泽、天府(《针灸正宗》)。 瘾疹:侠白、百会、风府、曲池、三里、阴陵泉、三阴交(《儿科针灸治疗经验》)。[4] 养生保健 经常用中指指腹揉按侠白,每次左右各按1~3分钟,对肺有很好的保健作用,能补足肺气,预防肺气不足造成的心跳过速、恐惧。[5] 腧穴操作 针刺 直刺0.5~1寸。 腧穴操作示意图 (5张) [3] 艾灸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4] 按摩 按法、点法、揉法、按揉法、点揉法、点按法、掐法等。[6] 古文摘录 定位记载 《针灸甲乙经》:在天府下,去肘五寸。 《针灸集成》:在尺泽上五寸大些。 《寿世保元》:于乳头上涂墨,分两手伸直夹之,染墨处是穴。[7] 主治记载 《针灸甲乙经》:咳,干呕,烦满,心痛。 《循经考穴编》:心痛,短气;紫、白癜风。 《寿世保元》:治赤白汗斑神法,或以针刺之出血亦已。 《针灸大成》:心痛,短气,干呕逆,烦满。 长按识别下方的二维码加入健骨堂整骨中心大家庭 业务咨询电话:13615523065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