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艾灸的七种灸感,您体验到了几种?

 天边的朵朵白云 2016-03-17

无论我们是用艾柱、艾条还是仁艾贴艾灸时,艾灸时的灸感都有七种:

第一种是:传热,灸热从施灸点开始通过经络向相关部位传透,直达病灶;

第二种是:扩热,灸热以施灸点为中心向周围扩散。

第三种是:透热,灸热从施灸点皮肤表面向纵深穿透,疏通经络。

第四种是:局部不热(或者微热)而远部热,也就是说施灸的部位不热(或者微热),而远离施灸部位的地方感觉热。

第五种是:局部不热(或者微热)而深部热,也就是说施灸的部位不热(或者微热),而施灸部位下方的内脏感觉热。

第六种是:施灸部位或其他部位酸、胀、麻、热、重、痛、冷等。

艾灸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应,有的人会发烧、牙痛、耳鸣、流鼻血、咽喉发干发痒,有的女性出现月经量过多或者多少的现象,其实这是正常的。如果这些现象反复出现,可以减慢艾灸的频率,隔热施灸,直到症状减弱后,改为保健灸。

第七种是:上述灸感传导之处,病症随之缓解,施灸部位产生的热、胀、痛等感觉,发生深透远传,所到之处病症随之缓解。

当出现第六、第七种灸感时,说明艾灸的纯阳之气沿着经络传导了。疾病也快灸好了。

如果灸感强烈,说明自身的经络通畅,作用立竿见影,见效快。如果没有灸感,表明经络中邪气淤积严重,需要一点时间开淤散阻,此时要坚持艾灸疏通经络。

另外提醒以下,脸部的艾灸需要隔姜灸(隔着姜片艾灸),睾丸部位不能施灸。同时建议用仁艾贴进行艾灸,仁艾贴对传统艾柱等进行改良,火候适中,操作方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