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穷,人就活得越像动物。 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成年人,相互尊重,互不侵犯。 爱的前提是尊重。如果没有了尊重,“爱”就变成了占有,而不是爱。 不尊重子女,把子女当作自己的私产来占有,这样的父母,当然不值得尊重,也不值得爱。
布老师,我是你的粉丝。我去年接触到你的文章,觉得很震撼。我的老家在河南农村。春节回家,遇到这样一件事:我从小一起长大的好姐妹,22岁了,没有上过大学,在家呆着,也没有结婚。她父母要求她嫁给当地一个离异有孩子的有钱的男人。她不乐意。然后她父母就打她骂她,要和她断绝关系。她来找我哭,我也没有什么办法。您看应该咋办?——兰兰
兰兰你好!你在需要帮助的时候想到了我。希望我的回答能给你和你的好姐妹带来价值。
她的情况在农村非常普遍,越是穷的地方越普遍。可以说,越是穷,人就活得越像动物:他们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生存。而独立自主地决定人生的方向,享受人生,做人生的主人,则会发生在相对富裕的地方。所以我对她提的第一个建议,是走出那个贫穷的农村,来到能够让她独立生存的大城市,至少是郑州武汉级的城市。如果她能力很强,颜值很高,也可以考虑北京上海。
第二点建议,是在走出来以后,找一份工作,找个住处,认认真真赚钱、攒钱,体会商业社会的逻辑和规则。然后用这些新的社会规则去思考以前的社关系,到底有哪些坏处,为什么会让人不舒服。这是一个脱胎换骨的过程。她如果没有切身体会,没有自己的思考,靠别人告诉她,效果会不好。
第三点,是在分析过传统社会的社会关系,和商业社会的社会关系的优劣之别后,继续思考父母和子女的关系,究竟应该是那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分不清扯不断的关系,还是说大家应该都是平等的成年人,相互尊重,互不侵犯。
第四,在想通了以上的问题后,她可以有选择地谈场恋爱,体会到平等尊重的爱恋是一种什么感觉。然后再用这种关系,与父母的“爱”做比较。她很容易就会发现父母并不爱她。
爱的前提是尊重。如果没有了尊重,“爱”就变成了占有,而不是爱。有的父母说自己多爱多爱子女,他们却不尊重子女,他们实际上是在把子女当作自己的私产来占有。这样的父母,当然不值得尊重,也不值得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