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杜甫的诗歌特色看杜甫的人生

 昵称503199 2016-03-18

从杜甫的诗歌特色看杜甫的人生

 

木子慕清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杜甫和他的诗歌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世界的东方。在古今中外的诗坛上,杜甫的诗篇别具一格,独占鳌头。无论是在艺术手法上还是在思想内涵上,他都称得上唐朝诗歌的集大成者,被后人誉为“诗圣”,可谓前无古人,后启来者。

 

他的一生和他的诗歌揉合在唐帝国由盛而衰的急剧转变的时代。在诗歌中既能洞察体现出当时的历史现状,又能反映杜甫的人生观,忧国忧民的情怀及愤慨,并生动展现了安史之乱前后时代的画卷,是用韵律写成一本历史,被称为“史诗”。曾经杜甫也有伟大的抱负,壮志凌云,但随着岁月的流逝,仕途的渺茫,使杜甫清醒而深刻地认识到社会的弊端,人民的疾苦,促使他写出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名篇,真实而悲壮,慷慨又悲凉。杜甫的诗歌跌宕起伏在他的人生的每一个阶段中。纵观其生活及社会背景,可分为四个时期:一、意气奋发、浪漫张狂的年轻漫游时期。二、屡试不第、正视现实的困居长安时期。三、万方多难、忧国忧民的乱世流亡时期。四、田园草堂、颠沛流离的漂泊西南时期。

 

一 意气奋发、浪漫张狂的年轻漫游时期

 

年轻的杜甫少年气盛,虽曾参加进士考试而落第,但当时他对社会和人世的阅历都不深,所以这次落第并没有使他受到多大打击,他对自己的前途还是充满信心,抱有美好幻想。在落第的第二年,他照旧开始了又一次壮游。“归帆拂天姥,中岁贡旧乡。气劘屈贾垒,目短曹刘墙。忤下考功第,独辞京尹堂。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壮游》)生动地反映了青年诗人在当时所具有的那种豪放的胸怀,激越的感情以及高尚的品格,而且还充满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在《望岳》诗里,也同样表现了这种格调。这首五言古诗是杜甫诗集中最早的作品。写作此诗时,诗人才二十多岁。“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诗人用设问的句式自然地引出泰山来;又以自答的方式,描绘出泰山巍峨的形象。诗人仅仅用“齐鲁青未了”五个字,就活灵活现地刻画出它那巍然耸立、青翠欲滴而又绵亘天外的浑茫外形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前者是形容泰山凝聚了所有山峦应具的“神秀”,而后者则是形象地衬托出遮天蔽日、高峻峭拔的山峰。在诗人笔下,这座泰山真是既神奇,又雄伟!接着,杜甫以“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两句,进一步描写泰山的景色及其望岳的感受。这两句并非完全写实,乃是诗人的假想。正如王嗣奭所说:“‘荡胸’句,状襟怀之浩荡。‘决眥’句,状眼界之空阔。公身在岳麓,而神游岳顶。”最后,诗人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种充满豪迈气概的诗句为全诗作结。既然诗人面对这座如图如画的神秀峰峦,仰望之中业已使人心胸舒展,神采飞扬,那么何不亲身登上这座山峰之颠,以饱览泰山的风光呢?“凌绝顶”,正反映了他的远大目光和豪迈气概。这个“凌”字用的极为贴切、传神,将那种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登临决心跃然纸上。这两句诗,杜甫用“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意,不仅进一步赞美泰山的雄伟姿态,而且也是以此抒发自己勇于攀登,必将腾凌绝顶的壮志豪情。从这里可以十分清楚地了解到年轻诗人的坚强信心和自恃态度,这也是杜甫早期积极进取思想的自然流露。杜甫的少年正逢开元盛世,他在《忆昔二首》之二这样描述此盛世:“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津津乐道国富民安、政通人和的景象,这也促使杜甫积极入世,想干出惊天伟业。杜甫早期作品留存数量很少,这些诗篇和时代的风气相一致,有着颇为张狂、富于浪漫气质的一面。他的《壮游》诗回忆往事,自称“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饮酣视八极,俗物都茫茫”;在文学上,连屈原、贾谊、曹植、刘桢那样的人物都不放在眼里,可见他是多么骄傲。在与李白、高适等人交游时,他们纵酒放歌、慷慨怀古、驰逐射猎,也很有几分任侠之气,充满自信,带有英雄主义的倾向,而同杜甫自己后来的作品有明显区别。

 

【补充资料】

《望岳》其一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翻译】

泰山到底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那青翠的山色没有尽头。

大自然把神奇秀丽的景色都汇聚于泰山,山南和山北的天色被分割为一明一暗两部分。

冉冉升起的云霞荡涤我的心灵,睁大眼睛追踪那暮归的鸟儿隐入山林,眼角好像要裂开一样。

一定要登上泰山的最高峰,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在我眼中是多么的渺小。

登上最高峰,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余。

【解读】

第一首在漫游途中所作,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诗人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第而归,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作者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第一首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语气助词,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可谓匠心独具。

 

接下来“齐鲁青未了”一句,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它没有从海拔角度单纯形容泰山之高,也不是像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崔崒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出的地理特点,在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一个“钟”宇把天地万物一下写活了,整个大自然如此有情致,把神奇和秀美都给了泰山。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被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这本是十分正常的自然现象,可诗人妙笔生花,用一个“割”字,则写出了高大的泰山一种主宰的力量,这力量不是别的,泰山以其高度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这里诗人此用笔使静止的泰山顿时充满了雄浑的力量,而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风格,也在此得到显现。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决眦”二字尤为为传神,生动地体现了诗人在这神奇缥缈的景观而前像着了迷似的,想把这一切看个够,看个明白,因而使劲地睁大眼睛张望,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这情景使泰山迷人的景色表现得更为形象鲜明。“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末句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写诗人从望岳产生了登岳的想法,此联号为绝响,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写出了雄视一切的雄姿和气势,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这就是这两句诗一直为人们所传诵的原因。正因为泰山的崇高伟大不仅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所以登上的极顶的想望本身,当然也具备了双重的含义。

 

全诗以诗题中的“望”字统摄全篇,句句写望岳,但通篇并无一个“望”字,而能给人以身临其壕之感,可见诗人的谋篇布局和艺术构思是精妙奇绝的。这首诗寄托虽然深远,但通篇只见登览名山之兴会,丝毫不见刻意比兴之痕迹。若论气骨峥嵘,体势雄浑,更以后出之作难以企及

 

《望岳》其二

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

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

【翻译】

西岳高耸似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群峰在其周围则像他的儿孙。

怎么才能求得仙人杖,拄着它登上华山去玉女祠呢?

可进了车箱谷就难以回归了,而山峰像通天的箭尾直抵天门,难以登爬。

稍稍等待天气转凉后,登上山顶去,看山本貌。

【解读】

第二首咏华山之作,流露出官场失意之情。第二首诗作于作者中年时,宰相房琯败绩丧师于陈涛斜被罚,抗疏救之而获罪被贬而满是失意。咏华山一首,作者所写的华山亦同样雄伟。不过,与年青时代一首相比,这无疑是一首失意之作。自天宝乱来,作者饱历忧患方得重返朝廷,而今因宰相房琯败绩丧师于陈涛斜被罚,抗疏救之而获罪被贬。作者人至中年,除了官拜左拾遗一年境遇较佳,一直极备艰辛。因此,诗中亦有流露出失意徬徨之感。作者发端“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即写华山崇高。作者虽然极欲登山,但“安得仙人九节杖”一句“安得”二字诘问,已表明了作者之愿难以实现。这好比作者欲要报国,却总是报国无门,无可奈何的心情。“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两句写作者仰望之余,预计攀登之路。不过这始终并未实行,只是作者在望岳时的盘算,藉以自我安慰而已。情况一如作者纵有一腔抱负理想,却只能空自盘算,无法行之于世。最后,本诗以“稍待西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作结,作者宦途的坎坷更是可见。现实环境的不顺,使得作者产生了厌倦宦途之情,期望于热闹中寻得凉冷以自疗创痛。以华山之顶比白帝之居,更表现了作者自感理想无可实现的失意徬徨。

 

《望岳》其三

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

歘吸领地灵,鸿洞半炎方。

邦家用祀典,在德非馨香。

巡守何寂寥,有虞今则亡。

洎吾隘世网,行迈越潇湘。

渴日绝壁出,漾舟清光旁。

祝融五峯尊,峯峯次低昴。

紫盖独不朝,争长嶫相望。

恭闻魏夫人,羣仙夹翱翔。

有时五峯气,散风如飞霜。

牵迫限修途,未暇杖崇冈。

归来觊命驾,沐浴休玉堂。

三叹问府主,曷以赞我皇。

牲璧忍衰俗,神其思降祥。

【翻译】

传说南岳有朱雀,从百代以前的帝王开始,就有为岳分上下之礼。

在大半广阔的南方之地祀岳时,迅速吸取天地灵气。

朝廷对衡山施以祭祀之典,但治理国家在于德政而不是烧香点蜡。

巡视地方祭祀南岳,何等寂寥,当年的先人已早离去。

我身受世俗的法礼教德的阻碍,现在终于越潇湘,来到衡山了。

我终日或游走于山崖峻岭中,或在泛起清光的河上泛舟。

祝融山极为高耸,山顶似乎直触低处的昴星。

但诸峰中唯有紫盖山与华山不相上下,似与华山争高。

又听说以前的魏夫人成仙后与群仙翱翔于华山之空。

有时群峰顶上的气候,刮起的风像飞霜一样。

走长途的时间很紧,没有时间拄着杖爬上高崇的山岭。

登完山后,希望立即下山,到休玉堂去洗澡。

多次和郡守对话,问他这怎会有这样雄伟的衡山?这不得不咏赞我皇了。

祭祀用的玉忍耐世间之俗,而用于祭祀,但神会因此而降福人间的。

【解读】

第三首咏衡山,流露作者爱国忠君之情。作于作者暮年。咏衡山的《望岳》写于作者晚暮之年,首尾抒发议论,中间写景叙事。“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欻吸领地灵,鸿洞半炎方”几句写历代帝王皆设职官崇礼衡山。“在德非馨香”句,寓有讽喻之意,以微婉之词道出,劝勉君主要以德治国。九、十两句,作者叙自己因世乱所驱投奔南国,所以有望岳的机会。接下来自“渴日绝壁出”至“散风如飞霜”写衡山景色,乃全篇中心所在。最后以祀岳之意作结,呼应起笔“秩礼”。而“曷以赞我皇”一句,杜甫爱国之心,强烈地洋溢于字里行间。这首《望岳》通篇皆流露着作者忠君爱国的情怀,即使飘泊江湖,仍是关心朝政,无日或。

 

总结

 

三首《望岳》旨趣、风格的不同,恰好能代表杜甫在青年、中年、暮年三个时期的心态。咏泰山的《望岳》表现的是一种积极用世的思想,代表杜甫青年时期光芒四射,积极进取的人生,因而予人雄奇壮阔的感觉,全诗形成了遒劲峻洁、气魄雄放的风格;咏华山一首流露作者宦途失意,报国无门之情,代表杜甫中年时期失徨,动极思静的人生,此诗因而显得委婉曲折,沉郁顿挫;咏衡山的《望岳》即或是有所讽喻,代表杜甫晚年时期内敛安命,与人为善的人生。从中可稍得杜甫思想转变的轨迹。不过,无论他的心态如何改变,有一点始终是相同的,那就是他的忠君爱国之心了。青年时杜甫想要为国出力,中年时他虽不得意,却仍有报国之思,晚年时他念兹在兹仍是君主与朝政。

 

二 屡试不第、正视现实的困居长安时期

 

杜甫诗歌的主导风格“沉郁顿挫”,是在安史之乱的前夕开始形成,而滋长于其后数十年天下瓦解、遍地哀号的苦难之中。因此,流响于刚刚过去的年代中的充满自信、富于浪漫色彩的诗歌情调,到了这里便戛然而止。在飘零的旅途上,杜甫背负着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沉重责任感,凝视着流血流泪的大地,忠实地描绘出时代的面貌和自己内心的悲哀。这种深入社会、关切政治和民生疾苦、重视写实的创作倾向和由此带来的语言表现形式方面的一系列变化,不仅标志了唐诗内容与风格的重大转折,也对中唐以后直至宋代诗歌的发展,造成了深刻的影响。

 

三十五岁左右,杜甫来到长安求取官职。开始,他满怀信心,“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并相信自己能“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但滞留十年却一再碰壁。这可能是因为他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而把持权柄的李林甫杨国忠对引进人才采取阻碍的态度。在杜甫到长安不久,父亲就去世了,他的生活变得艰难起来。杜甫在长安滞留了将近十个年头,在此期间,他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多方奔走,直到这年年底才得到一个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天宝后期,唐代社会虽维持着表面的繁盛,却已处处埋伏着危机。处在逆境中的人容易看到现实中的弊病,当一场大崩溃即将到来时,杜甫透过个人的不幸看到了国家的不幸,人民的不幸。天宝十一年(即752年),杜甫写下了他的名篇《兵车行》,以严肃的态度,真实地记录下人民被驱往战场送死的悲惨图景。这首诗标志了杜甫诗歌的转变。

 

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十年(751),诗人的这篇长歌表现了唐玄宗好战喜功,穷兵黩武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诗一开始,就给读者展现了一幅震人心魄的送别画面:兵车轧地,响声隆隆,战马奔腾,昂首嘶鸣。披挂着弓箭的士卒,夹杂在车马中,开赴边地战场。漫长的队伍旁,是众多的亲人,男女老少,在纷乱地哭喊、拽拉、捶胸、顿足,跑着为士卒悲恸地送行。车马行人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淹没了横跨渭水的咸阳大桥。“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原来是唐王朝最高统治者为开拓疆土,不惜用人民“成海水”的鲜血频繁地发动侵略战争。控诉之矛直指皇帝唐玄宗,使我们看到一位胸怀正义的伟大诗人,对不顾人民死活的统治者是何等地愤慨!接着诗人用“君不闻”三字领起,又将人们的视野从“行人”及“边庭”的眼前引向“山东二百州”的“千村万落”这一远处世界——华山以东的广大地区,人烟萧条,田园荒芜,见不着男劳力,即使有一些妇女在把犁耕种,也难改变“禾生陇亩无东西”的局面。这一层是由“点”到“面”、由“近”到“远”地揭示出“点行频”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役夫长年在外征战不息,家中却还遭官府催租之苦。“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是反问句,以往人民是不敢申诉心中的怨恨的,但是现在愤怒的火焰终于喷涌而出:“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且如”二字,意思是且举一例,以见其余。一句反问,犹如一柄利刃,一下子就击中了统治者那无人耕作而还要缴纳租税的荒谬逻辑。征夫的两次反问都是含蓄的,但后一次更显得柔中有刚,义正辞严,体现出他们的恨之切,怨之重。“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的,然而无休无止的战争却把人们早已被扭曲的思想再来个弯上加弯,这就更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兵役的繁重及其罪恶。篇末进一步通过描写战场的悲惨景象来诅咒拓边战争。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也是“行人”对这次出征的前景形象化的预测。通过对自己一生的回顾、对“山东”大地的纵览和对家庭濒临破败的预感的描述之后,断定“多行不义必自毙”,不义的战争必败。“行人”这撕肝裂肺、令人战栗的“瞻望辞”,是对统治阶级穷兵黩武战争的愤怒诅咒。诗歌结尾这令人心惊胆寒、毛骨悚然的恐怖场面与开头人声鼎沸的画面相对照,则更显示出“耶娘妻子走相送”这生离死别场面的悲惨。《兵车行》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它如同一页“诗史”。说它是“史”,因为它具有“春秋”史家纪事的客观性、真实性。特别是“耶娘妻子走相送”与“哭声直上干云霄”两句与《资治通鉴》中“于是行走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记叙的巧合,则更见出其“史”的价值。此外,从“道傍过者”与“行人”的谈吐中也可见杜甫“史笔”的严肃性。“道傍过者”是诗人,但他的动作只有一“问”,且连问的内容都只字未提,这就更使诗的思想主题具有了客观性。至于“行人”的回话中的“边庭流血成海水”,也与史书中“士卒死者六万人”,“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之记载相合。

 

《兵车行》的另一显著特点就是寓情于叙事中。这首诗无论是第一段的场景描写,还是第二段的答话记述,都充盈着诗人“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洗兵马》)的忧心如焚的“非战”思想感情。

 

此后,他又写出《前出塞》九首,继续对灾难性的开边战争提出质疑;写出《丽人行》,揭露玄宗宠妃杨玉环的亲族穷奢极欲的生活。而长诗《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更把统治阶级醉生梦死的情状与民间饥寒交迫的困境加以尖锐的对照,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震撼人心的诗句概括了社会阶级矛盾,长诗极尽杜甫沉郁顿挫之风。

 

【补充资料】

 

《兵车行》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翻译】

车辆隆隆响,战马萧萧鸣,出征士兵弓箭各自佩在腰。爹娘妻子儿女奔跑来相送,行军时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以致看不见咸阳桥。拦在路上牵着士兵衣服顿脚哭,哭声直上天空冲入云霄。

路旁经过的人问出征士兵怎么样,出征士兵只是说按名册征兵很频繁。有的人十五岁到黄河以北去戍守,纵然到了四十岁还要到西部边疆去屯田。去的时候到里长那里用头巾把头发束起来,他们回时已经白头还要去守边疆。边疆无数士兵流血形成了海水,武皇开拓边疆的念头还没停止。您没听说汉家华山以东两百州,百千村落长满了草木。即使有健壮的妇女手拿锄犁耕种,田土里的庄稼也长得没有东西行列。更何况秦地的士兵又能够苦战,被驱使去作战与鸡狗没有分别。尽管长辈有疑问,服役的人们怎敢申诉怨恨?就像今年冬天,还没有停止征调函谷关以西的士兵。县官紧急地催逼百姓交租税,租税从哪里出?如果确实知道生男孩是坏事情,反而不如生女孩好。生下女孩还能够嫁给近邻,生下男孩死于沙场埋没在荒草间。您没有看见,青海的边上,自古以来战死士兵的白骨没人掩埋。新鬼烦恼地怨恨旧鬼哭泣,天阴雨湿时众鬼凄厉地发出啾啾的哭叫声。

【解读】

《兵车行》是杜诗名篇,为历代所推崇。此诗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借征夫对老人的答话,倾诉了人民对战争的痛恨,揭露了唐玄宗长期以来的穷兵黩武,连年征战,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三 多灾多难、忧国忧民的乱世流亡时期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唐,即历史上的安史之乱。次年六月,叛军攻陷潼关,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世称肃宗,改元至德。杜甫闻讯,即将家属安顿在都州,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他坚决不做安禄山的伪官,虽身处乱世,却有极强的民族感情至德二年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传诵千古的名作《春望》。后来只身逃出,投奔驻在凤翔的唐肃宗,被任为左拾遗。这是一个从八品的谏官,地位虽不高,却是杜甫仅有的一次在中央任职的经历。但不久就因上疏申救房琯的罢相而触怒肃宗,后于乾元初被贬斥为华州司功参军。唐肃宗至德二载,杜甫由凤翔(今陕西凤翔县)出发,回鄜州(今陕西富县)探望在战乱中离别经年的妻子儿女。这时,“安史之乱”发生已将近两年,唐肃宗的抵抗政权虽已进驻凤翔,准备收复长安;但局势仍非常艰难,广大人民正在饱尝着战争的苦难。从安史之乱爆发到杜甫入川的四年,整个国家处在剧烈的震荡中,王朝倾危,人民大量死亡,杜甫本人的生活也充满危险和艰难。而他的诗歌创作,因了血与泪的滋养,达到了颠峰状态。诗人秉着忧国忧民的襟怀,面对惨酷的现实,以历史见证者和人民代言人的身份,将旅途中所见、所闻、所感,写成了他诗集中这首最长的五言古体诗——《北征》。这是他的力作,堪称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史诗。诗的开头叙述“拜辞阙下”的忧虞不安的心情,用婉转曲折的语言表达了内心的郁结。杜甫当时在凤翔政府中担任左拾遗的官职。拾遗虽只是八品小官,却是皇帝的近侍,对国家大事可以进谏。在军事紧张时期,他离开职守回家探亲,必然会产生复杂的心情。因为“维时遭艰虞”,诗人更深切地关怀人民和国家的命运。接着描写“北征”旅途中的经历。在夹叙夹议的语言中蕴蓄着愤怒与悲伤。宁谧的自然和纷乱的战争局势恰成了鲜明的对比。对此,立刻引起了诗人的联想:山中苦果,经过雨露,还能结出果实;而自己奔波了半辈子,又有什么结果呢?诗人在这样兵荒马乱的年代里,得到的只是颠沛流离。而后,诗人以经过战乱,弄得满头白发、憔悴容颜回到家中,又悲又喜地与离别经年的亲人会面了。整段文字用团聚的情趣掩盖悲凉,描写深刻而又细致。写出自己一家的遭遇,更加真切地反映了乱离时代人民的苦难。继而杜甫高度赞扬了回纥出兵助唐这件事。时局对敌人不利,国家命运出现了重大的转机,人民有了安定生活的希望了。杜甫宣扬这种有利形势,是为了给自己、也给同受苦难的广大人民以安慰。最后杜甫以满腔的热忱祝愿唐王朝中兴,光复唐太宗所创建的基业。诗人虽然叹息:“凄凉大同殿,寂寞白兽闼”,繁华的景象暂时销歇,但在改弦更张之后,“煌煌太宗业”是可以“树立甚宏达”的。这的确是一首富有现实意义的战斗性的诗篇。在这战乱年代里,杜甫把他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热情,转变成为“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的焦灼,诗中充满着爱祖国、爱人民的精神。并且,他对国家前途抱有坚定的信心,即使在时局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仍然在诗篇中洋溢着乐观情绪。

 

乾元二年春,杜甫往河南探视旧居,归途上亲眼看到人民在官吏们残酷的压迫下蒙受的苦难,写出著名的《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组诗六首,后人简称为“三吏”、“三别”。在这些诗篇里,我们感受到诗人对受难的人民的极其真实深切的悲悯之情。

 

【补充资料】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翻译】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解读】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诗篇一开头描写了春望所见:山河依旧,可是国都已经沦陷,城池也在战火中残破不堪了,乱草丛生,林木荒芜。诗人记忆中昔日长安的春天是何等的繁华,鸟语花香,飞絮弥漫,烟柳明媚,游人迤逦,可是那种景象今日已经荡然无存了。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又令人满目凄然。诗人写今日景物,实为抒发人去物非的历史感,将感情寄寓于物,借助景物反托情感,为全诗创造了一片荒凉凄惨的气氛。“国破”和“城春”两个截然相反的意象,同时存在并形成强烈的反差。“城春”当指春天花草树木繁盛茂密,烟景明丽的季节,可是由于“国破”,国家衰败,国都沦陷而失去了春天的光彩,留下的只是颓垣残壁,只是“草木深”。“草木深”三字意味深沉,表示长安城里已不是市容整洁、井然有序,而是荒芜破败,人烟稀少,草木杂生。这里,诗人睹物伤感,表现了强烈的黍离之悲。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无情而有泪,鸟无恨而惊心,花鸟是因人而具有了怨恨之情。春天的花儿原本娇艳明媚,香气迷人;春天的鸟儿应该欢呼雀跃,唱着委婉悦耳的歌声,给人以愉悦。“感时”、“恨别”都浓聚着杜甫因时伤怀,苦闷沉痛的忧愁。这两句的含意可以这样理解:我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泪落潸然;我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人内心痛苦,遇到乐景,反而引发更多的痛苦,就如“营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那样。杜甫继承了这种以乐景表现哀情的艺术手法,并赋予更深厚的情感,获得更为浓郁的艺术效果。诗人痛感国破家亡的苦恨,越是美好的景象,越会增添内心的伤痛。这联通过景物描写,借景生情,移情于物。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诗人想到:战火已经连续不断地进行了一个春天,仍然没有结束。唐玄宗都被迫逃亡蜀地,唐肃宗刚刚继位,但是官军暂时还没有获得有利形势,至今还未能收复西京,看来这场战争还不知道要持续多久。又想起自己流落被俘,扣留在敌军营,好久没有妻子儿女的音信,他们生死未卜,也不知道怎么样了。要能得到封家信多好啊。“家书抵万金”,含有多少辛酸、多少期盼,反映了诗人在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战争是一封家信胜过“万金”的真正原因,这也是所有受战争追害的人民的共同心理,反映出广大人民反对战争,期望和平安定的美好愿望,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连月,家信不至,国愁家忧齐上心头,内忧外患纠缠难解。眼前一片惨戚景象,内心焦虑至极,不觉于极无聊赖之时刻,搔首徘徊,意志踌躇,青丝变成白发。自离家以来一直在战乱中奔波流浪,而又身陷于长安数月,头发更为稀疏,用手搔发,顿觉稀少短浅,简直连发簪也插不住了。诗人由国破家亡、战乱分离写到自己的衰老。“白发”是愁出来的,“搔”欲解愁而愁更愁。头发白了、疏了,从头发的变化,使读者感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愁怨,读者更加体会到诗人伤时忧国、思念家人的真切形象,这是一个感人至深、完整丰满的艺术形象。

 

这首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且这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由开篇描绘国都萧索的景色,到眼观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再写战事持续很久,以致家里音信全无,最后写到自己的哀怨和衰老,环环相生、层层递进,创造了一个能够引发人们共鸣、深思的境界。表现了在典型的时代背景下所生成的典型感受,反映了同时代的人们热爱国家、期待和平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大家一致的内在心声。也展示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翻译】

日暮时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来强征兵。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应付。差役喊叫得是那样凶狠,老妇人啼哭得是那样悲伤。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去参加邺城之战。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复生了!老妇我家里再也没有其他的人了,只有个正在吃奶的小孙子。因为有小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但进进出出连一件完好的衣裳都没有。老妇虽然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赶快到河阳去应征,还能够为部队准备早餐。”夜深了,说话的声音逐渐消失,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能与返回家中的那个老翁告别。

【解读】

《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写了差吏到石壕村乘夜捉人征兵,连年老力衰的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揭露了官吏的残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

 

前四句可看作第一段。首句“暮投石壕村”,单刀直入,直叙其事。“暮”字、“投”字、“村”字都需玩味,读者不能轻易放过。封建社会里,由于社会秩序混乱和旅途荒凉等原因,旅客们都“未晚先投宿”,更何况在兵祸连接的时代。而杜甫,却于暮色苍茫之时才匆匆忙忙地投奔到一个小村庄里借宿,这种异乎寻常的情景就富于暗示性。他或者是压根儿不敢走大路;或者是附近的城镇已荡然一空,无处歇脚。总之,寥寥五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提供了典型环境。“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人”,已于如实描绘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再加上一个“夜”字,含意更丰富。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于人民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同时,诗人是“暮”投石壕村的,从“暮”到“夜”,已过了几个小时,这时当然已经睡下了;所以下面的事件发展,他没有参与其间,而是隔门听出来的。“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两句,表现了人民长期以来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即使到了深夜,仍然寝不安席,一听到门外有了响动,就知道县吏又来“捉人”,老翁立刻“逾墙”逃走,由老妇开门周旋。

 

从“吏呼一何怒”至“犹得备晨炊”这十六句,可看作第二段。“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矛盾的两方面,具有主与从、因与果的关系。“妇啼一何苦”,是“吏呼一何怒”逼出来的。下面,诗人不再写“吏呼”,全力写“妇啼”,而“吏呼”自见。“听妇前致词”承上启下。那“听”是诗人在“听”,那“致词”是老妇“苦啼”着回答县吏的“怒呼”。写“致词”内容的十三句诗,多次换韵,表现出多次转折,暗示了县吏的多次“怒呼”、逼问。这十三句诗,不是“老妇”一口气说下去的,而县吏也决不是在那里洗耳恭听。实际上,“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不仅发生在事件的开头,而且持续到事件的结尾。从“三男邺城戍”到“死者长已矣”,是第一次转折。读者可以想见,这是针对县吏的第一次逼问诉苦的。在这以前,诗人已用“有吏夜捉人”一句写出了县吏的猛虎攫人之势。等到“老妇出门看”,便扑了进来,贼眼四处搜索,却找不到一个男人,扑了个空。于是怒吼道:“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儿去了?快交出来!”老妇泣诉说:“三个儿子都当兵守邺城去了。一个儿子刚刚捎来一封信,信中说,另外两个儿子已经牺牲了!……”泣诉的时候,可能县吏不相信,还拿出信来交县吏看。

 

总之,“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处境是够使人同情的,她很希望以此博得县吏的同情,高抬贵手。不料县吏又大发雷霆:“难道你家里再没有别人了?快交出来!”她只得针对这一点诉苦:“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因为“更无人”与下面的回答发生了明显的矛盾。合理的解释是:老妇说:“家里再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个孙子啊!还吃奶呢,小得很!”“吃谁的奶?总有个母亲吧!还不把她交出来!”老妇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她只得硬着头皮解释:“孙儿是有个母亲,她的丈夫在邺城战死了,因为要喂奶给孩子,没有改嫁。可怜她衣服破破烂烂,怎么见人呀!还是行行好吧!”(“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两句,有的版本为“孙母未便出,见吏无完裙”,所以县吏是要她出来的。)但县吏仍不肯罢手。老妇生怕守寡的儿媳被抓,饿死孙子,只好挺身而出:“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老妇的“致词”,到此结束,表明县吏勉强同意,不再“怒吼”了。

 

最后一段虽然只有四句,却照应开头,涉及所有人物,写出了事件的结局和作者的感受。“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表明老妇已被抓走,走·时低声哭泣,越走越远,便听不到哭声了。“夜久”二字,反映了老妇一再哭诉、县吏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如闻”二字,一方面表现了儿媳妇因丈夫战死、婆婆被“捉”而泣不成声,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诗人以关切的心情倾耳细听,通夜未能入睡。“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两句,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前一天傍晚投宿之时,老翁、老妇双双迎接诗人,而时隔一夜,老妇被捉走,儿媳妇泣不成声,只能与逃走归来的老翁作别了。老翁的心情怎样,诗人作何感想,这些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此诗如实地揭露了当时政治的黑暗。面对这一切,诗人没有美化现实,而是发出了“有吏夜捉人”的呼喊,这是值得高度评价的。

 

在艺术表现上,这首诗最突出的一点则是精炼。全篇句句叙事,无抒情语,亦无议论语;但实际上,作者却巧妙地通过叙事抒了情,发了议论,爱憎十分强烈,倾向性十分鲜明。寓褒贬于叙事,既节省了很多笔墨,又丝毫没有给读者概念化的感觉。诗中还运用了藏问于答的表现手法。“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概括了双方的矛盾之后,便集中写“妇”,不复写“吏”,而“吏”的蛮悍、横暴,却于老妇“致词”的转折和事件的结局中暗示出来。诗人又十分善于剪裁,叙事中藏有不尽之意。一开头,只用一句写投宿,立刻转入“有吏夜捉人”的主题。又如只写了“老翁逾墙走”,未写他何时归来;只写了“如闻泣幽咽”,未写泣者是谁;只写老妇“请从吏夜归”,未写她是否被带走;却用照应开头、结束全篇、既叙事又抒情的“独与老翁别”一句告诉读者:老翁已经归家,老妇已被捉走;那么,那位吞声饮泣、不敢放声痛哭的,就是给孩子喂奶的年轻寡妇了。正由于诗人笔墨简洁、洗炼,用了较短的篇幅,在惊人的广度与深度上反映了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四 田园草堂、颠沛流离的漂泊西南时期

 

上元元年春,杜甫离开干戈扰攘,哀鸿遍野的中原,来到鸟语花香的成都浣花溪畔建筑了草堂,得到了暂时的休息,怀着无限的爱写出了许多歌咏自然的诗歌。他歌咏的对象,往往是既联系自己,也联系时事。历代的诗话、诗评对于杜诗里高度的“情景交融”作过许多论述。但是杜甫的诗不只有高度的情景交融,而且有情、景与时事的交融,作者在写景和抒情时,很少离开现实,随时随地都想到他所处的时代。这类诗,杜甫越到晚年成就越大,象五律《客亭》、《江上》、《江汉》,七律《登楼》、《宿府》、《阁夜》、《秋兴八首》等,都是情景与时事交融的脍炙人口的名篇。《江汉》一诗作于大历三年(768)正月,杜甫自夔州出峡,流落湖北江陵、公安等地。此时他已五十六岁,北归无望,生计窘艰。此诗以首句头两字“江汉”为题,正暗示流离漂泊。尽管如此,诗人匡世济国之心未已,忠君爱国之心不改。“江汉”句,叙写诗人客滞江汉的窘境。“思归客”三字饱含无限的辛酸,因为诗人思归而不能归,成为天涯沦落人。“乾坤”句包含“自鄙而兼自负”这样两层意思,妙在“一腐儒”上冠以“乾坤”二字。“身在草野,心忧社稷,乾坤之内,此腐儒能有几人?”(《杜诗说》)。“片云”二句紧扣首句,对仗十分工整。通过眼前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将他“思归”之情表现得很沉郁。他由远浮天边的片云,孤悬明月的永夜,联想到了自己客中情事,仿佛自己就与云、月一样孤远。这样就把自己的感情和身外的景物融为一片。诗人表面上是在写片云孤月,实际是在写自己:虽然远在天外,他的一片忠心却象孤月一样的皎洁。“落日”二句直承次句,表现出诗人积极用世的精神。次句的腐儒,并非纯是诗人对自己的鄙薄。上联写了永夜、孤月,本联的落日,就决不止是写实景,而是用作比喻。黄生指出:“落日乃借喻暮齿”,是咏怀而非写景。落日相当于“日薄西山”的意思。“落日”句的本意,就是“暮年心犹壮”。就律诗格式说,此联用的是借对法。“落日”与“秋风”相对,但“落日”实际上是比喻“暮年”。“秋风”句是写实。“苏”有康复意。诗人流落江汉,面对飒飒秋风,不但没有悲秋之感,反而觉得“病欲苏”。这与李白“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的思想境界,颇为相似,表现了诗人身处逆境而壮心不已的精神状态。这两联诗的意境,苏轼曾深得其妙,他贬谪岭外、晚年归来时,曾有诗曰:“浮云世事改,孤月此心明”(《次韵江晦叔二首》),表明他不因政治上遭到打击迫害,而改变自己匡国利民的态度。“孤月此心明”就是从杜诗“永夜月同孤”和“落日心犹壮”两句化用而成的。“古来”二句,再一次表现了诗人老当益壮的精神。“老马”是诗人自比,“长途”代指驱驰之力。诗人写道,古人存养老马,并非取它的力,而是用他的智。我虽是一个“腐儒”,但心犹壮,同老马一样,并不是没有一点用处的。其中的言外之意是:莫非我真是一个毫无可取的腐儒,连一匹老马都不如么?此诗用凝炼的笔触,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不平之气和报国思用的慷慨情思。诗的中间四句,情景相融,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历来为人所称道。

 

面对清风明月,他并不曾忘记流亡失所、无处安身的人们,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唱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名句。宝应二年春,延续七、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结束,杜甫听到这个消息,惊喜欲狂,以为有希望回到洛阳,脱口唱出《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七律,迸发出内心的欢悦,这是杜甫生平一首最快乐的高歌。诗中突出地抒发了一个“喜”字,从闻喜讯,到流喜泪、观喜容、呈喜态、唱喜歌、思喜归,无处不喜。杜甫的诗一向以“沉郁顿挫”著称,这首诗却一反往日的风格,而以爽朗明快取胜。八句诗似脱口而出,水到渠成,极其欢欣鼓舞,轻快跳宕。因此清人孙沫评这首诗说:“一气旋折,八句如一句,而开合动荡,元气浑然,自是神来之作。”除第一句叙事外,这首诗后七句全是抒情;除前两句不对仗,后六句全对仗。这种内容与形式毫无拘束地完美结合,更加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补充资料】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⒃,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⒄!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翻译】

八月里秋深,狂风怒号,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嘴唇干燥也喝止不住,回来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像墨一样黑,深秋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了。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觉姿势不好,把被子蹬破了。一下雨屋顶漏水,屋内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房顶的雨水像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自从安史之乱之后,我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房子在风雨中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是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所吹破,我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

 

【解读】

 

此诗写的是自己的数间茅屋,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感。

这首诗可分为四节。第一节五句,句句押韵,“号”、“茅”、“郊”、“梢”、“坳”五个开口呼的平声韵脚传来阵阵风声。“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起势迅猛。“风怒号”三字,音响宏大,读之如闻秋风咆哮。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从而使下一句不仅富有动作性,面且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诗人好容易盖了这座茅屋,刚刚定居下来,秋风却故意同他作对似的,怒吼而来,卷起层层茅草,怎能不使诗人万分焦急?“茅飞渡江洒江郊”的“飞”字紧承上句的“卷”字,“卷”起的茅草没有落在屋旁,却随风“飞”走,“飞”过江去,然后分散地、雨点似地“洒”在“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很难弄下来;“下者飘转沉塘坳”,也很难收回。“卷”、“飞”、“渡”、“洒”、“挂罥”、“飘转”,一个接一个的动态不仅组成一幅幅鲜明的图画,而且紧紧地牵动诗人的视线,拨动诗人的心弦。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并没有抽象地抒情达意,而是寓情意于客观描写之中。读这几句诗,读者分明看见一个衣衫单薄、破旧的干瘦老人拄着拐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望着怒吼的秋风把他屋上的茅草一层又一层地卷了起来,吹过江法,稀里哗啦地洒在江郊的各处;而他对大风破屋的焦灼和怨愤之情,也不能不激起读者心灵上的共鸣。

 

第二节五句。这是前一节的发展,也是对前一节的补充。前节写“洒江郊”的茅草无法收回。还有落在平地上可以收回的,然而却被“南村群童”抱跑了。“欺我老无力”五字宜着眼。如果诗人不是“老无力”,而是年当壮健有气力,自然不会受这样的欺侮。“忍能对面为盗贼”,意谓:竟然忍心在我的眼前做盗贼!这不过是表现了诗人因“老无力”而受欺侮的愤懑心情而已,决不是真的给“群童”加上“盗贼”的罪名,要告到官府里去办罪。所以,“唇焦口燥呼不得”,也就无可奈何了。用诗人《又呈吴郎》一诗里的话说,这正是“不为困穷宁有此”。诗人如果不是十分困穷,就不会对大风刮走茅草那么心急如焚;“群童”如果不是十分困穷,也不会冒着狂风抱那些并不值钱的茅草。这一切,都是结尾的伏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愿望,正是从“四海困穷”的现实基础上产生出来的。

 

“归来倚杖自叹息”总收一、二两节。诗人大约是一听到北风狂叫,就担心盖得不够结实的茅屋发生危险,因而就拄杖出门,直到风吹屋破,茅草无法收回,这才无可奈何地走回家中。“倚杖”,当然又与“老无力”照应。“自叹息”中的“自”字,下得很沉痛!诗人如此不幸的遭遇只有自己叹息,未引起别人的同情和帮助,则世风的浇薄,就意在言外了,因而他“叹息”的内容,也就十分深广。当他自己风吹屋破,无处安身,得不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的时候,分明联想到类似处境的无数穷人。

 

第三节八句,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用饱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而密集的雨点即将从漠漠的秋空洒向地面,已在预料之中。“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两句,没有穷困生活体验的作者是写不出来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不仅是写布被又旧又破,而是为下文写屋破漏雨蓄势。成都的八月,天气并不“冷”,正由于“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所以才感到冷。“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两句,一纵一收。一纵,从眼前的处境扩展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扩展到战乱频仍、残破不堪的国家;一收,又回到“长夜沾湿”的现实。忧国忧民,加上“长夜沾湿”,难以入睡。“何由彻”和前面的“未断绝”照应,表现了诗人既盼雨停,又盼天亮的迫切心情。而这种心情,又是屋破漏雨、布衾似铁的艰苦处境激发出来的。于是由个人的艰苦处境联想到其他人的类似处境,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全诗的结尾。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前后用七字句,中间用九字句,句句蝉联而下,而表现阔大境界和愉快情感的词儿如“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欢颜”、“安如山”等等,又声音宏亮,从而构成了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恰切地表现了诗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这种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咏歌之不足,故嗟叹之,“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别林斯基曾说:“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不论是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或者描写他本身的幸福。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杜甫在这首诗里描写了他本身的痛苦,但当读者读完最后一节的时候,就知道他不是孤立地、单纯地描写他本身的痛苦,而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在狂风猛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脑海里翻腾的不仅是“吾庐独破”,而且是“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千百年来一直激动读者的心灵,并发生过积极的作用。

 

总结

 

杜甫一生历尽沧桑,饱经磨难,但少年时代的他也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凌云壮志,只是生不逢时,“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杜甫在早充观国宾之时未能如愿以偿。而他的“至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忠君爱国之志,又在他期盼已久的主上顷见征之时,沉入无底深渊。历史的灾难与沉重成就了杜甫,而杜甫则承载着它,使其被一代一代的后人所知晓,所明了。杜甫浪漫的绝望,只能锁定伤心的现实。他紧握手中正直的笔,注视着所有悲哀,透过繁盛的表象他看到腐败的实质,拨开历史的风尘,沉郁顿挫的诗句和着缓慢踉跄的脚步把深藏于富丽堂皇中的大唐撬上尤如明镜的万里晴空,险些把世界压塌。

 

当青色的衣衫再也抵挡不了朔风的吹刮,当坚毅的脸庞再也经不住岁月的蹉跎,当崇高的灵魂再也容不下战争的吞噬,杜甫满腔的爱憎如旭日东升,喷薄而出。历史没留给杜甫任何一道门,即使一道狭窄的小门,而杜甫却成就了不凡。杜甫的诗犹如大唐由盛到衰可悲历史的一面镜子折射着他不同时期的真实景观和社会生活矛盾。又如一个历史宝库,包含着浑涵汪洋、千汇万状的丰富内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和“百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的忧国忧民的深衷和“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个惊人死不休”的鸿鹄壮志,形成了他沉郁顿挫的独特格调和精益求精的诗艺,也铸就了这位彷徨者无数铿锵凝练脍炙人口的绝妙好辞。于是他便成了诗中的圣人。他的人格魅力便得到了更艰难的提纯,直升一个令无数英雄竞折腰的境界。贯古玉今的文人墨客中又有几人欤?

 

杜甫已离我们远去,淹没于黄尘古道,荒芜在烽火边城,岁月却带不走他那个早已铭记世人心中的姓名;长江有情化作泪,长江有情起歌声,历史的天空有一颗星,人间的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

 

【作品欣赏】

杜甫,文学与道义的高峰

刘柯依

 

是怎样一个意志坚定的人才能忍受一个朝代由盛到衰的悲惨历史?

是如何一个忠心耿耿的人能够在颠沛流离中,为国忧愁?

又是怎样一个才华横溢的人能够在有生之年创造出后人感慨万千的不朽的诗篇?

就是这个有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的杜甫啊!

我是如此惋息你。本出世于这样一个“奉儒守官”的家庭,又是这样一个才华横溢,学识渊博的才子,却受居心叵测之人的闹剧,奔走献赋,郁郁不得志,“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可叹,可惜!

我是如此同情你。这样的满腔热血却被贬华州,这样的一个难得的爱国人士,就不得不独之苦闷。正如你所言道的“天寒远放雁为伴,日暮不收乌啄疮”中的忧伤,充满对壮途失意,世态炎凉,奸倭进馋的感叹和振奋如此惨遇,可悲,可痛!

我是如此敬重你。尽管自己的远大理想与抱负被现实打了个粉碎,击了个头破血流,被贬为一个小官,但你仍无时无刻为国思愁,注视着时局的发展,为剿灭安史判军而出谋划策,考虑如何可减轻人民负担,满腔爱国热血!可敬,可畏!

杜甫先生,请一路走好!您饱受了思想,行动与身体上的折磨与禁锢,生活窘迫,四处飘离,而不能安定。最后,却是在一条小船上结束生命。这样一个才子,品学兼备的才子,却要在这样的环境下,西南漂泊,怎样不让人惋惜;在这样一个黑暗社会中,仅能用诗句表达愤懑与民生疾苦的思想,怎能不叫人心痛?

杜甫,你这座中国历史上一座文学与道义的高峰!

 

诗圣杜甫

郭好

 

有这样一个人他,一生写下一千多首诗,他的诗被称为史诗,他时而狂羁豪放,时而沉郁顿挫,他对山水也情有独钟,他与李白并称李杜,被人们称为“诗圣”,大文豪鲁迅评价他:“他是中国人的脊梁。”他就是——杜甫。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站在泰山之下,仰首望着这雄伟的山峦,山势峭拔,直插云霄。一轮红日临于山上,几抹浮云随着风轻轻飘动。此时,这番美景在杜甫心中,这山是渺小的,因为他有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就是杜甫,一个狂羁豪放的杜甫。,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此时的杜甫,已是年老多病,而这周围又是疾风震撼高天,发出怒号的吼声;猿猴哀鸣,渚清沙白,飞鸟之影映入寒渚,木叶纷纷凋落,江水奔腾涌流,一片深秋的凄清肃煞之色。周围的一切衬托得杜甫是那么凄凉,沉郁之情早已涌上心头,顿挫之意也已融于其中。这就是杜甫,一个沉郁顿挫的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坐于船中,抬头一看,翠绿的柳树上,两只黄鹂正在悠然歌唱,动听婉转。又眺望半空,一行白鹭翱于青天之上,如梦如幻。鸟啼翠柳,白鹭青天,杜甫被这美景震撼着,坐于船中,一挥笔,一幅生机勃勃的盛春之图临于纸上。这就是杜甫,一个对山水情有独钟的杜甫。

有一种幽香越过千年古卷,有一种沉郁越过万年尘埃。细细品味一番,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那是狂羁豪放,沉郁顿挫的山水之情。

 

遇见杜甫

刘融凯

 

每每读到杜甫的诗句,我都会体会到他人生的波澜起伏。
     遇见杜甫,他在七岁时,便能作诗,一句“七玲思即壮,开口咏凤凰”名震乡里。上天早就注定了一切,他有幸生在了一个富裕的家里,却获不了一个好的结局。
     遇见杜甫,他已经到了"立志于学”的青春年纪,他抱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淳朴”的雄心。但唐明皇仍然沉溺于“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中,朝堂已经完全由着李林甫掌握,可怜他并不懂人情世故,并不愿屈于庸才下,结果是屡屡失败,而王朝的腐败化也使得他家的生活日益窘迫。一个曾经锦衣玉食的孩子,现在要独立面对一切!他从不抱怨,用诗词歌赋来记录历史,别样理政。他从不求饶,即使再窘迫,他也能适应。即使上天饿死了他的小儿子,他也不极端,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来反应当时的现状。
     遇见杜甫,他在而立之年,经历了安史之乱。“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表现了他忠君爱国之心永远不会变,他不惜以身冒险,投奔唐肃宗。即使他最终还是被贬,上下腐败不堪,他痛心疾首,他也还是为后人留下了一笔笔历史文化遗产。
     遇见杜甫,他已近不惑之年。他的眼神告诉我,他依然盼望故乡,无论在何方,他爱家的心一点也没变。上天不让他回家,他也为此留下了遗憾,史称“江舟长逝”!
     回望杜甫,他虽然小时候锦衣玉食,但面对贫穷他依然可以淡然面对生活。他是那样的坦然!
回望杜甫,他虽不受重用,但面对腐败的朝政,混乱的中原。他依旧心怀国家,用诗词歌赋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他是那样的忠君报国!
     回望杜甫,他虽已有白发,面对千里的北方,他依然决定年迈返乡,他是那样的热爱自己的故乡!
     遇见杜甫,遇见他的文采,遇见他的理想,遇见他的精神。对我是多么的有益啊!
     杜甫在哪儿?莫急,他的背影仍在那古典诗词处!

 

诗中圣哲

刘渝杭

 

是谁漫步在那杂草丛生的道路上,唱着国破家亡的哀歌,是谁在那个风驰电掣的夜晚,想着天下寒士的安危,是谁悄然无息的沉寂在海里,却还在斟酌字句的优美。

你生于盛唐,却唱不出盛唐的繁华;你与李白为友,却不能像他一样挥洒浪漫诗意。你唱出的,是晚唐的衰落和动乱;你浑洒的,是苦难人民的哀叹与泪水。

杜甫啊,你这衰老无助的巨人!

杜甫啊,你这悲壮凄凉的巨人!

杜甫啊,你这历经沧桑的巨人!

翻开杜甫的人生,不由得让人想起这句话:“文章憎命达”。他仕进无门,困顿十年,方得小职,安史之乱中又流亡颠沛,为人所俘,直至最后,贫病交加而死。当他幼年在自己的枣树上爬上爬下,把笑声洒满整个庭院的时候,一定没有想到命运之神已给他安排下这样一条坎坷异常的人生之路。幼时身体赢弱的他也一定没有想到自己将用这一副肩膀扛起自己人生的不幸和整个时代的悲哀。

杜甫用他并不健壮的躯体承载着一切。驾一叶平平仄仄搭起的小舟,穿梭于暗流涌动的江水中。我能想象杜甫逆流而上的艰难,他走在唐朝的下坡路上,注定要弓着腰,低着头,一点一滴地细数着黎民百姓的苦难,然后蘸着浓于墨的悲哀。他孤单,他寂寥,他忍受着人类不应该拥有的孤独。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他忧国忧民的感慨。他总会为秋风所破,大雨如注,长夜难眠的遭遇,推己及人,联想到国家的命运,战乱给人们带来的苦难,总会有一种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是他对孤独生活的比喻,他总能把流离生活的孤独感受抒发得淋漓尽致,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孤独之情。你虽孤独,但你却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

若说千百年后杜甫诗作不一定会流传于世,但他的精神定会永垂不朽。

  

变迁的时代,无奈的诗人

郑成宏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题记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廉俱丰实。”多么繁荣昌盛的时代。可算是“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理想的大同社会呀!岁月流逝,时代的变迁,唐朝的风光历史印在书上,淡出眼前。看着由盛为衰的爱国诗人,只能把浓浓的小忧国情怀写在诗里,留在心中。充满爱国情怀却无奈的诗人——杜甫

他亲眼看见美好繁华的,举世闻名的唐朝,由盛为衰,杜甫也用诗表达了心中的悲痛和凄凉。他那浓浓的爱国情怀和饱满激烈的诗让人跟着唐朝的历史走了一遭。他的诗从优美的风景和愉悦的心情变成了抒发内心悲伤无奈的心情,令人叹惋,

“随风潜入月,润物细无声。”“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这绵绵凉爽的春月在夜里安抚人们,滋润万物,净化心灵,舒服的醒来,城里的花装饰着每个角落。“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优美扑面而来。给人心中畅快清爽的心情。“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从泰山上居高临下,全是一片片的小山,重峦叠嶂,好像能从泰山上一览全世界。辽阔的天地让人心中也广阔无垠,内心坦荡荡。这高大威武的泰山令人壮观踏实。

好景不长,这美好的风景和时代能持续多久呢?“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又是一年春,可是在被俘的日子里即使有春雨的滋润,也低消不了心中的悲伤无奈,更无法阻止衰败的结局。对国家的担忧,对亲人的思念使人心中悲伤沉重,但却心有余而力不足。“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亲朋好友不知道消息,自己也无能为力,登上岳阳楼,默默思念过去的繁华。孤独寂寞担忧的心情缭绕诗人左右。“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

这大好江山呀!也就此落败,这伟大的诗人呀,也孤独离开。

杜甫的诗真实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的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画。饱满深刻的情感使人们体会到诗人的孤独悲伤。变迁的诗人,无奈的诗人。

 

天色已晚,细雨依然

唐安芪

或许,他没有诗仙李白的洒脱豪放,也没有陶渊明的悠然自得,他的眼中似乎只有愁苦,心系国家,他甚至“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谈起杜甫,我甚至不愿提起他“诗圣”的称号,在我眼中他更是一位“心同百姓,思寄祖国”的爱国者。

忧国,是杜甫诗中的灵魂主干,他的所有诗作中,多数都透露出对祖国山河破碎的感叹和愁苦。面对日益衰败的唐朝,面对支离破碎的大唐国土,他含泪提笔写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昨日祖国繁荣,而今日却破亡了。面对依旧的山河,试想,是否人人都像杜甫一般流下“感时泪。”怀着“恨别心”?杜甫就是这样一个爱国诗人,他因“国破而忧,国盛而乐”。他的快乐不仅仅是自己的,也属于祖国的。这样纯粹的快乐只是真心爱国的人才配拥有。生活也是如此,不需要游遍山水,更不需要荣华富贵,杜甫快乐的根源只是祖国的繁盛。

在杜甫生活的时代,是最黑暗的时期。尤其是在安史之乱时,在这黑暗的社会下,各地官吏残暴无情,剥削百姓。在这样水深火热的时候,杜甫毅然选择出来,用慧笔揭露出一桩桩事件,将同情,理解的思想灌输到每一句诗中。“石壕吏”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官吏的冷酷让杜甫愤怒却无奈,自己无能为力,只能愁苦的“独与老翁别。”他也亲民愿意与百姓同甘苦共患难,似乎他不是诗人,更不是只为升官发财的人。

而他本是一个出生显赫的名门贵族,一个走到中国现实主义诗歌顶峰的人,谁曾想到过他的一生却是流离失所,四处漂泊,贫困多病,客伴终身的,对他来说,个人遭遇不算什么了,他忧国忧民不忧己。但是风雨飘摇中的唐王朝抛弃了杜甫,而历史却在风雨飘摇中造就了另一个杜甫。这究竟是杜甫的不幸还是杜甫的幸运呢?历史总是把一份生命的朴素让人咀嚼得百味丛生。流连一番,天色已晚,该走了,细雨依然。

 

我谈杜甫

米馨月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你一生颠沛流离。长期漂泊的人最易悲秋,疾病缠身的人难得登台。我似乎看到了,你独自一人,站在高山上眺望,秋天,已经来到了啊。猿猴啼叫着,鸟儿在空中徘徊着,落叶萧萧,浪涛滚滚,秋色无边无际。“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怀。”不知不觉中,青丝已成白发,因为生病,你连唯一的依靠,借酒消愁,都不能够了。这,何尝不是一种忧愁?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天上的沙鸥无所归依,四处漂泊。你跟它一样,在外流浪,没有人陪伴。天地越是辽阔,大海越是浩荡,星空越是灿烂,就越显你的寂寞。你坐在船上,听沙鸥的声音,心中必然全是苦涩。纵然你有太多情感想表达,可是毕竟,没有一个可以倾诉的人。纵然你早已身心疲惫,可是毕竟;没有一个温暖的港湾可以停留。这,何尝不是一种孤独?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深夜,你望着月亮,想象着远方的妻子是不是跟你思念着她一样,思念着你?这种痛苦的思念,痛苦的生活,何时才到尽头?你们何时才能相聚,何时才能诉说久别重逢的悲喜?然而这种互相思念,最能触动我的心弦,这种感情,令人羡慕。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明明所有的月亮都是一样的,你偏偏肯定自己故乡的月亮最明亮。这,何尝不是一种热爱家乡,思念亲人的表现?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故国虽在,已满目伤痕。你经历了国破家亡的痛苦,春天的景物再美,在你眼中,也不过如此。而你唯一能做的,也不过是用你的文字,记录下当时的情况,和你的感情罢了。但你的情感是那样真实,好像我眼前真的浮现出那样一幅画面:安史叛军如同土匪一般,将长安城里的东西洗劫一空,街上人烟稀少,野草因无人打理,随意的生长起来。本应繁华的城市,徒留一地凄凉。但是我知道,你的眉间,虽满是忧愁与伤痛,但心底,一定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够获得胜利。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爱国情怀?
   你的语言,总是那么艺术,而又那么的真实。你总是将你所有的情感,全部融于诗词之中,生动地向我们展现了你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和感受到的。
你的人生,也并不平凡。可正是因为你经历的多了,你带给人的感受,也就不同了。
   我喜欢你的孤独,你的忧郁;喜欢你对故乡,和家人的思念;不过我最喜欢的,还莫过于你那挚热的爱国精神。

 

令人尊敬的苦旅

周琳欣

 

如果一个人的一生就是一次旅行,那么杜甫的一生就是一次苦涩却令人尊敬的远行。
   杜甫最初的路是很让人悲哀的。他的理想是当一名好官员,为了理想,杜甫理所当然地去报考进士,却被一些小人排斥,使他“怀才不遇”。同时,在他追求梦想的十个年头,见了不少官场上的小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便是杜甫当时最深的感想吧。不过,他是有出路的,只需俯下身子,在某“大人”面前说几句好话,想当官?没问题。
   不过,杜甫没有这样做,故而人们敬仰他高洁的情操,不委身求官的气节。他仅仅是带着一个疲惫的身心,以另一种方式继续这个旅程的后半部分。“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不能说,有梦想就一定要实现;也不能说,一杯苦茶就品不出别样滋味。杜甫的一生,苦归苦,却能够苦中得乐。
   杜甫从长安来到成都,住在一个四周风景如画的地方,他的生活是闲适的,心情是平静的。在这样平静祥和的生活中,杜甫又造就了不少千古名句,故又被人们尊为诗圣。在风和日丽的日子中,他时常手捧一卷书,在屋外的树下,吟一会儿,写一会儿,有时也伴着麻雀的絮语,竹林的和鸣,默默地将景色一一放入眼中,不由地写下了“风含翠筱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的诗句。他热爱大自然,无论是高高雄伟的山峰,还是雨珠轻盈的舞姿,他都爱。
无论一个事物有多美好,都不可能永远存在。不久,杜甫在回乡的路上,在一叶小舟上与世长辞了。
   杜甫的一生注定很苦,连最后去世都没有一个人陪着他。想必,他是带着此生未了的梦走的吧,走到了旅程的终点站。我们喜爱的杜甫啊!你终于走完了这条令人无比尊敬的苦旅!

 

 

浅谈杜甫

任怡莹

 

你的诗,如天上的祥云,变幻莫测,如山上的石头,形态各异。你的诗,或雄浑奔放,或平易质朴,或深沉含蓄,或沉郁悲凉。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你怀着满心的报复,来到洛阳赶考,并与李白相遇,结下“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友谊。你在岳山山顶,俯视着下方,将岳山下的景象收入眼底。你与李白喝着酒,做下约定。你的诗雄浑奔放,这是读书与漫游时期的你。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社会财富分配不均,贫富差距大。你在长安十年的困苦生活,面对着那时的社会,有了新的认识与见解,达到了新的高度。你的诗平易质朴,这是困居长安时期的你。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凄凄凉凉的诗句,写出你心中的痛,你心中的伤,你虽被叛军所俘获,,虽未被囚禁,但并无开心之意,我似乎看到,你站在城下,看着春天的花,听着鸟儿的叫声,伤感着国事,不禁潸然泪下,你对祖国的热爱,写在你所见所闻所感之中,你的诗深沉含蓄,这是陷贼和为官时期的你。

“要得广度千万间,大广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你已是如何的苦,却仍望有那么一间大屋子,能装下所有寒苦的人们,你高尚的品德也就随之体现了出来。你懂得替他人着想,尽管自己处于贫穷之地。你的诗沉郁悲凉,这是西南漂洒时期的你。

你是诗圣,你是杜甫,你如你的诗,雄浑奔放,浪荡不羁;平易质朴,才华横溢;深沉含蓄,忧国忧民;沉郁悲凉,悲天悯人。天上祥云飘过,我似乎看见了你,看见了你的诗,以及你的一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