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携程游记:【实用】'遇見不一樣的香港,一次玩够大澳和梅窝,双人3日自由行'

 额玖安人 2016-03-18


写在前面

我有个习惯,每年去一次香港,然后要去个比较小众的景点。这次,就去了梅窝大澳(大澳之前去过,算是故地重游,这次的目的是要看朋友推荐的大澳文物酒店,确实值得一看)。


行程

Day 1,广州-香港,大巴。

大澳-华记餐室-大澳文物酒店-石仔埗街-东涌名荟城-梅窩銀礦灣度假酒店(宿)

Day 2,香港

梅窩-銀礦灣-添好运(食)-JJ Hotel-兰桂坊-豚王(食)-JJ Hotel(宿)

Day 3,香港-上海

香港大学-時代廣場-許留山(食)希慎廣場誠品书店-銅鑼灣崇光百货-再兴烧腊(食)-赤腊角机场


行前准备

这次是先到广州出差,然后从广州坐大巴去香港的。之前都是直飞或从深圳机场坐大巴过去,因此又有点两样,期间也遭遇到了些波折,在后面会提到,也许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住宿

梅窝银矿湾度假酒店,携程预订,580元/晚

JJ Hotel,541.51元/晚

交通

广州到东涌名荟城大巴,110元/人

JJ Hotel到赤腊角机场的士,约277元

其余用八达通。

没有景点门票,手机卡是朋友用剩的,真是节约到底了。

行前有详细的行程,因此每天在末尾会有对照,说明哪些行程去了,哪些没去,原因在哪里,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同时也会将旅行中遭遇的问题做个汇总。


华丽的分割线

————————————————————————————

Day 1

2014年11月29日大澳


雖然胃裡依然翻江倒海,不過當車停靠在大澳巴士站的那一刻,我的記憶還是在瞬間被喚醒:到了。
上次來大澳,是兩年半前。我順著石仔埗街走到郵局門口,琢磨著想給夢夢寄張明信片,得到的回复卻讓人失望:這裡沒有。是啊,這邊只是個小漁村,又不是你我常見的遊覽景點,誰有那樣的閒心?於是我選擇折返,因為真的沒什麼可看了。
但是,這樣的折返後來成為我再度來到大澳的動力。因為回家後才知道,在這條街的盡頭,有個水警總部的舊建築——如今的大澳文物酒店。
※上一次的大澳遊記,可以參見這個鏈接:http:///?p=3649


華記餐室


好了,回到現實中來。
第一站依然是永安街,那條賣海味的小街。現在是12:30,距離我從廣州中國大酒店出發,已經過了整整7個小時,亦比原定行程耽誤了一個多小時,所以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祭一下“五臟廟”。


彷彿還處於暈車之中,朦朦朧朧裡見到了華記餐室(永安街35-37號地下,+852 2985 5353),於是跟朋友說,好像這家不錯哎。回來後才發現,大眾點評根本沒有收錄過這家店。好在香港街頭,你隨便找家店坐進去,都還是過得去的。
要了雲吞魚蛋面,沒有記錯的話,是28港幣。雲吞裡是蝦、肉,真的是先有蝦再有肉,魚蛋也Q彈,好吧,也許我真的是餓了。桌上,放著涼水,自己倒就行了,當然你也可以點奶茶或飲料。老闆娘過來用小紙條記下你點的東西,稍後又用一張小紙條記錄餐費金額,塞在桌上玻璃檯面下,一如所有的小餐室。


船屋和海豚
上次來,沒有去坐船,這次自然不會放過。


折返回大澳街市街,跳上一艘小船(25港幣),先看了下當地人世代聚居的船屋,之後便往海上走,去看傳說中粉紅色的白海豚。
破敗的船屋,是這裡人們世代賴以生存的家,船屋裡居然還有日式拉麵店和別具風味的咖啡館,也許他們要的,就是這樣的生活吧。


在我還沒有完全反應過來時,船上的喧囂聲又把我拉回了現實。大家都在看海豚,躍起、落下,回歸大海。身邊瞬間又恢復平靜,然後再等待它的又一次躍起,在未知的時刻和未知的角落。


我們沒有回到起點,而是在大澳文物酒店那一頭下了船。這次我終於能將石仔埗街走完了。


大澳文物酒店
記得我上岸後發了條微信:看到大澳文物酒店的第一反應是,這裡應該帶女朋友來Mark Love才對,太贊了。


一邊是無敵海景,一邊是去往酒店的小徑。小徑的兩側全是開著紫色花朵的小樹。那棟古老卻又整舊如新的建築就這樣孤傲得矗立在那邊,似乎在等待遊人的膜拜。酒店外面開放式的小露台上,擱著個小茶桌和兩把藤椅,我們在藤椅上坐了下來,久久不願離去。



由此拾階而上。


從地理位置來看,大澳位於香港最西邊,正對珠海和澳門。因此歷史上,它是和中國(清朝)的邊界。當時的大澳(水)警署(建於1902年)就有著邊防的功效(這就是為什麼順著酒店往上走,現在依然會有“軍事用地”的禁行牌)。整個酒店只有5間客房和4間套房,我看到的客房價似乎是2800港元/間晚(週末)。
www.taioheritagehotel.com


石仔埗街


從大澳文物酒店出來,順著石仔埗街往回走。這裡和國內的農村區別不大,自建的3層房屋,既是住宅,又是工場,當然也是商店。想到兩年半前買的蝦醬至今還躺在家中冰箱裡,於是打消了所有購物的念頭。對了,蝦醬在製作過程中是惡臭的,路過時要有思想準備。


光顧了一對老夫妻的烤魚鋪,他們將小的雜魚放在爐上烤製,然後賣錢。魚乾很硬,還帶點腥味,隨便嚐嚐吧。另外遇到了一個耍鹹鴨蛋的,我沒聽懂他說什麼,旁邊的阿婆好像有點小名氣,聽他不停在推薦。

回到大澳街市街,轉角遇到了肥妹燒烤小食,似乎有很多人贊過的店,店鋪裡全是即時貼,寫滿幸福。


要了195港幣的全套(不是大保健),就有這些了。
其實我真正覺得好吃的,是出門後嚐過的魚蛋,一家無名小店裡的。

如果沒有猜錯,吉慶街和吉慶後街是後來出現的。去了行程中推薦的蝦豬餅,把蝦醬放在豬肉裡,然後用餅包裹起來。餅皮是直接從冰盒裡取出加熱的,感覺很彈。不過真正的問題在於,豬肉裡肥肉太多了,而我又吃得太飽,於是在後來等11路回程時,胃裡再度翻江倒海。


幸好那天是週末,11路等待的隊伍非常長,讓我有時間連續去了兩次洗手間,把那些東西全部吐完,哎。


Tips:以貌取人犯下的错


為了這次行程,我做了非常詳細的攻略,不過我們真正行進的,只有其中的1/2不到。

先說此行中最大的Bug吧。
我們6:00在廣州等車,大約8:00多到深圳灣,下車被一矮個男攔住,說讓我們在此等候去往東涌的小巴。這不合常規,於是我的不信任出現了,決定自行從深圳灣過關。
週六上午過關,耗時1個多小時(個人感覺還在正常範圍內),抵達對岸後才知道,我確實應該在原地等待。
這樣就沒退路了,再返回也不可能,索性跳上去葵芳的大巴,再從葵芳轉地鐵到東涌。相比原定時間,晚了1個多小時。

我們在東涌地鐵站充了八達通,再用八達通(香港許多地方能用八達通)去東涌名薈城B2寄存了行李(大箱10蚊/小時)。

週末11路班次多,但異常擁擠(相對香港而言,在上海擠過車的另當別論),我直到臨近終點才混到座位,結果照例因為盤山公路的原因,暈車了。

這天放棄的行程:
由於走葵芳轉地鐵到東涌,以及未曾預料到11路大巴如此擁擠,再加上我們於文物酒店聊天耗費掉的時間,最終放棄了昂坪360的行程,而是直接由大澳返回東涌。
對沒有去過昂坪的朋友來說,可能有些遺憾,主要是那段纜車的經歷(那個大佛真不值得專程去)。

從大澳出來,我們去了東涌的奧萊。沒買到什麼東西,比較失落的是,我看中了個新秀麗的挎包,剩下兩個,一個釦子上有硬傷,一個背面被刮花,惟有放棄。

之後在東涌坐3M,於22點抵達梅窩銀礦灣度假酒店,結束Day 1的行程。


Day 2
2014年11月30日

梅窩
我天生喜歡海。
那一年,住京基喜來登。
入夜,踩著細軟的沙子,獨自走在已經漲潮的海邊,聽海浪拍打沙灘的聲音,久久不願離去。

梅窩是阿斯推薦的,然後我在網上搜索到了這家酒店——梅窩銀礦灣度假酒店。有人評論說,當你坐在餐廳裡吃早餐時,就能看到一望無際的海灘(其實哪有一望無際啊)。我一下子被這句話擊中了,於是訂了這間酒店。



特地睡了個懶覺,9點過後才去吃早餐,就為了避開國內的旅行團。
不得不承認,香港是中國最西化的城市,此刻餐廳裡老外多過國人,顯得格外安靜、有序。
秀一下中西合璧的早餐吧。且慢,墊在下面的那張是什麼?是朋友最先注意到的,原來是張梅窩地圖。它的出現,瞬間改變了我們的行程。


花40港幣租了輛自行車,開始了梅窩的騎行之旅,方向就是地圖中的銀礦灣瀑布和已經廢棄的銀礦洞。



郊野公車站


瀑布


通往銀礦洞的路,很陡

銀礦洞前的老夫妻,這就是愛情。


回來後,又在沙灘上轉了一圈,直到玩爽了才退了自行車,取行李而去。



中環


抵達中環已是15點,距原定行程延誤了4個小時。更糟的是,我們連午飯都沒吃。好吧,直接在中環的添好運解決。
不要再跟我抱怨港式茶餐廳的服務是如何不好?我們習慣了在新旺、避風塘裡正襟危坐著吃飯了。可是你中午去老盛昌吃麵條時會習慣性說買單嗎?還不是屁顛屁顛自己跑去付賬的。
這樣滿滿一桌才178港幣,折合人民幣140元。你去新旺試試?而且,人家的點心就是比你家的地道(順便申明,新旺是我在上海最喜歡的茶餐廳)。



填完肚子趕去JJ Hotel Check in,然後趁著老闆給我送東西來之前,匆匆離開(我還沒走到灣仔地鐵站,他就微信說已經把東西放前台了)。


這段路程很簡單:半山自動扶梯,順帶看蘭桂坊(上一次來半山,是白天)。這一路有兩個方向可看,荷里活道的古董街和蘭桂坊的雲鹹街以及藝穗會(前牛奶公司倉庫),還有都爹利街的4個煤氣燈(那是法定古蹟)。


藝穗會


發現敵對勢力——香港外國記者會


一路上,朋友連“噴”※了兩個哈根達斯,中途還把勺子給弄丟了,是一路“喝”下去的。算上匯率,香港的哈根達斯真是便宜。
對了,差點忘記最重要的一茬,去了前同行@王喬at瀋陽 推薦的豚王,很幸運的是,我們居然沒有排隊!


※在雜誌做的時候,我喜歡對美編說,幫我“噴”(打印)。這是個萬用動詞,反正無論想做什麼,都可以用“噴”來定義它。就好像我總是習慣說,喝罐可樂壓壓驚吧。


Tips:這天放棄的行程
原定計劃中,我們於中午到達中環,下午將循灣仔-天星小輪-海港城-香港藝術館-半島酒店-重慶大廈-龍城-富好中心-旺角的線路在九龍半島有大半天的行程。不過既然這樣,就唯有先把隔天中環的行程提上來了。因為這個原因,藝穗會也只能看個外景了(打烊了)。

Day 3

2014年12月1日

香港大學

我坐在港大學生餐廳裏。
左邊的窗外,是XX之柱;右邊的電視裏,播放著昨晚衝突的畫面。
我低著頭,又要努力不讓淚水打進餐盤。

從小巴下來,往半山走,沒多久就看到了港鐵的標誌。我知道,那是香港大學站,它將於這個月的月底通車。
走到港鐵站時,我還有點迷茫。直到提醒我不要在工地逗留的工人指著臺階,我才匆匆往車站上方走去。原來,從這裏就已經能進入港大了(不是西閘)。
港大不大,它建在半山,也許正因爲與山環抱,在平地上長大的我,似乎並不是很適應這樣的建築格局。樓與樓之間是有走廊相連的(這讓人想起福建的騎樓)。如果你要從這幢樓走到那幢樓,不是直接下樓,而往往是走到二層,看到一扇門(通常我們會認爲那是個教室或其他什麽處所),打開再往前走,就去了另一幢樓。
正對港鐵站的,是黃克競樓。電梯上樓就是他們的學生會,外面牆上既有“罷課不罷學”的標語,也有“誤人子弟”的點評。這,才像是個大學。

我們走進一旁的學生餐廳,早已過了早餐的點,裡面空空落落。拿著八達通在一頭點餐,再去另一頭取食物。人不多,井然有序。坐在靠近電視機的位置,看著新聞。對的,從12月1日起,學校就進入考試季,因此本身就沒有太多的學生在那裡。



餐費可以刷八達通,這樣一頓早餐,才21港元。


我聯繫上了lily,她用微信給我實時指路。


這面牆上,可以看到完全不同的觀點。當然,也有那種充滿地域歧視色彩,至少會讓我這個大陸人多少有些不快的話語。但大學,不就是讓人各抒己見的地方嗎?

我們去了圖書館、中山廣場、莊月明活動中心、邵逸夫樓,然後走到梁球琚樓。不少設施,比如圖書館,只有刷學生卡才能進入。


最後,去了作為法定古蹟的本部大樓,真是個恬靜又漂亮的處所。


所謂大學,不在乎你是不是有錢,是不是很大,是不是有許多學院。而在於,你有沒有獨立的精神,開放的學術心態,是不是可以讓學生在這裡不僅能夠學到知識,還知道如何做人? 出來時,有點下小雨,我們也迷路了。好在,結果在西閘問路時,恰好有學生說,我也要去東閘,帶你們過去吧。真的就如liiy說的那樣,她在港大的第一年也經常會走冤枉路。實在是太繞了。而那位同學把我們送到東閘,又回頭走了。我在想,也許他真的就是為了送我們過來而已。 等少爺大一點,我會帶他來。從他出生,我就在想,希望他未來能夠離開這裡,去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大學讀書、談戀愛,去一個無論環境、生存壓力都不是那麼大的國度生活、結婚、生孩子,度過一生。


補敘
從港大出來,我們嘗試著坐28路小巴去銅鑼灣。結果,香港小巴都是一人一座的,一旦沒有了座位,都不會停站。最終,還是上了去往中環的巴士,再轉地鐵。


至此,我們的行程完全被打亂。下午就去了時代廣場、許留山、希慎廣場的誠品、銅鑼灣崇光。我不太喜歡誠品的格局,覺得還是海港城的Page One更適合我。崇光百貨,則純粹是去購物的,好在這次讓我帶東西的,真不多。


3天的行程,我們只圍繞了大嶼山和香港島,根本沒有踏上九龍半島一步。好吧,包括我還做過的西貢行程,都留待明年吧。我曾經去過西貢和萬宜水庫,覺得那是可以再去一次的地方。
回程照舊跑去再興燒臘解決晚餐,然後就打車去了機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