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人代言的企业咋就死得快?

 西家泉 2016-03-18
                                                                   名人代言的企业咋就死得快?

      【环球科技报道 周涛】在商界流传的事故里,有一种企业的死亡叫“成龙代言”。代言小霸王,小霸王倒闭了;代言爱多VCD,爱多老总坐牢了;代言汾湟可乐,汾湟可乐没了;代言开迪汽车,全国才卖九百多辆;代言霸王洗发水,被查出霸王致癌了;代言思念水饺,被检出含病菌而下架了;代言日本三菱汽车,结果发生召回事件……。唯一没死的是格力电器。不过,2014年年初,格力集团将代言人成龙改为自家老板董明珠。董明珠称,每年花在代言人的费用超过千万,正打算自创手机的格力,宁愿把省下的钱花在制作成本上。

       成龙是灾星吗?显然不是。这些因成龙代言广告而死亡的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应该是主因。与此类似,有细心的网友给央视列过一张表,从1995年开始,直到2007年的广告标王分别是:孔府宴酒、秦池古酒、爱多VCD、步步高、娃哈哈、熊猫手机、蒙牛乳业、宝洁。正所谓各领风骚三五年,这些愿意投入血本在央视做广告王的企业、品牌,按道理应该在央视宣传的大力扶持下,企业越做越大,品牌越叫越响。应该从一个辉煌走向另一个耀眼的辉煌了。但现实又是怎样呢?你在市场还能再找到孔府宴酒、秦池古酒吗?还能找到爱多VCD吗?近年的新贵蒙牛乳业现今在还在“三聚氰胺”的阴霾下挣扎,曾经牛气十足的牛董事长居然到了卖哭以期望兄弟们拉他一把的地步。这是不是企业另一种死亡法,叫“央视广告”呢?

      企业不把产品质量放在首位,不把苦练内功放在首位,而只把精力用在大花费大广告上,靠当红明星撑面子,以为广告做得铺天盖地,无孔不入,就能赢得市场,就能一夜暴富,这既反映出企业经营思维的走火入魔,也暴露出某些媒体和名人金钱至上的宣传观。可以这么说,有些企业恰恰是被媒体和明星的狮子大开口的广告费给拖死的。而有些居心叵测的企业,也正是利用媒体和明星只看钱不看货的广告思路,大肆散播代言虚假广告,造成无数观众的巨大损失。如臭名昭著的蓝田广告、万里大造林广告,还有至今仍在行骗的“脑白金”、“黄金搭档”等。

        只是,有一个现实回避不了。靠广告和明星代言支撑不了企业做大做强,而央视和某些明星也在一次次骗局被识破后变得越来越臭。广告说得再天花乱坠,吃数堑长数智的观众也不那么容易心动行动了。你越是调子嚷得高,越是明星请得大,我就越对你的产品质量保持警惕,我就轻易不买你的产品。还是格力电器的董明珠识时务,及时回头,把请明星做广告的钱用到创新研发上,这才是正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