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孩子找借口时,背后的意思其实是......

 lttc 2016-03-18

题图:《The Alibi》

@果丁儿:

我女儿6岁多了,活泼,口头表达能力很好,挺能说会道的。近来我发现她总为自己找理由找借口。比如早上起床,她会说“不是我起不来,是天气太冷了,天暖和了我就起得来!”。也会发生丢三落四的情况,比如老师发的贴画本找不到了。她就说是其他那个小朋友拿起来看,没还给她,我说“你自己的东西怎么不保管好”,她就一直辩解说“人家小朋友拿,我也没办法”!我对她这些借口总是很头疼。请老师帮我看看她情商上是哪个方面的问题。 

                                                                       糖炒栗子苏苏

@糖炒栗子苏苏:

“找借口”的孩子是很让家长苦恼的。他看上去没什么责任心,喜欢把问题都推给了其他人,家长总是要浪费时间在解决孩子的这些借口上。长此下来,人家可能会觉得这个孩子不可信任,因为他总也完不成任务。

“找借口”背后的情商能力

总“找借口”的孩子是缺乏自信心的,如果他对自己感觉满意,就不会找一堆理由。另外,如果事物没办好,孩子的感觉也会很糟,“理由”其实就成了一种很好的“安慰剂”,可以调整孩子自身的挫败感。因此从情商的角度看,在“不负责任”的背后,孩子有着对自我价值和成就感的需要。另外,“找借口”的孩子在自控自律上,也面临一些挑战,一定发现有困难,孩子就不想做了。而要是如果孩子要想实现目标,就得学会去克服一个又一个的难题,这是需要自律能力的。

雪上加霜的做法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找借口”的现象一直存在,而且变本加厉。首先需要考虑自己有没有以下的做法:

1)        孩子很少体验到自然后果;虽然你嘴巴上要求孩子做到,但如果孩子最终没完成,你还是接受了。这等于暗示他:如果有理由,不完成也是可以的;

2)        平时不太关注他。只有在他给理由的时候,才会注意他或跟他讨论问题;

3)        跟孩子就“借口”展开辩论,似乎一定要说服孩子!让孩子把心思都花在“怎样能让理由站住脚!”

4)        对孩子的借口容易忿然大怒,当众批评、责罚等。实际上,正如我们在上周的微课堂中强调过的,本来孩子能够从自己的失败中收到教训,可是家长的惩罚却转移了这一过程。

大果丁儿的建议

1)        再找一下孩子“找理由”的原因。孩子为没完成“找理由”,是因为他对相关的事情不感兴趣或者实际并未掌握具体的能力;

2)        当你和孩子讨论这个问题时,不要直接用“借口”和“理由”这这些词,而是用“选择”,比如:“为什么你选择不把贴画本带回家”?“为什么你选择不按时起床”?这样,他就会知道这其实是他自己的决定和行为,他应该负责。

3)        如果你可以确认是孩子由于缺乏兴趣而出现的“找借口”。你要先评估下,相关的事情,是不是一定是孩子必须的责任。如果不是,替换一个他感兴趣的活动;如果是必须做的(比如跟课业相关),那你需要更坚决地告诉他:“你可以没兴趣,但是任务要完成”。就如同,妈妈也许并不喜欢烧饭,但是还是得给全家人准备晚餐!学会克服心理的“不喜欢”而去做正确的事情,是孩子自控自律的表现。

4)        如果孩子是由于缺乏能力,他需要你具体的帮助和支持,比如,你需要给他示范到底怎么做,另外他也许还可以使用大果“能力工具”来做刻意的练习。

 

当孩子有借口时,父母的本能反应都是“心烦”,但其实孩子“找理由“的背后,还传达了”求帮助”的信号!明白这一点,就可以把握住帮孩子提高自信心和自律能力的大好机会!

大果情商
每周一篇原创文章,分析孩子在情商能力项上的培养。大果倡导培养孩子健康积极的心理个性,追求高品质的人际互动。
如果你对培养孩子情商感兴趣,还可以加入大果情商学习社群,参加每周的父母线上课程!
回复“社群”,获得各地区社群小助手的联系方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