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若飞若扬1963 2016-03-18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本来就没有菩提树,也没有明镜台啊,心无一物,无执无着,何以染尘埃?无思、无想、无念、无我,自然也就无树、无台,更无尘了。

然而,凡尘俗世中的我们,又有几人能达此境?惟有望佛兴叹了。

每每执着于一朵花,一棵草,一扇窗,一个梦,一段情而不肯轻易放弃,也常常耿耿于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而不能释怀。岁岁经历着风花雪月、雨露霜寒,体味着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人生马车辗着年轮一路颠簸,易感的心随着季节的波浪起起伏伏。生活中总有那么多无法忘却的情感,无法弥补的愧疚,无法入眠的黑夜,无法苏醒的魇梦,人间有多少悲欢离合恩恩怨怨,情海有多少痴男怨女浮浮沉沉,缘何仍是如此这般眷恋红尘情爱?心在尘世,如何不染尘埃?心染尘埃,凡夫俗子又如何平静?每次帘启幕落的背后,又有多少魂牵梦萦的故事,一点悲凉,一点欢欣……

有时也戏谑:我不惹尘埃,尘埃偏惹我。呵,纯粹是自我解嘲。惹了怎样,不惹又怎样?时间一样流逝,生活一样继续,无论谁惹谁,还不是一样自寻烦恼?如果心自静,尘埃又如何惹?世上哪有尘,无非就是心有杂念罢了。人的一生本来就是空的,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你在这世上走了一回,若干年后,又有谁会记得你来过呢?也许,当我们什么都失去,或者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时候,才会明白“本来无一物”是一种什么样的洒脱……
 
佛说,心不平静,如何修行?
我说,心在尘世,如何不染尘埃?心染尘埃,又如何平静?


有一禅师悟得真谛后,不居住寺院反而回到俗世,出入歌妓酒场,结交江湖人物,过着一种放浪形骸的生活,招来一片非议。有人问他:大师,你这样子还算是佛门****么?你何苦这样糟蹋自己呢?他听了,哈哈大笑,神色自若地答道:我自调心,关你何事?

好一个自我调心!

人生来来去去也不过百年,何必在这仅有的年限中计较来计较去?人生自在适意即可,“我自调心”即可。


曾梦见自己坐在理发店里,对着镜子中的一头青丝犹豫:当剪不当剪?
呵,三千弱水,三千青丝,三千柔情!舍也不舍?
谁说每个女子都是因爱而折翼的天使,来到人间就再也回不去天堂?
浮生若梦,人生若萍,就让一切随缘,随性,随风……


耳边传来袅袅清音:一花一天堂,一草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一土一如来,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净,心是莲花开。
 
夜渐渐深了,心渐渐静了
天大地大,怎如一颗心大。生于世,养于世,世间的纷繁便如影随形,伴你左右。偏生那一颗不信邪的心,逆世道而行之,左冲右突,妄想突破世俗的牢笼,杀出一条生路,却被越缚越紧,终至软下阵来。举目四顾,方知世态炎凉,曾经的小路,如今已是芳草萋萋,
曾于浮世中,苦苦寻求一个清静的所在,了此余生,却不知,“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心若不宁,何处可宁?若到了“无立足境,是方干净!”的境地,何处不可安?身处闹市,心中有那一方鸟语花香的净地,窗外暄闹的车马,只若无闻。躲入清山绿水之间,那一丝丝的牵绊常绕心间,爱恨情仇,直叫人难舍难离,将一颗完整的心撕扯得七零八碎,日日追悔,夜夜思念,反将眼前的美景看成空,这又怎生是好?
世间无烦事,自在心中。该舍的舍了,没有放不下的悲凄,人生一世,渺如尘,总得归于土,放眼蓝天,自有彩虹高挂,虹前的雨,却是不得不经受的
尘在外,心在内,常拂之,心净无尘;
尘在内,心在外,常剥之,无尘无心; 心中有尘,尘本是心, 何畏心中尘,无尘亦无心
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
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若能一切随他去,便是世间自在人。
当你用烦恼心来面对事物时,你会觉得一切都是苦难,世界也会变得丑陋可恨。
你不要常常觉得自己很委曲,你应该要想,他(她)对我这样已经很好了,
 
世上的事,不如己意者,那是当然的。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痛苦的,没有例外的。
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
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好人”是修行的最高境界
五彩缤纷的生活,总是会有很多的诱惑,你难免会被这样那样的生活假象欺骗而沉迷其中,并难以自拔。做官的常常告诫自己不要被贪欲捆住手脚,但却常常临渊翻船;经商的往往发誓不因蝇头小利侵蚀自己的良知,但却往往欲海折戟;普通百姓经常说要知足常乐,但当个人收入降低或利益受损时,却忍不住怒发冲冠不知所终。
也许,这就是俗人,这就是俗世生活。我们永远也达不到那种理想的禅的境界。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同时,人们的情感心理却在自觉不自觉地日渐贫乏。何来祖先们那种衣仅可蔽体、食仅能果腹的潇洒自如呢?又哪里会有先辈们坐看云起云落、睿智的目光遥望天穹的清静无为呢?
唉,人常说“世事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可现实中的人们如何才能知足,怎样才会无求呢?恐怕只能是一种良好地愿望罢了。因为,是物质的追求教我们难以心如止水,是名利的攀比让我们难以淡泊宁静啊!真可谓“树欲静而风不止”。
人生苦短,欲求无尽。但我们又何不抽出一点时间,来审视一下自己的心灵呢?看看我们的心灵是否已蒙上了厚厚的灰尘!如果心灵已被尘垢遮蔽,又何不学学古人,去轻轻擦拭尘垢,让心灵鲜活起来,让内心平静下来呢?只有这样,你才会时时发现生活中的绿荫,俗世中的感动!
生活常态中,我们之所以把自己搞得忙忙碌碌,是因为我们太在意名利之类的物质东西;我们之所以经常陷入那莫名的浮躁,是因为我们失却了坐看行云流水的勇气和信念。如果什么时候,我们也能像那老和尚一样“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我们也许才能明白心灵的博大,世界的浩渺。
因此,生活中我们要学会“以静滋养动,以无提携有”。让我们试着去不说,不想,不做,进而忘掉世界,忘掉自己吧!
不说,即不说自己的一切不如人意之处,心平气和,不争不吵,散淡随缘;不想,即不求木秀于林,不临渊羡鱼,不好高鹜远,摒弃一切非分之想;不做,即类似于“但求世间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般磊落光明,不贪婪奢欲,不巧取豪夺。
人们啊,我们何不经常师法自然,做到既讲求实际、坦然入世,又尽力地知足常乐、淡泊宁静呢?君不见,乌龟适时静卧而求得长寿,灵蛇寒冬休眠以得重生,群山舍弃绿叶换来的是来年的郁郁葱葱,江河收敛波浪凝固自己是为了日后的一泻千里碧波浩荡。清静无为,淡泊名利,在过于喧闹的俗世生活中恪守一片宁静,也许是我们悟得人生真谛的明智选择,更可能是我们这些俗人们回归精神家园的必由之路吧!与其患得患失、如芒在背,不如散淡随缘、享受现在。做一个跻身于茫茫人海中又善于享受细节的人,你就会心无羁绊而胸怀博大,你定会发现生活的无穷魅力,感受到生活的无限乐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