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人寿(601628)中国人寿收购广发银行事件点评:牵手银行,各取所需 综合金融,互利共赢

 桃花背 2016-03-18

点评券商:首创证券


热点事件

 

2016 3 1 日,中国人寿发布公司公告称将以每股6.39 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花旗集团和 IBM Credit 公司持有的广发银行股份共计 36.48 亿股,总对价为人民币233.12 亿元。其中,向花旗银行收购的 30.8 亿股约占广发银行总股本的 20%;向 IBM Credit 公司收购的 5.68 亿股约占广发银行总股本的 3.686%。本次收购完成后,加上之前公司持有的广发银行股份,中国人寿共计持有67.29 亿股广发银行股份,占广发银行已发行股本的43.686%,成为广发银行的第一大股东。同时,公告还称本次交易将不会导致广发银行成为中国人寿的附属公司,且相关账目也不会在中国人寿账目内综合入账。

 

事件点评

 

收购背景:银行显现颓势,保险跨界扩张

 

近年来,银行业在外部互联网金融浪潮的冲击下,盈利水平下滑明显,同时行业内部还面临着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利差收窄和经济换挡背景下不良资产率攀升等不利因素,行业增长显露疲态。而保险行业则随着近年监管政策放宽在资本市场上纵横捭阖,频频跨界举牌收购各类标的。这其中,尤以处于估值底部的银行、地产等标的最受险企青睐。中国人寿作为国内寿险龙头,对于银行在渠道和客户方面占据的优势自然十分倚重,因此在去年底刚刚出资认购邮储银行股份之后,再次斥巨资收购股权相对分散的广发银行股份也在情理之中。

 

收购影响:各取所需、互利共赢

 

从此次收购事件的参与三方来看,可谓是各取所需,皆大欢喜。从出让方花旗集团和 IBM 的角度来看,当年联合中国人寿等财团成为广发银行大股东之后,通过植入技术以及管理使广发银行竞争力得到提升,逐步成长为全国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但随着近年来银行业整体发展趋缓,外资股东作为财务投资者在实现投资盈利之后抽身而退也在情理之中,考虑到当年花旗集团领导的财团以 31 亿美元收购广发银行 85.6%股权的成本,此次出售股权后,花旗集团获得 196.84 亿元,收益将近 4 倍,可谓获利匪浅。

 

而从中国人寿的角度来看,广发银行在零售、小微等领域具有较强的差异化竞争力,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具备未来加快发展的基础。当前银行业整体估值偏低, 6.39/股的收购价格水平仅相当于 1.01 PB 10.94 PE,价格估值处于相对合理水平。而总对价 233.12 以人民币仅相当于中国人寿总投资资产的 1%,不构成对公司重大影响因素。广发银行与中国人寿在规模、客户、业务等方面契合度较高,中国人寿在成为广发银行单一最大股东后,有机会借助广发银行的渠道优势实现客户交叉销售的协同发展局面,有利于加强客户黏性和综合金融服务能力,提高综合竞争实力和风险抵御能力,为公司将来全面布局金融平台留下进一步拓展空间,也可谓意味深长。

 

对于广发银行来说,在银行业整体面临着净利润下滑和资产质量下降,风险敞口扩大的背景下,通过股东结构变更,将之前分散化的股东机构变得相对集中,有利于公司进一步完善经营治理和决策执行,扭转当前市场不利局面。同时,借助中国人寿的国企背景和雄厚财力,对于将来进一步推动公司上市而言是百利而无一害。

 

投资建议:当前银行业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业务结构面临调整压力,此次收购代表以银保合作为主的金融混业经营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保险公司在积极布局大金融版图的进程中再下一城,显示出保险行业跨界经营,协同发展模式得到市场认可,类似收购事件或将成为常态。

 

风险提示:银行资产质量下降,盈利能力减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