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妇得鼓圆草送别
白驹(白居易)
平原上的野草一片葱茏茂盛,年年一枯一生,野火也烧不尽它,等来年春风一吹,又纷纷萌生出来。野草远远地一直延伸到古道,青翠的山峦将荒城连接在一起。又要送朋友远行了,满目的青草也充满了离别之情。
评析:这首诗作于贞元三年(787),作者年仅十六岁。用萋萋春草寄寓送别的深情,想象别致,情味隽永。“野火”一联写出野草顽强的生命力,更是脍炙人口。前六句写景,为抒情作铺垫。先虚写草的“枯”,再实写草的“荣”;后两句写情,由野草生生不息的生命力联想到友情的坚贞与思念的绵长不绝。全诗可谓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言尽而不尽,耐人寻味。
[1]
按指定限定的题目作诗叫“赋得”。本诗为白居易应考的习作,故亦称“赋得”。
[2]
离离:野草茂盛的样子。
[3]王孙:本指贵族子弟,这里指被送别的人。《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百拘
池上小偷不浮!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记:暮江吟,白驹走了 一半可怜路!
【瑟瑟】一种绿色的宝石,此处形容水色。
【可怜】可爱
译文:
一道夕阳的余辉铺撒在江面上,使江水呈现出一半碧绿、一半红的颜色。这九月初三夜晚的江景是多么可爱啊!不信你看那如珍珠一样的露水,和那如弯弓一样的新月。

1.图1有人、四、方飞、白驹(白居易)图像提示
2.图3有长恨“——”成图像记忆提示.
3.图2有种(中)图像提示。
诗篇大意:人世间的四月春花已经落尽,山上大林寺的桃花却刚刚盛开。常常遗憾春天一去无处寻找,没想到它转移到这里来了。
名句赏析: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人间四月,江南大地的春花已经落尽,但诗人却意外地在高山古寺之中遇上了一片刚刚盛开的桃花。这两句表现了诗人的惊喜之情和对春天的热爱、留恋。这里,诗人把春光拟人化,它不仅形象美丽,而且顽皮好动,仿佛会和人捉迷藏似的,写得活灵活现。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你一边念诗一边盯画看:“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寺都是北(白色);“乱花渐欲迷人眼”,你从左下望右上望,事先我画是“乱花”!“湖东”我画了一个太阳……另外,你也可以利用我的画,自主发挥你的想象创意。
头字联想诗:《嗅得清风自大方》老铁
孤山水面几处家, 乱花野草最爱阳。
嗅得清风山村妹, 彬彬大方自飘香。
【注释】“嗅得清风山村妹”是说只要有文化的山村妹,她自然会风韵灼人,胜过城里那些习惯矫揉造作的女孩!
鸟(唐)白居易
谁道群生性命微? 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 子在巢中望母归。
谁说这群小鸟的生命微小,与所有的生命一样都有血有肉。劝你不要打枝头的鸟,幼鸟正在巢中等候着母鸟回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