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古奇闻:牧马卒当上了后汉皇帝

 老刘tdrhg 2016-03-18

 千古奇闻:牧马卒当上了后汉皇帝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刘知远这个牧马卒出身的狡黠的节度使,又是怎样一步一步爬上后汉皇帝宝座的呢?我们还是先从后晋天福六年(公元941年)说起。这一年,成德(治所在今河北正定)军节度使安重荣,旗帜鲜明地反对石敬瑭奴颜卑膝的投降政策,痛斥他饮鸩止渴的卖国行径并驱逐境内的契丹人。石敬瑭以防范安重荣为借口,将刘知远调到魏州(今河北大名东北)任职,实际是把他逐出京城。第二年,又将他调到河东(今山西一带)任节度使,并且免除了他担任的汴梁禁军统帅的职务,让杜重威接替了他。

刘知远知道石敬瑭开始猜忌他了,到了河东,他也就开始专心经营河东这块地盘,为以后做打算。为收拢河东地区的民心,刘知远安顿好之后,立刻派人把当年因马踏庄稼而打他的寺院僧人请到自己府上,热情安慰并招待了一番,感动得这些僧人热泪直流。从此,刘知远有度量、讲仁义的美名传遍了河东。为了对付契丹人,他还策动契丹境内的吐谷浑部族归顺河东,然后请求朝廷任命吐谷浑部的首领白承福为大同节度使,将其骑兵收归自己手下。

石敬瑭当了契丹主耶律德光七年的儿皇帝,于后晋天福七年(公元942年)死去。养子石重贵即位,史称后晋出帝,刘知远被迁升为检校太师,进位中书令。刘知远在河东一心一意地经营自己的独立王国,同时,密切注视着后晋朝廷政治形势的变化。

石重贵继位后,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景延广把持了朝政,对契丹人的态度强硬起来。虽然这做法与刘知远的想法很接近,但刘知远并没有和景延广联合,他知道契丹主决不会善罢甘休,也看出来后晋和契丹早晚会发生战争。因此,他躲在一旁静观其变,更加注意保存和发展自己的实力了。

后晋开运元年(公元944年),契丹主耶律德光率军南下,讨伐石重贵。刘知远作为幽州道行营招讨使,在忻口(今山西忻州)大破契丹军,连续升迁为太原王、北平王。后来又在朔州阳武谷(今山西朔县东北)再破契丹。刘知远在这段时期的主要意图是称霸河东,成就王业。由于他的势力日益强大,石重贵有所猜忌,刘知远也有所察觉。因此,在后晋与契丹随后的两次大战中,他都没有派兵相救,而是坐收渔利,最后,把打散的几千名后晋士兵收入自己部下。

由于长期不断地经营,河东的军事能力日益增强,经济实力也迅速壮大,刘知远开始寻找时机争霸中原了。当契丹人再次进攻中原时,刘知远对后晋朝廷的诏命总是貌合神离,一方面不服调遣,作战中逗留不进;另一方面也主动出击一下,以显示自己的实力,好让朝廷与契丹都不敢小觑自己。刘知远认为:契丹乃游牧部族,贪残且不得人心,加上中原人民的不断反抗,不会久居不退,而石敬瑭对他有知遇之恩,他曾表示“予未忍忘晋”,马上就与后晋朝廷反目,又显得不“仁”不“义”,还需要等待时机。

后晋开运四年十二月十七日(公元947年1月11日),耶律德光率契丹军队大举南进,攻入汴梁,石重贵投降,后晋灭亡。次年正月,契丹主耶律德光在汴梁称帝,国号“大辽”。契丹称辽后,刘知远派王峻去汴梁,给耶律德光进奉三表:一曰:祝贺耶律德光占领汴梁;二曰:由于太原一带各民族杂居,加上领兵驻守离不开,所以自己不能亲自去拜见;第三则狡黠地说:已为耶律德光准备了贡物,但契丹的军队从土门(今河北获鹿)进入了河东境内驻守,挡住了到汴梁的去路,一旦耶律德光召回军队,道路疏通了再将贡物进奉。其实刘知远是以祝贺胜利为名,到汴梁察看形势,以求对策。耶律德光也知道刘知远的真实用心,可他无力对付河东,中原军民的反抗就够他应付的了。但他对刘知远上表祝贺还是很高兴的,毕竟刘知远是后晋最大的地方势力。因此,耶律德光也做了做表面文章,回信称刘知远为“儿”,还赐一个木拐让王峻带给他。木拐在契丹象征着一种极高的荣誉,王峻拿着木拐回去的时候,沿途的契丹人见了纷纷让路,就像看到耶律德光一样。

实际上,刘知远这么做,也是做做样子。当有的将领劝他在河东即位称帝,再进兵汴梁,赶走契丹人时,他分析当时形势,说:“用兵要看形势,有缓有急,随机应变。现在契丹人刚刚收降了后晋十万军队,固守在京城汴梁,如果没有什么大的变故,怎能轻易用兵,以卵击石呢?我看契丹的目的只不过是贪图财物而已,财物搜刮够了他们必然会北撤。况且现在冰雪已经开始融化,契丹人不习惯中原的温暖气候,更不会久留,等他们将要北撤的时候,我们再进兵,那时就万无一失了。”他还认为:“后晋藩镇纷纷降辽,也是暂时的假降。他们当中有的拒绝与辽军交往,有的斩杀辽使,但其中并没有谋取中原的豪强之辈。而南唐以恢复祖业为口实,也不曾设想谋取中原。等待契丹人北去,再出兵收取天下,可以一举成功。”

刘知远确实分析得很透彻,也很准确,有伺机而动,恢复中原的志向。于是,他一方面与契丹虚以委蛇,奉表称臣;另一方面广募士卒,养精蓄锐,加紧称帝的准备。

后晋开运四年二月,刘知远手下的将士们纷纷劝他称帝,刘知远表面上说他不想当皇帝,甚至在将士们喊他“万岁”时还让人去制止,说:“契丹势力还很强大,我军军威也没有扬名天下。”这时,大将郭威劝说他:“现在远近之心,都不谋而同,将军称帝是天意。如果将军不趁势取之,只管谦逊,恐怕会使人心离散,万一有人先行称帝,那就很被动了”。郭威说话很有道理,刘知远便很爽朗地接受了劝其称帝的建议。

后晋开运四年二月十五日,刘知远在太原正式建国称帝,为了收取中原军心和民心,他宣布仍然延用后晋石敬瑭的国号和年号。接着,刘知远又下诏禁止为契丹人搜括钱帛;慰劳保卫地方和武装抗辽的民众;将诸道的契丹人一律处死等等。这些措施意在振奋人心,争取后晋旧臣的投诚归附,为顺利称帝铺平道路。

刘知远称帝之后,立即下令清除境内的契丹势力。当时,中原各地的军民已经开始反抗契丹,起义不断,刘知远的称帝和对契丹宣战,对中原反抗契丹人的行动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在中原人民的大力反抗下,耶律德光担心无法回到契丹老家,便留下他的舅舅汴州宣武军节度使萧翰看守汴梁,自己则以不服中原水土,回辽国探亲为名,匆忙北归。而萧翰和耶律德光一样,也害怕中原军民的反抗,他见局势无法收拾,特别是听说刘知远从太原发兵南下时,更是心慌意乱,急忙将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儿子李从益从洛阳强拉过来做个傀儡皇帝,以应付局势,自己也仓皇北上,逃回了辽国。

对于契丹人扶持的临时皇帝李从益母子的处理问题上,刘知远却露出了残忍的本性。李从益是迫不得已被契丹人拉出来做临时皇帝的,他的母亲王太妃知道情况后,就觉得要有灾难了。等萧翰离开汴梁后,王太妃马上就让属下早点去迎接新主刘知远,但刘知远仍没有放过他们母子。就在刘知远进入汴梁之前,他从洛阳派人来将李从益孤儿寡母杀害了。

                                  (本篇完)

请点开下面文章,其中一定有您喜欢的:

一. 龙凤呈祥喜洋洋              (家庭亲情        共八篇)

二. 一颗人头被悬挂十年的文字狱冤案(随感杂谈一  共一百零六篇)

三. 从泰山石敢当看后汉皇帝传奇故事(随感杂谈二  共一百十四篇)

四. 雍正的文字狱令金大侠的先祖遭殃(随感杂谈三  共一百十四篇)

五. 历史上最大的卖国贼是这样炼成的(随感杂谈四  共一百零五篇)

六. 广西漫游记                 (旅行图文      共十六篇)

七. 京冀津之行                 (旅行图文      共十三篇)

八. 初夏鄂赣游                 (旅行图文      共十八篇)

九. 金秋北疆行                 (旅行图文     共二十三篇)

十. 贵州风情录                 (旅行图文      共十五篇)

十一.新西行漫记                (旅行图文      共二十篇) 

十二.寻找消失的徽州             (旅行图文      共十一篇)

十三.走进西藏                  (旅行图文        共八篇)

十四.滇西旅行散记               (旅行图文      共十三篇)

十五.豫陕晋京之行               (旅行图文      共十五篇)

十六.家乡寻踪                  (图说家乡      共十二篇)

十七.影像深圳                  (图说深圳     共二十九篇)

十八.文革二三事                 (往事记忆      共十一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