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女英雄妇好的酒具:比海昏侯的青铜器颜值高得多(图)|商王室|妇好墓

 老刘tdrhg 2016-03-18

3000多年前的女英雄妇好,酒量如何,无据可考。但妇好的酒具却着实不少,证据就在首都博物馆正在举办的《王后、母亲、女将——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上。刚一进展厅,靠东墙的一排展柜里,十来件青铜器中,酒具就占了七八成。

妇好酒具多未必真能喝

在展厅里找妇好的酒具,那真是小菜一碟,因为比比皆是。刚进门,一个独立的展柜里就摆放着妇好青铜圆斝。文献记载,这件文物是用以行祼礼的。这里需睁大眼仔细瞅,是祼不是裸,少了一个点的祼音同灌,意思是“古代酹酒灌地以祭”。

史料记载,妇好墓里类似的斝一共出土了8件。

妇好墓里最有名的一件酒具,则当属水里捞出来的“妇好鸮尊”。鸮其实就是猫头鹰,俗称“夜猫子”。世界上很多古文明都将这种昼伏夜出的鸟视为人间与冥世沟通的使者,并加以崇拜。

在展厅里,观众可以看到这件看起来萌萌哒的重器。这件青铜“夜猫子”的腹部是空的,用以盛酒,头后部为盖,盖上还装饰着立鸟与夔龙,兼做盖钮用。

您一定听过“觥筹交错”,可您见过觥么?展厅里也有,是一件圈足铜觥,也是盛酒器。据说,觥多为立体动物造型,在商代绝对算得上是时髦高端人士的必备品。也正是因此,觥逐渐成为了酒具的“代言人”,也才有了这个如今众人皆知的成语。

不过,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所谓“礼以酒成”,酒具也就成了中国古代最早的礼器之一。所以单从拥有酒具数量多上,还真不能断定这位3000多年前商王武丁的王后是否真是千杯不醉。

妇好酒具精未必不能喝

妇好的酒具很多是礼器,都是精雕细琢的。这么说吧,大多数都比大名鼎鼎的“多金男”——海昏侯刘贺墓里出土的青铜器颜值高得多。如果您有兴趣,可以在首博楼上楼下跑一圈,比较着欣赏俩展览。

举个例子,妇好墓展厅里有一件铜瓿,是盛酒器,腹部装饰了三组兽面纹,又叫饕餮纹。这种纹饰是在多种动物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夸张和想象,突出兽面,尤其是圆瞪凸出的双眼,弱化或省略躯干,极力烘托狰狞和神秘之感。

更难得的是,大多数酒具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却偏偏还有实用价值。比如上面提到的青铜圆斝,就能过滤酒液用。专家说,凸出来的双柱可能就是用来悬挂过滤网的。

有这么多美丽的酒具,妇好不善饮,确实也说不过去。而且专家觉得她必须能喝上几口。因为在商代,人类发现发酵后的粮食、瓜果会产生酒,而喝醉了的“巫师”被视为能通灵。当时,酒作为沟通神界的媒介广泛用于宗教、祭祀等礼仪活动中。换句话说,当时的人认为想跟鬼神沟通,“电话”就是酒。

而妇好的一个重要身份就是主持祭祀的占卜官。商王室和奴隶主统治阶级,几乎所有国家大事都要反复占卜、祈问鬼神。因此,妇好想必也是位对酒当歌,挑灯看剑的豪爽王后。

亲手感受商人“饮酒之风”

其实,妇好墓里酒具多,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商人好酒”。不过,这位处于“武丁盛世”的王后估计怎么也不会想到,酒也会给商王朝带来“灾难”。末代商王纣王“以酒为池,以肉为林”甚至成为了骄奢淫逸的著名典故。

如今,也有人认为,商代的贵族们因长期用含铅的青铜器饮酒,造成慢性中毒,致使战斗力下降。周武王灭商后,总结商朝亡国的教训之一就是酗酒。

同时,当时的统治者吸取了教训,发布了我国最早的禁酒令——《酒诰》。聚众饮酒的人,甚至会被抓起来直接杀掉。酗酒的风气刹车效果明显。这点从考古中可以证明,周代墓葬出土的酒器所占比重明显减小。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让大家都能亲身体验一把商朝人的“饮酒之风”,博物馆特意按照1比1的比例,用玻璃钢制作了5件与展柜里的青铜酒具一模一样的仿制品。其中,最轻的一件镂空铜觚也重达1公斤多,最重的则有9公斤重。“观众亲手捧一捧,就能感受到商代人的生活状态”。

邓伟摄影

相关背景

安阳殷墟作为三千多年前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是中国众多考古遗址中发掘次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遗址,被评为“20世纪中国百大考古发现”之首。1976年在殷墟发现的妇好墓是目前已发掘的惟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墓葬,出土了多达1928件随葬器物。除了酒具,还有大量兵器和玉器等同时出土。

妇好是商王武丁的王后,其事迹在甲骨卜辞中有较多记载。略施粉黛,她是国王最宠爱的王后;温婉可亲,她是王子公主的好母亲;身披战甲,她是叱咤风云的将军。“王后、母亲、女将”概括了妇好传奇的一生,述说着这位女性不平凡的一生。

原标题:女英雄妇好的酒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