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美不美王晴
![]() 【不美的人越来越多,天空的星星越来越少】 艺人:James Bay 2015年03月16日发行 脑子里突然冒出这样一个场景。 大概有十年了,秋末冬初,我跟朋友奔赴一个宴会的路上。找错了地方,疾步而驰,嘴里哈出寒气。 朋友突然没头没脑地问我,哎,你觉得什么是最有意思的? 我正迈在两个脚步的切换之间,因为突然被发问而顿住。她也是不够矜持,不等我的答案,她就咯咯地笑,说人啊,人是最有意思的。 这种自嗨又可爱的人,自然是有意思的。
之后的十年,我一直都认为人是最有意思的。 所以常说,去哪玩不重要,重要的,是跟谁玩。 换一种说法,这是一个玩人的年代。 听上去容易被误解,但事实的确如此。
同一个地方,同一处风景,跟有趣的人,玩一块泥巴都能玩出城堡的感觉。 无趣的人,即使是万丈城堡,也会后悔不如自己在家玩一块泥巴。
后来就不一样了。 这两年,与人相比,我开始喜欢物。
物的美是人无法代替的。 爱与梦想,水流与花开,秋蝉与鸟鸣,秋日的暖阳,冬日的白雪,一切都那么的本质那么美。
如果对美的渴求也是一种欲望,那么我就是一个欲望不熄的人。 这种欲望是一种天赋和本能,我的理智阻止不了它。 它形成我看待人事的价值和习惯,成为我的一部分。我为感觉到美的刹那而着迷。
遗憾的是,不美的人事越来越多,天空的星星越来越少。 梦幻的面纱几乎要被撕开。
关于人,美的品德有很多。 一个愿意给予的人是美的。 一个有自知的人是美的。 一个有悲悯心的人是美的。 一个认真弹琴的人是美的。 一个有信誉的人是美的。 一个不偷懒的人是美的。 哪怕是一个憨厚笨拙的人,在他真实的笨拙的那一刻,都是美的。
但是,上帝爱开玩笑也是真的。 后来这些年,我越来越轻易地发现,上帝怎么会造得一些人,三百六十度地,无死角地失败啊。 我极尽可能地,宽容啊,悲悯啊,用了最大的气度去欣赏,可对方似乎铁了心,让你三百六十度找不出一点美感来。 我不喜欢用讨厌这个词。所以我颓了。
你笑了是不是? 因为你脑子里瞬间浮现出一个或一些人,让你想起来就郁气不舒牙根儿发痒的人。我相信一定有,而且让你印象分明,所以你才迅速地对号入座了,所以你笑了。 这就是人类的共同默契。
打两个比方。 一些女人。 永远觉得是自己最美的,永远希望别人以她为中心,永远觉得天下人应该为她所用。 这类人,往往智商和情商都令人堪忧,但她持续低估着别人的智商和情商。 别人心怀包容之心与她往来,她持续理解为是自己的魅力所致。 嗯,持续。持续。 这真要命。 直到别人放弃包容。因为再包容下去,只会增加她对自我更大的错误认知。 会害了她。
一些男人。 要要要,一味地要。喜欢你,我就要。 想要你的时间,想要你的感情,想要你的身体。如同膏药,毫不自知,阴魂不散,异常执着。 你不理也不打紧,执着。你不见也不打紧,执着。 直把人逼到,从起初的顾及礼貌,直至毫不留情地生厌。 嗯,有多远,走多远。 人总要自知的。不自知,几乎等同于失去尊严。
例子数不胜数,奇葩多上加多。
我经常纳闷那些不自知的人。难道你不去想你自己有什么吗?难道长个脑袋只是为了显得个高吗? 任何一种情感,索取之初,都要率先考虑,你能给别人什么。 这不是交易,这是平衡法则。
习惯索取的人,或者对索取浑然不觉的人,以为讨了便宜,其实最终将一无所有。 要得越多,失去得越多。这是个必然的真理。
作为一个触角敏感并对思考成瘾的人,我愿意做的事很多。 我愿意多分享一些美好的事物,如同愿意多鼓励一些失魂落魄的人。 我愿意对美好贪恋无度,如同我愿意对罪恶节制有加。 我愿意有底限地去理解他人,如同我讨厌一切负面的字词。
经历过最美的,也经历过最丑的。 早已经不习惯取悦别人,也不需要别人的取悦。 时间这个东西的很大一部分功能,就是会慢慢区分一些东西。 人与人。路与路。美与丑。光明与黑暗。 对于没有营养的人事,再也没有那么多的愿意和时间。专注一些值得的美好事物,感受着它们的流淌,就很满足。
自我内心的痛苦是一种修为,外界无序的搅扰是一种负担。 上帝造人不偏袒,只是你对自己太骄纵。
美是一个会发光的东西,找到它的密码,让自己变成一团光,你才比呆在黑暗中的人更有价值。
这世界已经很孤独了,别让自己成为一个不受欢迎的人。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新浪微博:@作家王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