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结合微信后台近期收到的相关问题,再聊一聊。 有育儿问题,请给我发信息。 静观育儿微信上,一位妈妈发愁地问:
其实,从这位妈妈的描述中,我读到的重点不是她的公婆行为如何,也看不出她的孩子到底受到了来自隔代抚养怎样的负面影响,只看到感叹号的接连使用,以及明显传递出的焦虑情绪。 所以,其实不是爷爷奶奶给孩子吃糖让妈妈焦虑,而是爷爷奶奶“背着”、“瞒着”的方式,让妈妈有不适感。于是,表面看是个”糖果事件“,细究起来,更像是妈妈和爷爷奶奶在进行一场“孩子争夺”战。而且在这场争夺战中,这位妈妈有着失控感。 我能给出的建议是: 第一个,妈妈需要体会下自己的焦虑来自何处。 看起来在这场隔代教养关系中,最不舒服的不是孩子,而是妈妈。也许妈妈可以试试,跟孩子立更加灵活的规矩,而不要太多的“你必须”、“你应该”、“你只能”。若妈妈立规矩,不是基于尊重孩子需要,而是源自自己的控制欲,那么我认为,爷爷奶奶的存在反倒能够起到缓冲作用。对孩子倒是好事。 第二个,如果妈妈够好,爷爷奶奶真不好,也没那么要紧。 母亲和孩子之间的天然联系,是谁也取代不了的。没人有能力去和一位母亲竞争她的孩子。只要妈妈与孩子相处的时间里,能够做到情绪平和,能够看见孩子的需要,并给予孩子应有的尊重和恰当的满足,那么,孩子的核心人格就会是有能量的,且有自己的边界和分寸。这样的孩子长大,不怕他没规矩。 第三个,如果一个家庭里永远只有一个统一的声音,比如大家都只听妈妈的,完全照着妈妈说的做,其实想想也挺可怕的。 我们至少要让孩子看到,对于一件事情可能有很多维度的看法,孩子的思维发展一定是从一个单一维度发展成一个双向的维度,再发展成多维度的。 譬如说,小孩子刚开始的时候对一个人的判断,就是他是好人还是坏人,这就是一个单一的维度。再长大一点的时候,他可能就能意识到这个好人也可能做坏事,这个坏人也可能做好事。再长大一点的时候他会发现,还有一些人他的动机可能是好的,我是想做一个好事,但是结果变成坏事了,那这个人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呢? 孩子的思维方式不断地在发生变化,发生变化的前提是什么?他可以看到、听到、感觉到,更多的、不同的声音。他只有接收到这样的信息,他才能慢慢意识到,原来这件事情还可以那样去看,原来那件事情还可以那样去理解,那么他的思维发展的维度就会越来越丰富。 我也承认,老人家身上的确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也曾经为这些问题发过愁。我的应对办法是,我不去指望他们能够改变。宁愿花时间让自己变得更具包容性,也不期待别人来配合自己。所以,在隔代教养的冲突中,妈妈的态度和对孩子的高质量陪伴很关键。 最后,我想再讲讲另外一位妈妈的例子。
因为孩子在妈妈的高质量陪伴下,早早就知道了,妈妈爱我。妈妈一直都会在,不会丢弃我。所以,任何别人开得玩笑话,他都不会信。 你看,千树万树,都不如妈妈的这个根。 关于父母如何更好地陪伴孩子,还可看我们的旧文: 一些家长反映,孩子在父母和老人面前判若两人,根源还是父母导致的,就此,我在下面的视频中具体谈到: 在本文文后写下您的留言,获点赞数最多的粉丝,即可获赠静观育儿送出的精美绘本一本(点赞截止至次日上午11:00,以客服截图为准)。 本周奖品:《存起来的吻》 昨天获奖的是:涅磐之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