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康丕耀先生《白屋诗稿》

 杏坛归客 2016-03-18

白屋传薪袅天籁  鹿城飞絮落东篱

——读康丕耀先生《白屋诗稿》

 

古木

 

       翻开康丕耀先生的《白屋诗稿》,一句名言蹦进脑海:“无限朱门饿殍,几多白屋出公卿。 ”(《增广贤文》)也许是诗人以白屋励志吧!诗人出生寒门,自幼勤耕苦读,在他十四岁那年创作的《问父》中写道:“朝吟陋室铭,暮解醉翁亭。昨念百家姓,今温三字经。隆中对已诵,赤壁赋还听?柳色东桥绿,何年可踏青?”从诗中不难看出他的勤勉之至。可见,诗人有今天的造诣,也实非偶然。

       我与康丕耀先生未曾谋面,但他的高调吟诗,低调做人的秉性,令我钦佩!虽在千里之遥,却神交已久。反复品鉴诗人的《白屋诗稿》,其作品题材广泛,不乏览古抚今、褒贬时事、格物咏志、寄语人生、唱答赠酬的好作品。字里行间渗透着不少赏心悦目的佳韵,读之受益匪浅,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我不想从题材的角度去品鉴,且就诗人创作的艺术手法说几点肤浅的体会。

 

清新凝练  言约蕴丰

 

       清新凝练,言约蕴丰,是康丕耀先生诗歌的语言特点。

       凡千古文章,不朽名句,都是从心底浓情处流露出来的简约平白之语言。如: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乘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宋·俞文豹《清夜录》)等等莫不如是也!

       诗人深谙此理。请看《南海子至黄河道上其三》:

川风鼓我裳,几欲作鸥翔。

掠水衔清露,乘风唱翠塘。

滩南花雨馥,岸北柳丝长。

鬓雪虽三尺,诗囊菊日香。

       南海湿地景区位于包头市东河区南侧,黄河之滨,昔日这里曾是九曲黄河的一段故道,河水改道南移后形成水面和滩头草地,北有青山朦胧辉映,南有黄河玉带环绕,风景独秀。

       诗人行走在南海子至黄河道上,看见湖中碧波荡漾,湖滨水草丰美,天空鸥鸟翱翔的自然风光,触景生情,诗兴大发。巧借沿途迤逦的景色,抒发着看似淡泊且致远的胸怀。

       首联“川风鼓我裳,几欲作鸥翔。”以大气浪漫入诗。一川凉风吹起我的衣袖,似乎要把我吹到天上,如鸥鸟一样翱翔。全句10 个字,竟然用“鼓”、“欲”、“作”、“翔”四个动词自然组合,吟出一幅美好的画面。自然清新的语言,毫无雕饰。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道:“诗用意要精深,下语要平淡。……求其精深,是一半功夫;求其平淡,又是一半功夫,非精深不能超超独先,非平淡不能人人领解。” 诗人是也!

       颔联“掠水衔清露,乘风唱翠塘。”承接上联,手法继续浪漫着,诗人自喻鸥鸟,衔着清馨的露珠,掠水扶摇而上,从空中一览碧绿的湖水。又是四个动词“掠”、“衔”、“乘”、“唱”衔接平白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不平白的画面。大有“香山用常得奇,此境良不易到”(刘熙载《艺概》)之感!

       颈联“滩南花雨馥,岸北柳丝长。”言简意赅,形象的语言描写南花北柳,语言之清新,像滩南撷来的花雨花馥,令人陶醉!

       尾联“鬓雪虽三尺,诗囊菊日香。”可谓诗言志的情语。难能可贵的是语言平白,意不直白。有鬓雪三尺的感叹,没有鬓雪三尺的惆怅,不惆怅的妙药,是怀揣着诗囊里面的菊,此菊非彼菊也!是东篱菊,是籍以“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的恬淡的与日俱增的诗香、书香。

       诗人的诗歌语言,有简约冲淡之美。简约,不是直白,而是流畅平白,朗朗上口。冲淡,是“意深词浅,思苦言甘。”(袁枚《续诗品》)恰是诗的最高境界。只有认真品读,才可见诗人的语言风格。其“语言的美,不在语言本身,不在字面上所表现的意思,而在语言暗示出多少东西,传达了多大信息,即让读者感觉、‘想见’的情景有多宽广。”(汪曾褀《中国文学的语言问题》)

 

细节描写,以小见大

 

       凡诗从小处入题,渐行渐大是高手,倘若题目偌大,写好很难,易于走向直白空洞。以小见大,言微旨远,是康丕耀先生艺术手法之一。请看《黎明登南海子碧波楼》:

塞外风寒一夜秋,芦花如雪月如钩。

桥边落白惊遥梦,岸此飞黄叹旧游。

缥缈云山无大鸟?湫漻烟水有孤舟。

从来不羡姜公钓,独爱临波看海鸥。

       前三联,细节描写有序,塞外黎明时的寒秋,芦花像雪花一样漫天飘舞,初三初四的月亮宛如一挂弯钩;桥边芦花和岸边黄叶的飘落,勾起了诗人无限地怀旧;难道缥缈的云山之间看不见一支大鸟?此刻,在这样清静的烟水中,就我一叶孤独的扁舟吗?

       天上的寒风、芦花、弯月;地下的桥边、水岸、落白、飞黄;山前的流云、大鸟、烟水、孤舟等,构筑出一个三维的动画图。诗中细腻地描写,宽阔的画面,令读者品鉴联想,再次营造意象。

       结句是湫漻之中见飞鸿,诗人从来不屑于像姜太公那样去“钓鱼”,却宁愿独守寂寞,在家乡的海边看自由翱翔的海鸥。

       整体情景交融,以细致的景物渲染,营造出幽美的意境,从而引出独守贞操的不俗情怀。结句的升华,收到以小见大的效果。

 

含蓄蕴藉,曲尽妙余

 

       含蓄,是一种风格,也是一种技巧。诗人能应运用委婉的笔触,凝练的语言,自然体现在诗中,且达到“意不浅露,语不穷尽,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 (清·沈祥《论词随笔》)的艺术效果,实属不易,且看《南海子遇雪其三》:

霙台绝胜柏梁台,莽岭长风清韵来。

青帝还无临北塞,三千玉蝶闹花开。

       我们逐句赏析:

       首句看似写景,雪中霙台的景色胜过柏梁台。君不见,句中却蕴藉厚重,化典于无声无痕之中,这需要细心品读的。柏梁台,位于今陕西省长安县西北长安故城内。柏梁体诗源于此地。据说汉武帝筑柏梁台,与群臣联句赋诗,句句用平韵,所以这种诗称为柏梁体,开创了七言诗的先河。诗人的言下之意,乃此时此景的诗胜过昔日的柏梁体。大有 “今年客馆对飞霙,剥啄无人履声绝。”(清·唐孙华《雪次东坡聚星堂韵禁体物语》)之感慨!

       首句看景,次句听音,远处莽岭飘来的长风夹着清韵美妙。诗人的弦外之音,也承接首句,近处、远处的诗韵形成一个交响,耐人寻味!

       三、四句,诗人意在倒装。且先看结句:三千玉蝶,既是飘舞的无数雪花,也可以理解为翩翩飞韵,隐喻着家乡中华诗词蓬勃发展的态势,催醒了塞外的梅骨。

       “青帝还无临北塞”,表面是一个肯定句,字里行间却有隐语:春天还没有到来,就如此惬意,假设阳春将至,该是何等美妙啊!也预示着家乡中华国粹发展的前景。

       总体看似写景,实则借景言诗情。读者稍加体味,便觉 “深文隐蔚,余味绵长。” (刘勰《文心雕龙·隐秀》)含蓄凝练,不可多得!诗人集子中应用比兴而含蓄的诗句不少,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意境融彻,情景交融

 

       通俗讲,诗人的感官所摄取的自然原真的事和物,就是镜像。这种镜像,通过头脑的形象思维加工,把思想感情与自然图画相融合,塑造来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一个画面,这就是诗中的一个意象。意象是诗歌美学独有的范畴。以《南海子遇雪其一》为例:

姑将雪榭作瑶台,腊月飞花四面来。

莫道边陲春讯晚,临风遥见一枝开。

       先看实景,一个水上的亭子在雪中;腊冬的雪花从四面飘向亭子;边塞的春天来的晚;风下有一枝花开着。这就是原始的镜像。

       再看看诗人营造的意象:

       前两句言景:皑皑的雪覆盖在南海子的水面上,亭榭恰在水中央,宛若九霄玉宇的瑶台仙境;腊冬的雪花继续从四面飞将过来,如同天女散花般的美丽。

       后两句言情:还别说塞外的春天来得晚;你看啊!远处一枝梅花却凌雪临风独自绽开在宛如瑶台的阴山脚下敕勒川前。

       以上四句,每一单独的画面,就是一个意象。诗人用形象思维方式,将这样的意象,通过起承转合的手段合理组合起来,形成彼此相关联的一幅画轴,达到一种具有强烈感染力的艺术境界,这就是意境。

       看似写景,却是象外有象,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诗人自诩腊梅,不畏苦寒,不畏孤独,坚强地生命着。寓意诗人创作生涯中的成熟,经过千难万苦,虽然姗姗来迟,却终究在瑶台绽放出心中之华。

       诗贵在取境。“夫诗人之诗思初发,取境偏高,则一首举体便高;取境偏逸,则一首举体通逸。”(唐·皎然《诗式》)“谈诗的意境。熔铸诗词意境的手法多种多样。……归为十六字诀:情景交融,时空流转,声色兼备,虚实相生。” (蔡厚示《谈诗的意境》)诗人如是也!

       以上每一创作手法,均以一例代表作鉴赏剖析,算是窥斑见豹了!

       拜读康丕耀先生的诗作,给我留下了很多值得学习或借鉴的创作艺术手法:其诗歌,多用简约的文字,寓情于美好的意象,借助形象的语言,把通过意象思维构造出来的意境暗示给读者,而不是用韵语去诉说告白,可谓佳作连连。倘若诗中能流露出更多的大我,暗示给读者些许生活事理或哲理,那么,不日会出现更多脍炙人口的佳句以飨读者。

       临了,以一首小诗,对《白屋诗稿》付梓聊表恭贺:

白屋传薪袅天籁,鹿城飞絮落东篱。

一篇辞赋惊鸿雁,三字经文绕泮池。

借得参军几分笔,撷来塞外五车诗。

行吟社稷连天下,顺逆穷通总是痴。

 

                                                 甲午端阳于北京宋庄画家村

 

(古木,《诗词世界》执行主编 ;《湖北诗词》编委;《南山诗刊》顾问;《九州诗词》顾问;《大众》文学季刊副总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