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古代诗歌鉴赏中“简要概括、简要分析、简要赏析”之比较例谈
2016-03-18 | 阅:  转:  |  分享 
  
古代诗歌鉴赏中“简要概括、简要分析、简要赏析”之比较例谈海南·周松林古诗歌鉴赏是历年来高考的必考考点。考查题型纷繁复杂,常常出现“简要
概括”、“简要分析”、“简要赏析”等形式。其实从答题的要点来看,这三种题型已经涵盖了高考对诗歌内容、内涵和写作方法三方面的考查,而
其他题型则都是这三种题型在形式上的演变。下面我们以几道高考题为例,来谈谈“简要概括”、“简要分析”、“简要赏析”的解题要领。一、
简要概括:简要概括就是把事物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加以简明地叙述,扼要重述,让人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知道了主要内容。我认为诗歌鉴赏中
的简要概括其实就是在对意象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语言相对简明,一目了然。解题时,考生要明确题目要求概括的是什么。如对诗中人物形
象的特点进行“简要概括”,考生就要依据诗的整体或部分内容,直接概括出人物的特点,即人物的性格特点或思想感情方面的特点。例1:(2
014·江苏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韦应物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李商隐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沧江白石渔樵路,日暮归来雨满衣。问:第二首诗中从哪些地方可看出“隐
者”的身份?请简要概括。解题要领: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城郭休过识者稀”是说不要经过城郭,因为认识他的人少;“哀猿啼处”是说他住在深
山老林里,不然哪里来的“猿啼”、“柴扉”是说他家居简陋;“渔樵路”是说他过着渔樵生活,是隐也;“日暮归来雨满衣”是说他完全与山相融
,亦隐也。那么隐者身份可以从居住环境、生活状况等就可以概括归纳出来了。参考答案:城里少有人知;家住深山;与渔樵为伍;居室简陋。二
、简要分析:简要分析就是将研究对象的整体分为各个部分、方面、因素和层次,并分别地加以考察的认识活动。分析的意义在于细致地寻找能够
解决问题的要点,找出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这类考题本意是要求考生先概括研究对象特点,同时要求考生找出相关的举止、事例,对研究对象特点
加以说明,这就是“简要分析”与“简要概括”题的区别。考生在答出研究对象特点的同时,还要答得出这些研究对象特点的依据。例2:(201
4·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含山店梦觉作[唐]韦庄①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
山月斜。宿渔家[宋]郭震②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注】①韦庄(约836~910):字
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离迁徙于汴洛、吴越等地。②郭震:字希声,成都人。生卒年及生平不详。问: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
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5分)解题要领:题干是要求“简要分析”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诗的前两句写诗人“惯别家”
“等闲挥袂”,似乎对漂泊毫不在意,认为这是“等闲”之事,这样与后文写思乡之情形成了反衬。本诗最后一句“惆怅起来山月斜”,是作者梦醒
之后,站起身来,看到窗外的月亮。“山月”勾起了诗人浓重的思乡之情,诗人越发孤独寂寞惆怅。这样对上述意象进行考察的认识,列举分析,我
们很自然的得出上面的参考答案。参考答案:诗人是用衬托的方法来表现感情的。诗人虽然到处漂泊,但好像对此并不在意,认为这是“等闲”之事
;而客中一觉梦醒,思家乡、念亲人的惆怅之情不禁油然而生。三、简要赏析简要赏析是鉴赏的一个过程,是实现由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的认识飞
跃,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我认为就是要求考生在
读懂诗句大意的基础上,对诗中有关内容、内涵与表现方法进行思考与说明。其答题要点除了“简要分析”的内容,即事件和特点等内容外,还要从
形式入手,分析表现手法。这类题有时只提取诗中的一两句,将对事物某个方面的形象分析与某些表现手法结合起来考查。例3:(2015·新课
标全国卷Ⅱ)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残春旅舍???韩偓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注]①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
西安)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②咸京:这里侑指都城长安。③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④朝簪:朝廷官员的
冠饰。问: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5分)解题要领:颔联“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
鱼吹柳絮行”巧妙之处在于用了“抱”“吹”两个动词,蜜蜂一“抱”鱼儿一“吹”,就平添了无穷兴趣与几分生机,故没有半点伤春伤别的落寞,
一扫晚唐衰飒的诗风。颔联两句是说仰望绿暗红稀的树梢,蜜蜂抱着花须随花飞落;俯观柳絮飘坠的池水,鱼儿吞吐水沫,像是吹着柳絮游玩。飞花
、落絮本是残春景物,又承接“忆咸京”三字,抒写对皇都美好春光的回忆,构思相当巧妙。所以古人认为其为“晚唐巧句”。所以我们可以从构思
和用词两个角度进行赏析。参考答案:①构思巧妙,把“花须落”“柳絮行”这些常见的残春景象与“蜂抱”“鱼吹”联系起来,十分新奇;②
用词巧妙,“抱”“吹”的使用虽然出人意料,却又显得非常自然。综上所述,“简要概括”、“简要分析”、“简要赏析”之间既互相联系,又
各有侧重。题干的核心概念只有一词之差,题型同中有异,解题要领各有不同。在读懂诗句的基础上抓住要领分点作答,不需长篇大论,一定会有满意的收获。(作者:北京师范大学万宁附属中学语文高级教师,邮编517100,联系电话:18689821799)1
献花(0)
+1
(本文系愚溪馆主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