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惊呆了!蜀中鬼才魏明伦《祭文昌赋》如此之美!

 老鄧子 2016-03-18


关于魏明伦,此君得过诸多封号:“怪才”“奇才”“蜀中鬼才”……其才华非同一般,擅长作辞赋。


在3月11日举行的丙申年海峡两岸文昌祭祀大典上,由魏明伦著、著名表演艺术家刘劲诵读的《祭文昌赋》,把在现场的川越侠给惊呆了!活动由此推向高潮!辞赋究竟有多美,还是让小伙伴儿们亲自体会体会!


(点击查看大图,更清晰哟~)


《祭文昌赋》简注


一、文昌乃神化之孔子,孔子乃人化之文昌:原语出《文昌帝君本传》“文昌是先天之孔子,孔子乃后天之文昌。”笔者以为比喻不太准确。文昌是神,孔子是人,故改喻之。


二、张献忠剿川,不犯文昌:野史记载,张献忠剿川,过梓潼,祭文昌曰“咱老子姓张,尔也姓张,咱老子与尔联了宗吧!”遂不屠梓潼。


三、上至明皇:指唐明皇避安史之乱,逃到四川,路经梓潼,祭文昌托福。


四、将军秉持铁如意:《太平寰宇记》载后秦王姚苌,少壮时曾在长安遇张亚子,相约于梓潼七曲山再聚。后姚苌封龙骧将军,执铁如意(调兵的权杖)往七曲山。张亚子即文昌帝君。


五、诗人吟诵白玉堂: 唐代诗人李商隐,入川咏文昌诗“下马捧椒浆,迎神白玉堂。”


六、司文郎:蒲松龄《聊斋志异》述梓潼文昌帝君庙执事者司文郎。


七、阴骘辉煌:指文昌经典《阴骘文》。


八、文昌以善为纲,善行为目,纲举目张: 语出《文昌帝君阴骘文诠释,序》“故阴骘文以善为纲,又以善思善行为目,纲举而目张!”


九、伯乐欧阳修: 北宋古文运动领袖欧阳修,积极培养后进。主持礼部大考,发现、提拔苏轼,构成文坛佳话。


十、临川骅骝: 指王安石、曾巩。王安石,北宋古文大家,临川人,有《王临川集》存世。曾巩,北宋古文大家。南丰人,后居临川。王安石、曾巩,以及眉山苏轼、苏辙兄弟,都是欧阳修主持会试选中的人材。欧阳修门墙桃李,与师长一起,在唐宋八大家中占了五席。


十一、百尺楼: 指梓潼七曲山文昌庙百尺楼,楼高三层共百尺。


十二、朱衣不点头: 文昌文化中,有决定录取士子的朱衣。史载欧阳修主持考试,批阅试卷,幻觉座后一朱衣人。凡朱衣点头之卷,必是佳作。欧阳修诗曰:“文章自古无凭据,唯愿朱衣一点头。”


十三、天聋似听见,地哑欲开言: 文昌大庙文昌帝君像前两个童子,俗称天聋、地哑。一个掌管录运薄册,一个手持文昌大印。意即:聋者能言不能知,哑者能知不能言。


十四、有教无类:语出《论语·卫灵公》。通释为教育平等,人人应受教育。文昌教育思想与《论语》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