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元纸币谢幕,三潭印月表示自己百年来从不缺席钱币舞台

 真友书屋 2016-03-18


听说印着三潭印月的一元纸钞要跟大家说再见了,杭州人民表示有些小小的心疼,毕竟五版人民币里,只有这印着西湖的一元纸币,看上去格外的亲切。


现在所流通的第五套人民币其实是1999年10月1日开始发行的。背面的三潭印月和断桥,在设计师的笔下更显意境。


不过虽然有着这么高的颜值,毕竟在经济实力上有所欠缺,如果说这一块钱能干些什么?


网友们表示:


可以买把葱!

可以发100个微信红包!

可以交给警察叔叔啊!


你们这些人简直是……有理有据!无法反驳!

 

而身为西湖代言人之一的三潭印月,除了登上可以买把葱的一元纸币外,它的金融历史舞台那可是相当得大!


早在100年前,准确地说是1913年(民国2年),当时著名的金融机构,徐州恒茂公钱庄的票当拾铜元壹佰枚上,主景图案就是由吴松卿所绘的“三潭印月”。看着民国装束的游人们行舟湖上,与现在西湖上的游船十分相似,有一种穿越的感觉。


左边为正面,右边即是画有三潭印月的背面。

  

1938年(民国27年)湖南省银行2分的票面,同样绘上了三潭印月。看来远在湖南,也有着三潭印月的超级fans呢!

  
1979年,三潭印月又再一次成为中国银行外汇兑换券1元的主景图案。是不是看着很眼熟呢,这和我们现在使用的一元纸币已经非常的相近啦。


100多年来,西湖的很多地方在都上过各种钱币,咱杭州可以算是钱币主景图的常驻嘉宾,尤其是三潭印月表示,时间完全不是问题,它还会一直美下去。

 

小佬儿有信心,未来它还是会在钱币上卷土重来!

  

不过你知道历史上的一块钱有多高的颜值,又有多高的身价吗?往下看看吧!

 

第一套人民币一元纸币有两种:



第一种 正面为工人农民图,蓝色调;背面图案为花符,粉色调。



第二种 正面为工厂图,紫色调;背面图案为花球,紫色调。

 

第一套人民币于1948年12月1开始发行,1955年5月10日停用。


当时,市面上最大的纸币面额达到50000元,小佬儿玩大富翁都没拿到过这么大的面值!这还得归结于当时国民政府拿真金白银内战,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老百姓手上的钱,越来越不值钱了。

 

你一定好奇当时的一元纸币能买些啥呢,大概,额,可以折个飞机玩玩吧。


新中国第二套人民币于1955年3月1日开始发行,红一元发行时间1955年3月1日,黑一元发行时间1961年3月25日。背面的图案就是霸气的天安门城楼。

 

于此同时,国家收回第一套人民币。第二套人民币和第一套人民币折合比率为1:10000。一元纸币的社会地位瞬间就提升了N个档次。

 

毕竟曾经10000块钱才能买到的东西,现在一块钱就能买到,试想当时的老百姓,会不会一下子有点无法适应这么大的落差?




1969年10月20日发行的第三套一元人民币背面为小麦、黄豆、稻子、棉花,中间是放羊的牧民,满满的淳朴气息。


六、七十年代,许多90后的爸妈都在那个年代生活过,一定没少跟你说一块钱能买25根冰棍,能看20场电影的小故事吧!如果当时出门随随便便就能揣上几张一块钱,都是个财大气粗的壕。

第四套一元人民币在1987年4月27日开始发行,背面是气势恢宏的长城,这个熟悉的面孔相信大家都还记得。小时候,揣着一块钱去小卖部,一块泡泡糖加一袋干脆面,就是班里的小土豪了呢!


不同的一元钱,无论身价,都是一代人的记忆。

 

如今一元纸币不在了,一元硬币还在交易的前线坚守着,杭州作为东南沿海城市,许多人表示,从小就是摸着硬币长大的,一元纸币什么的,对我们来说很陌生啊!

 

不过靠近内陆尤其是北方的人民表示,硬币好麻烦,纸币轻巧,点起来嚓嚓嚓的,这个feel倍儿爽!

 

南北用币的差别挺明显的,不过你知道为什么吗?

 

一方面,咱南方潮湿,不适合流通性大的纸币,不然每张一块钱到了雨季就霉哒哒地躺在口袋里,脑补一下就很恶心……



另外,造币厂多在沿海,硬币流行有地理上的优势,比如从武林路到环城西路的这一段凤起路,就曾经有个造币厂,你看,不知道了吧~

 

第三个,不是自夸,东部城市公共服务发展水平高,硬币用得多,什么地铁买票啊,自助售卖机啊,你塞个一元纸币试试?

 

当然啦,北方及内陆城市山路众多,硬币又重,运过去成本太高,纸币轻便且运输方便,所以才有了明显的区别。

 

虽然一元硬币化已成为必然,不过你更偏爱那种呢?伸出你们的小手,让我看看你是支持硬币党还是支持纸币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