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散曲、元曲之我见

 雨中笠翁 2016-03-18
 
 

 



关于散曲、元曲之我见 


 

关于散曲的基本体式及其主要特征


 习作散曲,除遵循曲谱,掌握声律、韵律外,很重要的一点是要了解散曲的基本体式及其主要特征。

   散曲的体式主要有小令、套曲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带过曲.
   小令,是散曲体制的基本单位。单片只曲、调短字少,是其最基本的特征。但小令除了单片只曲外,还有一种联章体,又称重头小令,它由同题同调的数支小令组成,最多可达百支,用以合咏一事或分咏数事。联章体虽以同题同调的组曲出现,但组曲中的各支曲子仍是完整独立的小令形态,故仍属于小令的范畴。 
   套曲,其体式特征是:由同一宫调的若干首曲牌联缀而生,各曲同押一部韵,通常在结尾部分还有尾声。 
   带过曲,由同一宫调的不同曲牌组成,曲牌最多不能超过三首。带过曲属小型组曲,与套曲比较,其容量要小得多,且没有尾声。带过曲是介于小令和套曲之间的一种特殊体式。
   散曲作为继诗词之后出现的新诗体,它继承了诗词优秀传统,而又有着不同于传统诗词的独特的艺术个性和表现手法,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灵活多变、伸缩自如的句式。散曲与词一样,采用长短句句式,但句式更加灵活多变。词牌句数的规定是十分严格的,不能随意增损,而散曲则可以根据内容的需要,突破规定曲牌的句数,进行增句。还有,词的句式短则一两字,最长不超过11字,而散曲的句式短的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十字,伸缩变化极大。这主要是由于散曲采用了特有的“衬字”。所谓衬字,指的是曲中句子本格以外的字,它不受格律约束,有时与本格都很难分清楚。增加衬字,突破了词的字数限制,使得曲调的字数可以随着旋律的往复而自由伸缩增减。这些衬字让语言口语化、通俗化,使曲意诙谐活泼。例如关汉卿《不伏老》套曲“黄钟尾”中,把“我是一粒铜豌豆”七字,增衬成“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这一来,变得豪放泼辣,把“铜豌豆”的特点表现得活灵活现。
   第二,以俗为尚和口语化、散文化的语言风格。从总体倾向来看,散曲以俗为美。常用俗语、蛮语、谑语、嗑语、市语、方言等等,使人感到一种浓郁的生活气息。清黄周星《制曲枝语>》中写道: “曲之体无他,不过八字尽之。曰:少引圣籍,多发天然。”真是对散曲以俗为尚和口语化、散文化语言风格的精辟概括.
   第三,明快显豁、自然酣畅的审美取向。散曲在审美取向上当然不排斥含蓄蕴藉,这在小令中表现得比较突出。但从总体上说,它崇尚的是明快显豁,自然酣畅之美。任讷作过精彩论述:“曲以说得急切透辟,极情尽至为尚。不但不宽弛,不含蓄,且多冲口而出,若不能待者,用意则全然暴露于辞面。”有时,散曲非但不含蓄其意,蕴藉其情,反而唯恐其意不显,其情不畅,直待极情尽致、酣畅淋漓而后止。同时,散曲还多借用赋的铺陈白描的表达方式,随意增句和增加衬字,用顶针、叠字、短柱对、鼎足对等多种手法,对这一审美取向的形成,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本文表达内容,多取自“水晶格格”先生文章,稍作修改剪接。在此致谢!


 

关于元曲的衬字及其实例分析


 
  习惯了宋词的平仄分明和字数固定,初学元曲者,看到曲牌上除了有平声仄声,还有上声、去声,又同一个曲牌而字数却有多有少,彼此出入很大,往往感到困惑。关于曲牌中除有平、仄声又有上、去声的问题,在我前两天的文章中已有说明。本文仅就散曲的衬字举例分析,因为这是散曲与词在体式上的最大区别,也是最令人困惑的原因。 

   关于曲牌的衬字,每句可加衬字多少,无明确规定,通常小令衬字少,套曲衬字多,剧曲则更多,由衬一字到衬二三十字的都有,但以三四字最常见,均不拘平仄。

   加衬字有三种情况:(一)加于句首,(二)加于句中,(三)加于句末(一般情况下,衬字是不能加于句末的,只在特定情况下才加于句末)。句首的衬字可虚可实;句中的衬字原则上只能用虚词,句末的衬字称为语法上的衬字,没有词汇意义。

 

   (一)句首加衬字

        以谷子敬的《醋葫芦》为例

          未加衬字前为:

 

    锦绣文,                ┼┃━(韵)

    古样体。                ┼┃━(韵)

    衣冠济楚俊容仪。        ┼ ━ ┼┃┃━ ━(韵)

    席间唱和音韵美,        ━ ━┃┼ ━┃┃(韵)

    一团和气。               ┼ ━ ━┃(韵)

    聪明俊俏有谁及。         ┼ ━ ┼┃┃━ ━(韵)

 

        加衬字后变为:

 

    诗吟出锦绣文,          ┼┃━(韵)

    字装成古样体。          ┼┃━(韵)

    衣冠济楚俊容仪。        ┼ ━ ┼┃┃━ ━(韵)

    酒席间唱和音韵美,      ━ ━┃┼ ━┃┃(韵)

    一团儿和气。            ┼ ━ ━┃(韵)

    论聪明俊俏有谁及。      ┼ ━ ┼┃┃━ ━(韵)

 

  (二)句中加衬字

      以张浩洋的《山坡羊》为例

        未加衬字前为:

 

   人生于世,                   ━ ━ ┼ 去(韵)

    休行非义。                   ━ ━ ┼ 去(韵)

    过天公意。            ┼ ━ ┼┃━ ━ 去(韵)

    东西,                     ┼ ━ ━(韵)

    衣食,                     ┃━ ━(韵)

    他时终作儿孙累。            ┼ ━ ┼┃━ ━ 去(韵)

    本分世间为第一,            ┼┃┼ ━ ━ 去上(韵)

    休使见识,                   ━ ┼┃上(韵)

    干图甚的。                   ━ ┼┃上(韵)

 

        加衬字后变为:

 

   人生于世,                   ━ ━ ┼ 去(韵)

    休行非义。                   ━ ━ ┼ 去(韵)

    谩过人也谩不过天公意。      ┼ ━ ┼┃━ ━ 去(韵)

    便儹些东西,                ┼ ━ ━(韵)

    得些衣食,                  ┃━ ━(韵)

    他时终作儿孙累。            ┼ ━ ┼┃━ ━ 去(韵)

    本分世间为第一,            ┼┃┼ ━ ━ 去上(韵)

    休使见识,                   ━ ┼┃上(韵)

    干图甚的。                   ━ ┼┃上(韵)

 

  (三)句末加衬字

       以 邓玉宾的《叨叨令》为例

        未加衬字前为:

 

   皮囊包裹千重气,            ┼ ━ ┼┃━ ━ 去(韵)

    骷髅顶戴十分罪。            ┼ ━ ┼┃━ ━ 去(韵)

    儿女使尽拖刀计,            ┼ ━ ┼┃━ ━ 去(韵)

    家私费尽担山力。            ┼ ━ ┼┃━ ━ 去(韵)

    省的,                       ┃┃[也么哥]

    省的,                       ┃┃[也么哥]

    长生道理何人会。            ┼ ━ ┼┃━ ━ 去(韵)

 

        加衬字后变为:

 

    一个空皮囊包裹着千重气,     ┼ ━ ┼┃━ ━ 去(韵)

    一个干骷髅顶戴着十分罪。   ┼ ━ ┼┃━ ━ 去(韵)

    为儿女使尽了拖刀计,         ┼ ━ ┼┃━ ━ 去(韵)

    为家私费尽了担山力。         ┼ ━ ┼┃━ ━ 去(韵)

    你省的也么哥,               ┃┃[也么哥]

    你省的也么哥,               ┃┃[也么哥]

    这一个长生道理何人会。       ┼ ━ ┼┃━ ━ 去(韵)

 

句末加的衬字除了上例中的“也么哥”,还有“也么天”、“也摩挲”、“也波”等等,它们虽无词汇意义,却使语气别饶风趣。

 

  本文用了“一得客”老师列举的实例,再次感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