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澳大利亚|大洋路,你想象到的海都在这儿

 陈鸿锐 2016-03-19

大洋路,全长约276公里,起始点分别在阿兰斯福特(Allansford,靠近Warrnambool的地方) 和托尔坎(Torquay),全部建在维多利州最南部临海的悬崖峭壁之上。所以,每一次位移,看到的都是波澜壮阔的海天一色,加上人类对大海素来的想象和神往,并不容易引发审美疲劳。

也许,整个澳洲最美的自驾公路就在这一段了。通常,人们会从墨尔本租车出发,往阿兰斯福特方向前进,边走边玩,沿途在喜欢的小镇住上一宿,次日继续旅程,最后到达坎贝尔一带,返回墨尔本还车。由于大洋路沿线景点颇丰富,玩上3-5天最基本了,这是时间较为充裕的玩法。

由于我们的时间有限,由西向东,只花2日游玩了最精华的一段路,从Peterborough到阿波罗湾(Apollo Bay),基本没有走回头路,依次经过的景点为:The Grotto, London Bridge, Loch Ard Gorge, Twelve Apostles, Gibson Steps, Port Campbell National Park, Cape Otway。住宿地我精挑细选在了距离十二使徒最近的小镇,坎贝尔港(Port Campbell)。 

伦敦桥看日落

第一次经过伦敦桥时浑然不晓,我们正匆忙赶往直升机停机坪,无暇顾及。

当我们对十二使徒相看两厌时,我们则选择了来时错过的伦敦桥欣赏日落。尽管山哥说“不能保证能赶到”,但我们还是赶上了。我们一边提醒孩子们不要踩进灌木丛,以免被毒蛇咬伤,一边小跑着登上距离停车场几百米的观景台。

从前这个岩石是突出海面与陆地连接的岬,由于海浪的侵蚀冲刷形成2个圆洞,正好成双拱形,因为得名为“伦敦桥”。在1990年某个傍晚,与陆地连接的圆洞突然坍塌,回归大海,只剩下单一拱门。当时桥上逗留的游客被困,最后为直升机解救。

伦敦桥这里游人较少,大观景台上只有我们两家人,不远处的高台上一些老外站到了栏杆上振臂高呼。耳畔传来妹头的歌声,“london bridge is fallen down”。

随着太阳完全隐入地平线下,漫天彩霞,气温降低,海面上的雾气逐渐爬升,瞬间吞噬了整个海滩。我想起在英国的天空岛,何其相似,只是气候天壤之别,难怪澳洲人(其实早期都是英国人)把这里叫做“london bridge”。听说,现在改名为更符合客观事实的london arch了。

悲情的沉船海岸

1848年洛克阿德号(Loch Ard)船的沉船地点,52人遇难,仅2人生还。它成为最后一艘苏格兰移民船。在这崎岖荒凉的海岸,海上经常浓雾弥漫,风大浪高,缺少灯塔,使得航行极为困难、充满危险,很多船只在此沉没。

西沉的太阳正好将最美的金色描上这里的岩石,显得温暖。我们顺着栈道走下沙滩,两块巨大的礁石向海里伸出,像是正在徐徐收拢的一扇门,筑起一个无风小浪的归家港湾。

孩子们非常喜欢这里干净细幼的沙子,我们允许他们脱了袜子,光脚在沙滩上尽情玩耍。涨潮速度惊人,一会儿便要拎起鞋退让三尺之外了。

直升机观光

机票是提前在网上预定好的,也选好了时间段(那天最晚可选是3点半的,4点半为灰,之后没有其他时段,但实际看到5点后还有飞机在执飞)。以下为预订信息。

地址: 12 Apostles/Great Ocean Rd, Princetown VIC 3269到达方式: 从十二使徒景点向东南方向走1分钟即可到达。其他开放时间: 9:00-16:00(可以网上预订或现场购买)。电话: +61-3-5598-8283网址: http://www.

查到的方位描述是这样的,“直升机的停机坪离十二门徒很近,很多旅游团大巴都会停靠在这附近。建议摄影爱好者选择坐在飞行员左侧,这样拍摄视角更好。直升机的路线有三种,最短的是15分钟,涵盖包括沉船海岸、伦敦桥、十二门徒等5个景点,如果是想体验坐直升机的感觉,这条线路还是比较实惠的。”

如此描述给一个从未去过十二使徒的人用来找路,等于白瞎。我们心急火燎地和时间赛跑,导航(tomtom这次在澳洲表现差强人意)无法定位十二使徒景点,地址给出的是princetown小镇,路上也没有棕色的景点标示牌。我们赶着路,心里却没底。眼看距离提前check-in时间所剩无几,山哥打电话去问具体位置,对方忙得不可开交,先是说,“我现在很忙,能否30分钟后再打来?”山哥说我们是三点半飞的客人,但是迷路了,他也只说,“我们就在12 apostles这里。在port campbell 和 princetown之间”,然后匆匆就挂了电话。

怎么办啊?每个人都很着急,热锅上的蚂蚁,每个人都无可奈何,没头乱撞的苍蝇。冷静冷静,车子开到一个拐弯处,第六感又一次挽救了我们,不对不对,我突然看到路边很不起眼的位置,有小小的木头路标,写着“gibsons steps”,大洋路这条路的所有英文地名我在出发前扫过几次,有印象。我赶紧对照地图,“不对,我们开过了,应该在后头。”可后头只有路,还有十几米开外一个像服务休息站的停车处。我们在一个大的观景台位置调头,我说下去问问吧。第一个路人说啊,我也不知道直升机场,但是princetown肯定是在前边。第二个路人说,直升机场,不知道啊,但是肯定有,你看咱们头顶上一直都在飞呢。

我们回到车上,往回开,时间非常逼近三点了。(我那么着急是因为在新西兰坐直升机也有过差点误机的经历)这时,我们头顶“轰轰轰哒哒哒”飞过去一架直升飞机,乐宝妈分析道,“像是在降落,应该在那个方向。”然后我们就坚定了先去“那个方向”看看的信念,到了服务站入口,还是看不出有停机坪的样子,抓了一个路人又问,他说,对啊对啊,helicopter就在最里面那里。迅速分工,我拿着确认单跳车,直接跑步前往check-in柜台。排队人很多,只有两个人在做所有的事情,怪不得没法接电话呢。我怕排错队,跟工作人员对照网址,“这家公司是你们家吧?”他那么忙,还有功夫开玩笑,“我猜是的。因为这附近就我们一家,没别的直升机场了。”我这才吃了定心丸。后来还需要预订时的信用卡,又多刷了一些费用,不晓得是啥性质的。

然后逐个乘客称重和在机器上签名,打印出自己的登机卡。接着去停机坪轮后排队,我一看,基本都是中国人。一架直升机8个人,含机长在内。被安排进来我们一架飞机的单独的女孩,一直哀求机长给她坐在机长的旁边,那个位置最好啦,我和乐宝妈就让给她了。每个人都要在腰间捆上救生衣,并统一讲解了注意事项。安全员一直问can不can,我的腰勒得呀。能允许带上机的东西很少,其余就暂时存放在停机坪入口处的大木箱里,大家都很自觉的。

孩子们和爸爸坐在后排,隔开。妹头一戴上不相称的耳机套,我就笑个不停,小包子脸一下子就挤出效果来了。机内对讲机除了机长会讲解景点外,乘客们也能自由地相互聊天交流。然后,全程就听到妹头一个人在起劲地滴哩咕噜,看样子很是享受这个过程啊。

我嘛,因为上次新西兰直升机没有自拍,所以这次我光顾着找角度自拍了,错过了空中俯瞰12使徒。飞机在海岸线高空平稳飞行时,透过几乎可以忽略的机窗望出的海面,浩瀚无垠,震撼感觉远盖过了脚下发软。看到海岸线整体的轮廓,大概能明白12使徒是怎样形成的了。

引人入胜的12使徒

下了直升机,车子继续放停车场,我们步行几百米去看平行世界的12使徒岩石。

看过差不多角度的图片很多次,但亲身站在它面前,迎面袭来细密的南太平洋的水汽,是照片无法述说的背后,一股现实中的自然力量。你情不自禁地伸出双臂,想要拥抱这一刻的美好,仿佛你的身体也将注入这股力量。

这里是游人最集中的景点,一辆辆的大客车把游客送到这里,然后蜻蜓点水地到此一游。所以这种可以用来炫耀的景点,挤满了我所到之地所见过最多的举止粗鲁的南亚人和趾高气扬的东南亚人。嗯,这里都是很礼貌客气的中国人,因为不懂规矩的中国人还在进阶打怪兽的旅行路上呢,比如日本和泰国。

这些是正在消亡的岩石,最初它们被称为“母猪和小猪”。在20世纪50年代,它们的名字被改成更加吸引人的十二使徒岩,灵感来自耶稣的十二使徒。那时也只有九块岩石,上一次坍塌发生在2009年,如今只剩7块,如果你算上坍塌的那一堆石块。

日经越累的风暴不断腐蚀海岸线,形成许多洞穴,后来像伦敦桥一样的坍塌,使得岩石逐渐分离整体,变成今日所见,一只只屹立惊涛骇浪之中的宏伟岩石。海浪对这些石灰石的侵蚀的速度大约是每年2厘米,旧的使徒回归大海,新的使徒还会站出来的。

吉布森步行阶

这个台阶栈道可下到海滩,但会视乎天气状况,出于安全考虑而关闭。

大奥特威国家森林公园的惊喜

大奥特威国家森林公园面积很大,是澳洲的雨林公园,我们没有仔细游玩。只是在十二门徒到阿波罗小镇的途中,经过了一下,为的是寻找园内的惊喜。在通往cape otway灯塔的必经之路,两旁是一片桉树林,这是野生考拉的最佳栖息地之一。

本来还有点担心怎么找野生考拉,后来发现只要发现路边有停车,有人在围观仰望的树上,必定会有这种全天需要睡10多个小时的萌物。它们多数都在蹲在树上蜷成一团睡觉,静静地看就好了,不要去打搅它们。

大概看见了七只野生考拉,其中一只小考拉本来在妈妈怀里睡觉。当妹头骑在爸比的肩膀上,悉悉索索走过去,它们睁开了眼睛;妹头捂着嘴巴乐,又不敢大声叫,目不转睛地观察,而此时的小考拉也瞪着妹头在看。不过三十秒吧,人家又合上眼睛,埋头苦睡了。

奥特威角灯塔的狂风

一看要门票,我就有点退缩了,后来还是那句“来都来了”。

实际很值得一看。它是澳洲最古老的灯塔。自1848年以来,一直沿用至今。灯塔矗立在悬崖上,脚下是惊涛拍浪。

在早期澳洲移民时代,奥特威角是远渡重洋的移民所见到的第一块陆地。该海域过去也因此曾发生多起海难,从而有了这座灯塔的存在。在沉船海岸洛克阿德一带曾沉没的红发埃里克号的船锚,被陈列于此。

如果只是一座灯塔,可能就不会收门票了。这里还有一个电报站和二次世界大战时的雷达站,所以能看到这个非常时期灯塔所在地所担负的重任,驻守此地的军人生活痕迹。

从灯塔上据说可以看到鲸鱼经过,每年5月到11月,是鲸鱼迁徙的时间。反正有恐高症的我,才一踏出90米高的灯塔顶部的外圈,迈一小步把头探出去,立即被猛烈的南太平洋狂风吹得站立不稳无法思考,好像会被掀翻摔落灯塔,无论如何也不想把自己完全暴露在狭小的高塔外空间里了。

我们经过阿波罗小镇时,慕名下车望了一眼,买了炸鱼和薯条作午餐,马不停蹄开往墨尔本。

回望大洋路,这条由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场上归来的士兵所建的公路,饱含着太多艰辛的苦泪和汗水。于1919年开始动工,直到1932年才全线贯通,前后共花了13年。南太平洋推起的巨浪,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用力冲刷拍打着澳大利亚的南海岸线。无论是清晨,抑或是傍晚,或从直升机上鸟瞰,或是走下沙滩戏水,无尽的蓝在氤氲水汽之中,都在继续书写着大洋路的壮丽之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