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希望康叔能够珍惜

 解决人生问题 2016-03-19

2、希望康叔能够珍惜

【原文】王若曰:“孟侯1,朕其弟,小子封。惟乃丕显考2文王,克34德慎罚;不敢侮鳏寡,庸庸5,祗祗6,威威7,显民,用肇8造我区9夏,越我一、二邦以修我西土。惟时怙1011,闻于上帝,帝休12,天乃大命文王。殪1314殷,诞受厥命越厥邦厥民,惟时叙15,乃寡兄勖。肆汝小子封在兹东土。”

【译文】成王这样说:“康叔,我的弟弟,年轻的封。你的伟大英明的父亲文王,能够明白规律谨慎刑罚;不敢侮辱鳏寡孤独之人,他善于任用可任用的人,他恭敬那可恭敬的人,他震慑那可震慑的人,他彰显人民,因而在中夏开创了我们的活动区域,和我们几个友邦共同治理西方。他时时凭借勉励,使上帝知道了,上帝很是喜悦,上天于是任命文王,杀掉征伐殷商国,接受上帝的大命和殷国殷民,继承文王次序,是你的兄长武王所勉励的。如今你这年轻人被分封在这东土。”

【说明】本节是周公转述周成王的话,他说文王、武王取得这片土地是很不容易的,是凭借了上天的命令和自己的努力,其言下之意就是希望康叔能够珍惜。

——————————————————

【注释】1.孟侯:周公的弟弟康叔。

2.考:(kǎo)《书·酒诰》:“奔走事厥考厥长。”《书·洪范》:“五曰考终命。”《诗·大雅·棫朴》:“周王寿考,遐不作人。”《尔雅》:“父为考。”《楚辞·离骚》:“朕皇考曰伯庸。”《礼记·曲礼》:“生曰父,死曰考。”《礼记·祭法》:“考庙、王考庙、皇考庙、显考庙、祖考庙。”《苍颉篇》:“考妣延年。”这里用为去世的父亲之意。

3.克:(kè客)《易·益·六二》:“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永。”《书·尧典》:“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诗·小雅·正月》:“既克有定,靡人弗胜。”《诗·大雅·文王》:“王国克生,维周之桢。”《尔雅》:“克,能也。”《荀子·君道》:“赏克罚偷,则民不怠。”这里用为“能”之意。

4.明:(míng)《易·随·九四》:“有孚,在道,以明何咎。”《书·尧典》:“明明扬仄陋。”《老子·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左传·隐公五年》:“昭文章,明贵贱,辨等列,顺少长,习威仪也。”《易·系辞下》:“因贰以济民行,以明失得之报。”这里用为明了、通晓事理之意。

5.庸:(yong)《书·尧典》:“畴咨,若时登庸。”《诗·齐风·南山》:“齐子庸止。”《管子·正》:“致刑,其民庸心以蔽。”《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民鲜久矣。”《礼记·中庸》:“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孟子·告子上》:“在位故也。庸敬在兄,斯须之敬在乡人。”《荀子·修身》:“庸众驽散,则刦之以师友。”《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故父子或怨譟,取庸作者进美羹。”《说文》:“庸,用也。”这里用为用之意。

6.祗:(zhī支)《书·大禹谟》:“祗载见瞽叟,夔夔斋栗,瞽亦允若。”《诗·小雅·无将大车》:“无将大车,祗自尘兮。”《诗·商颂·长发》:“上帝是祗。”《周礼·大司乐》:“中和祗庸孝友。”《左传》:“父不慈,子不祗,兄不友,弟不共,不相及也。”《韩非子·难言》:“敦祗恭厚,鲠固慎完。”《说文》:“祗,敬也。”《广雅》:“祗,祗敬也。”这里用为恭敬之意。

7.威:(wēi)《书·泰誓上》:“肃将天威,大勋未集。”《战国策》:“吾三战而三胜,声威天下。”《史记·陈涉世家》:“教我先威众。”这里用为震慑之意。

8.肇:(zhào)《书·舜典》:“肇十有二州,封十有二山。”《书·胤征》:“惟仲康肇位四海,胤侯命掌六师。”《诗·大雅·生民》:“是任是负,以归肇祀。”《尔雅·释诂一》:“初、哉、首、基、肇、祖、元、胎、落、权舆,始也。”《楚辞·离骚》:“皇揽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这里用为开始、最初之意。

9.区:(qū曲)《书·康诰》:“用肇造我区夏。”张衡《东京赋》:“造我区夏。”左思《蜀都赋》:“茂八区而菴谒焉。”《思元赋》:“上下无常穷六区。”这里用为区域、地区之意。

10.怙:(hù互)《书·舜典》:“眚灾肆赦,怙终贼刑。”《诗·唐风·鸨羽》:“父母何怙?悠悠苍天!曷其有所?”《诗·小雅·蓼莪》:“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左传·宣公十五年》:“怙其俊才。”《韩非子·亡征》:“恃交援而简近邻,怙强大之救而侮所迫之国者,可亡也。”《说文》:“怙,恃也。”这里用为依仗、凭借之意。

11.冒:(mào)古通“懋”。《书·君奭》:“我咸成文王功于不怠,丕冒。”《管子·君臣下》:“选为都佼,冒之以衣服。”这里用为勉励之意。

12.休:(xiū羞)《书·大诰》:“天休于宁王,兴我小邦周。”《诗·小雅·菁菁者莪》:“既见君子,我心则休。”《诗·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休。”《国语·周语》:“为晋休戚。”这里用为喜悦、欢乐之意。

13.殪:(yì义)《诗·小雅·吉日》:“殪此大兕。”《国语·晋语》:“殪以为大甲。”《楚辞·九歌·国殇》:“左骖殪兮右刃伤。”《汉书·司马相如传》:“蓺殪仆。”《字汇》:“殪,杀也。”这里用为杀死之意。

14.戎:(rong)《易·夬·辞》:“即戎,利有攸往。”《书·说命》:“惟甲胄起戎,惟衣裳在笥,惟干戈省厥躬。”《书·泰誓》:“袭于休祥,戎商必克。”《诗·邶风·旄丘》:“狐裘蒙戎,匪车不东。”《诗·小雅·雨无正》:“戎成不退。”这里用为征伐、战争之意。

15.叙:(xù序)《书·舜典》:“百揆时敘。”《周礼·宫伯》:“行其秩敘。”《周礼·天官》:“以官府之六叙正群吏。”《荀子·富国》:“百姓时和、事业得叙者,货之源也。”《淮南子·本经训》:“四时不失其叙。”《说文》:“敘,次弟也。”这里用为秩序,次序之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