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梓材:不能采取回避的办法的问题

 解决人生问题 2016-03-19

梓材

不能采取回避的办法的问题

 

1、再不想干也不能回避

【原文】王曰:“封,以厥庶民暨厥臣达大家,以厥臣达王惟邦君,汝若恒1。越曰我有师师2、司徒、司马、司空、尹34。曰:‘予罔厉5杀人。’亦厥君先敬劳,肆67厥敬劳!

“肆往8,奸宄9、杀人、历人,宥10;肆亦见厥君事、戕11败人,宥。

“王启监12,厥乱13为民。曰:‘无胥14戕,无胥虐,至于敬寡,至于属妇,合1516以容17。’王其效邦君越御事,厥命曷以?‘引1819引恬20。’自古王若兹监,罔攸辟21

【译文】成王说:“封,从商国的老百姓和他们的官员到卿大夫,从他们的官员到诸侯君主和国君,你要顺从常法办事。对我们的各位官长、司徒、司马、司空要一视看待。对他们说:‘我不虐害无罪之人。’你们要对邦君先行敬重慰劳,如今前往去敬重慰劳他们吧。

“如今前去,凡奸邪内外作乱之人,杀人之人,损害别人之人,要宽待赦免;如今去见到泄露邦君之事,残害别人之人,也都宽待赦免。

“王者开启建立诸侯统率人民,进行治理是为了人民,王说:‘不要互相残害,不要互相虐待,以至于到敬重孤寡,以至于到有归属的妇人,要聚合他们遵循宽容之道。’王者效法各邦君和治事大臣,诰命怎么说呢?‘要引导百姓调养引导百姓泰然处之。’自古以来的王都是这样做的,统领人民不要回避。

【说明】本篇仍是周公转述周成王的话,史官记录,因篇中用“若作梓材”比喻治国的道理,所以史官用“梓材”作为篇名。本节有四个重点:顺从常法,慰劳邦君,宽恕罪人,安抚百家。但重中之重却是最后一句:不要回避。作为一个领导人、统治者,领导和统治一个国家,不能是想办的就办,喜欢办的就办,不想干的就不干,不喜欢干的就不干。碰到不想干的,不能采取回避的办法。关乎人民利益的事情,在自己职责权力内,再不想干也不能回避。

——————————————————

【注释】1.恒:(héng)《易·恒·辞》:“恒,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周礼·春官·司巫》:“国有大烖(灾),则帅巫而造巫恒。”贾公彦疏:“视旧所施为而法之。”《老子·二章》:“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礼记·月令》:“文绣有恒。”孔颖达疏:“恒则故也。”这里用为故法,常法之意。

2.师:(shī诗)《书·微子》:“卿士师师非度。”《书·牧誓》:“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诗·小雅·节南山》:“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周礼》:“甸师,下士二人。”这里用为官长、首领之意。

3.尹:(yǐn)《书·顾命》:“召太保奭、芮伯、彤伯、毕公、卫侯、毛公、师氏、虎臣、百尹、御事。”《管子·问》:“工尹伐材用,毋于三时。”《论语·公冶长》:“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韩非子·八说》:“酸甘咸淡,不以口断而决于宰尹,则厨人轻君而重于宰尹矣。”《史记·陈涉世家》:“守尹皆不在。”这里用为官名之意。

4.旅:(lǚ吕)《书·禹贡》:“蔡、蒙旅平,和夷厎绩。”《诗·小雅·北山》:“旅力方刚,经营四方。”《诗·大雅·桑柔》:“靡有旅力,以念穹苍。”《管子·侈靡》:“妇人为政,铁之重反旅金。”《国语·越语上》:“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也。”这里用为俱、一同之意。

5.厉:(lì丽)《孟子·滕文公上》:“今也滕有仓禀府库,则是厉民而自养也。”这里用为害、虐害、损害之意。

6.肆:(sì似)《书·盘庚》:“肆上帝将复我高祖之德,乱越我家。”《书·多士》:“肆尔多士!非我小国敢弋殷命。”《诗·周颂·昊天有成命》:“於缉熙,单厥心,肆其靖之。”《尔雅·释诂下》:“肆,今也。”这里用为如今之意。

7.徂:(cu)《书·胤征》:“胤后承王命徂征。”《诗·卫风·氓》:“自我徂尔。”《诗·小雅·小明》:“我征徂西。”《诗·大雅·緜》:“自西徂东,周爰执事。”《尔雅》:“徂,往也。”《孟子·梁惠王下》:“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以笃周祜。”这里用为前往之意。

8.往:(wǎng)《易·节·九五》:“甘节,吉;往有尚。”《老子·三十五章》:“执大象,天下往。”《国语·晋语二》:“吾言既往矣,岂能欲行吾言而又爱吾身乎?”韦昭注:“往,行也。”《玉篇·彳部》:“往,行也。”这里用为“前去、前行”之意。

9.宄:(guǐ轨)从内部作乱或窃夺之人。《书·舜典》:“寇贼奸宄。”《书·牧誓》:“俾暴虐于百姓,以奸宄于商邑。”《书·康诰》:“寇攘奸宄,杀越人于货。”《国语·晋语六》:“乱在内为宄,在外为奸。御宄以德,御奸以刑。”《说文》:“宄,奸也。”《广韵》:“宄,内盗也。”

10.宥:(you)《书·舜典》:“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官刑。”《周礼·司刺》:“掌三刺、三宥、三赦之法。”《庄子·在宥》:“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也。”《荀子·宥坐》:“此盖为宥坐之器。”《韩非子·爱臣》:“故不赦死,不宥刑。”《说文》:“宥,宽也。”这里用为宽待赦免之意。

11.戕:(qiāng)《易·小过·九三》:“弗过,防之。从或,戕之。凶。”《书·盘庚》:“汝共作我畜民,汝有戕则在乃心!”《诗·小雅·十月之交》:“曰予不戕,礼则然矣。”《左传·宣公十八年》:“凡自内虐其君曰弑,自外曰戕。”《老子·七十四章》:“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戕,夫代大匠戕者,希有不伤其手矣。”《玉篇·戈部》:“戕,杀也。”《亢仓子·用道》:“戕身损寿。”这里用为杀害、毁坏之意。

12.监:(jiān)《书·洛诰》:“迪将其后,监我士师工。”《诗·小雅·大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诗·大雅·皇矣》:“监视四方,求民之莫。”《周礼·太宰》:“而建其牧,立其监。”这里用为统领、率领之意。

13.乱:(luàn)《书·禹贡》:“乱于河。”《书·泰誓》:“予有乱臣十人。”《诗·大雅·公刘》:“涉渭为乱,取厉取锻。”《尔雅·释诂下》:“乱,治也。”《论语·泰伯》:“予有乱臣十人。”这里用为治理之意。

14.胥:(xū须)《书·太甲》:“民非后,罔克胥匡以生。”《诗·小雅·角弓》:“兄弟昏姻,无胥远矣。”《周礼·士师》:“以比追胥之事。”《管子·枢言》:“进退劳佚,与人相胥。”这里用为相互之意。

15.合:(hé禾)《周礼·秋官·司仪》:“将合诸侯。”《国语·楚语下》:“于是乎合其州乡朋友婚姻。”《吕氏春秋·大乐》:“离则复合,合则复离。”《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即合符。”这里用为会聚、聚合之意。

16.由:(yóu)《书·康诰》:“乃由裕民。”《诗·小雅·宾之初筵》:“匪言勿言,匪由勿语。”《诗·大雅·假乐》:“不愆不忘,率由旧章。”高亨注:“由,从也。”《论语·泰伯》: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孟子·梁惠王上》:“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荀子·修身》:“凡用血气、志意、知虑,由礼则治通,不由礼则勃乱提僈。”这里用为遵从,遵照之意。

17.容:(róng)《书·君陈》:“有容,德乃大。”《管子·弟子职》:“蒸间容蒸,然者处下。”《老子·十六章》:“知常容,容乃公。”《荀子·解蔽》:“故曰心容。”《史记·乐书》:“广则容奸。”《说文》:“容,盛也。”《汉书·五行志》:“言宽大包容。”这里用为容纳、宽容之意。

18.引:(yǐn)《易·萃·六二》:“引吉,无咎:孚,乃利用禴。”《书·康诰》:“时乃引恶,惟朕憝。”《书·洛诰》:“万年厌于乃德,殷乃引考。”《诗·小雅·楚茨》:“子子孙孙,忽替引之。”《左传·文公六年》:“引之表仪。”这里用为引导之意。

19.养:(yǎng)《周礼·疾医》:“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管子·幼官》:“藏温濡,行驱养,坦气修通。”《荀子·礼论》:“故,礼者,养也。”《礼记·文王世子》:“立太傅少傅以养之。”这里用为治,调养之意。

20.恬:(tián)《老子·三十一章》:“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荀子·富国》:“轻非誉而恬失民。”《韩非子·解老》:“必生死之命也,轻恬资财也。”阮籍《咏怀》:“恬淡志安贫。”这里用为泰然、安然之意。

21.辟:(bì毕)古通“避”。《左传·庄公九年》:“秦子梁子以公旗辟于下道,是以皆止。”《论语·先进》:“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礼记·中庸》:“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攫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孟子·离娄上》:“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荀子·荣辱》:“不辟死伤。”《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不辟亲贵,法行所爱。”这里用为回避、躲避之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