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周成王对周公的答谢

 解决人生问题 2016-03-19

4、周成王对周公的答谢

【原文】王若曰:“公!明保予冲1子。公称2丕显德,以予小子扬文武烈3,奉答天命,和恒4四方民,居56;惇789礼,称秩元祀,咸10秩无文11。惟公德明光于上下,勤施于四方。旁作穆穆12,迓1314不迷。文武勤教,予冲子夙夜毖15祀。”

王曰:‘公功棐1617,笃罔不若时。”

【译文】成王这样说:“周公啊!您明白地保护了我这个年轻人。周公您大大的显现出您的规律,给予我这年轻人发扬文王武王的光明,奉答了天命,长久和谐了四方民众,使我学会了辨别和效法;我将笃实于宗族并顺从宗族的社会行为规范,衡量秩序于本原的祭祀,共同于秩序而无紊乱。愿公的规律明白照亮上下臣民,使四方民众都能勤劳,都能美好和谐,迎送能衡量而不迷乱。文王武王的辛勤教诲,我这年轻人将早晚谨慎地默祀。”

成王又说:“公之功绩在于辅佐开导我,你的忠实无不象现在一样。”

【说明】本节还是周公和成王在洛邑的对话,其重点是周成王对周公的答谢,对于周公还政,周成王又惊讶又感激。这充分说明了周公的人生规律是伟大的。

——————————————————

【注释】1.冲:(chōng)古通“僮()”。《书·盘庚下》:“肆予冲人,非废厥谋。”《书·金滕》:“昔公勤劳王家,惟予冲人弗及知。”《文选·欧阳建〈临终诗〉》:“咨余冲且暗,抱责守微官。”李善注引孔安国《尚书传》:“冲,童也。”三国魏嵇康《管蔡论》:“逮至武卒,嗣诵幼冲。”南朝齐王俭《褚渊碑文》:“明皇不豫,储后幼冲。”这里用为幼小之意。

2.称:(chèn)《书·洛诰》:“肇称殷礼,祀于新邑。”《管子·明法》:“有权衡之称者,不可欺以轻重。”《荀子·荣辱》:“然后使悫禄多少厚薄之称。”《孙子·形》:“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王皙注:“称,权衡也。”《说文·禾部》:“称,铨也。”王筠句读:“称本动字,谓称量之也。”《广雅·释诂一》:“称,度也。”这里用为称量、衡量之意。

3.烈:(liè劣)《书·盘庚》:“矧曰其克从先王之烈?”《诗·小雅·宾之初筵》:“烝衎烈祖,以洽百礼。”《诗·大雅·思齐》:“肆戎疾不殄,烈假不瑕。”《诗·周颂·载见》:“休有烈光。”《孟子·公孙丑上》:“行乎国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卑也。”《韩非子·忠孝》:“古之‘烈士’,进不臣君,退不为家。”这里用为光明,显赫之意。

4.恒:(héng)《书·禹贡》:“恒卫既从,大陆既作。”《诗·小雅·小明》:“无恒安处。”《论语·述而》:“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孟子·离娄上》:“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韩非子·说林下》:“絜哉,民性有恒!”《易·序卦传》:“恒者,久也。”《说文》:“恒,常也。”这里用为长久之意。

5.居:(jū拘)《易·随·六三》:“系丈夫,失小子,随;有求,得。利居贞。”《诗·邶风·柏舟》:“日居月诸,胡迭而微。”《诗·小雅·鱼藻》:“王在在镐,有那其居。”《诗·大雅·生民》:“以赫厥灵,上帝不宁。不康禋祀,居然生子。”《老子·八章》:“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论语·公冶长》:“藏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礼记·中庸》:“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孟子·滕文公下》:“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荀子·不苟》:“唯所居以其类至,操之则得之,舍之则失之。”这里用为“辨别”之意。

6.师:(shī诗)《易·师·辞》:“师,贞,丈人,吉,无咎。”《书·皋陶谟》:“百僚师师。”孔传:“师师,相师法。”《诗·周南·葛覃》:“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诗·小雅·黍苗》:“我徒我御,我师我旅。”《诗·大雅·大明》:“驷騵彭彭,维师尚父。”《老子·二十七章》:“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孟子·滕文公上》:“文王,我师也,周公岂欺我哉!”《荀子·正论》:“故凡言议期命,是非以圣王为师。”《史记·秦始皇本纪》:“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玉篇·币部》:“师,范也。”这里用为效法、学习之意。

7.惇:(dūn)《书·舜典》:“惇德允元。”《书·洛诰》:“惇大成裕。”《书·皋陶谟》:“惇叙九族。”《国语·晋语四》:“守学弥惇。”《韩非子·诡使》:“而惇悫纯信,用心怯言,则谓之‘窭。’”《说文》:“惇,厚也。”这里用为敦厚、笃实之意。

8.宗:(zōng)《易·同人·六二》:“同人于宗,吝。”《书·舜典》:“汝作秩宗。夙夜惟寅,直哉惟清。”《诗·小雅·湛露》:“厌厌夜饮,在宗载考。”《诗·大雅·思齐》:“惠于宗公,神罔时怨。”《周礼·肆师》:“凡师甸用牲于社宗。”《尔雅·释亲》:“父之党为宗族。”《仪礼·士昏礼》:“承我宗事。”《说文·宀部》:“宗,尊祖庙也。”段玉裁注:“当云:尊也,祖庙也。”这里用指为“宗庙、宗族”之意。

9.将:(jiāng)《书·汤诰》:“肆台小子,将天命明威,不敢赦。”《诗·周南·樛木》:“乐只君子,福履将之。”《诗·小雅·无将大车》:“无将大车,祗自尘兮。”《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将自何所至。”《庄子·庚桑楚》:“备物以将形。”《荀子·尧问》:“然则孙卿怀将圣之心。”这里用为顺从,随从之意。

10.咸:(xián)《书·舜典》:“四罪而天下咸服。”《书·大禹谟》:“嘉言罔攸伏,野无遗贤,万邦咸宁。”《诗·鲁颂·閟宫》:“敦商之旅,克咸厥功。”《韩非子·外储说右下》:“代御执辔持策,则马咸骛矣。”这里用为共、同之意。

11.文:(wén)古通“紊”。《论语·子张》:“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荀子·非相》:“文久而息,节族久而绝。”《汉书·郊祀志上》:“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怀柔百神,咸秩无文。”庆劭《风俗通义·山泽》:“王者报功,以次秩之,无有文也。”这里用为紊乱之意。

12.穆:(mù幕)《书·舜典》:“宾于四门,四门穆穆。”《书·酒诰》:“乃穆考文王,肇国在西土。”《诗·大雅·文王》:“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诗·周颂·清庙》:“于穆清庙。”《论语·八佾》:“‘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於三家之堂?”《荀子·赋》:“涽涽淑淑,皇皇穆穆。”这里用为和睦、美好之意。

13.迓:(yà亚)《书·盘庚》:“子迓续乃命于天。”《书·牧誓》:“弗迓克奔。”《尔雅》:“迓,迎也。古本皆作讶。”《左传·成公十三年》:“迓晋侯于新宫。”这里用为迎接之意。

14.衡:(héng)《管子·国蓄》:“准平而不变,衡绝则重见。”《孟子·梁惠王下》:“一人衡行於天下,武王耻之。”《淮南子·主述训》:“衡之于左右。”这里用为衡量、评定之意。

15.毖:(bì币)《书·大诰》:“无毖于恤,不可不成乃宁考图功!”《书·酒诰》:“予惟曰汝劼毖殷献臣。”《诗·大雅·桑柔》:“为谋为毖,乱况斯削?”《诗·周颂·小毖》:“予其惩而毖后患。”《说文》:“毖,慎也。”这里用为谨慎之意。

16.棐:(fěi)《书·大诰》:“天棐忱辞,其考我民。”《书·康诰》:“天畏棐忱。”《春秋左传·宣公元年》:“会晋师于棐林。”《说文》:“棐,辅也。从木,非声。”班固《幽通赋》:“实棐谌而相顺。”这里用为辅助之意。

17.迪:(dí敌)《书·益稷》:“迪朕德,时乃功,惟叙。”《书·太甲》:“启迪后人。”《书·盘庚》:“迪高后丕乃崇降弗祥。”《说文》:“迪,道也。”这里用为开导之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